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名畫欣賞

中國人對于牛的圖騰崇拜,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大禹治水時期。傳說大禹每治好一處水患,就要鑄鐵牛投入水底,以示鎮(zhèn)壓,等到了唐代,就將鎮(zhèn)水的鐵牛改設(shè)岸上了。在中國老百姓的眼中,牛更多的美德是埋頭苦干而從無怨言的品質(zhì),是勤勞的象征。

然而,野牛的彪悍好斗卻也是人所共知的。世界上不少民族都有斗牛的傳統(tǒng)風(fēng)俗,而我國的斗牛習(xí)俗,則要溯源至公元前200年春秋戰(zhàn)國時期。據(jù)《水經(jīng)注》記載,秦李冰治蜀,為根治水患造福蜀地百姓而修建都江堰,觸怒了江神,兩者化作兩頭公牛激烈搏斗,李冰在下屬的幫助下刺殺了江神,從此蜀地再無水患。蜀人敬仰李冰的勇敢果決,遂將體格健壯的青年稱作“冰兒”,而斗牛也就成為蜀人歷史悠久的習(xí)俗。宋初編纂的《太平廣記》就記載漢晉之后蜀地已流行斗牛之戲。

繪畫知識

國畫體系

國畫大致可分為人物、山水、界畫、花卉、瓜果、翎毛、走獸、蟲魚等畫科;工筆、寫意、鉤勒、設(shè)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設(shè)色又可分為金碧、大小青綠、沒骨、潑彩、淡彩、淺絳等幾種。國畫主要運用線條和墨色的變化,以鉤、皴、點、染,濃、淡、干、濕,陰、陽、向、背,虛、實、疏、密和留白等表現(xiàn)手法,來描繪物象與經(jīng)營位置;取景布局,視野寬廣,不拘泥于焦點透視。

出身書香門第的戴嵩從小熱衷書畫,水牛畫得很好,年少即有名。他早年學(xué)畫牛的時候也曾經(jīng)出了個笑話,一次,他畫了幅《斗牛圖》,畫的是兩頭牛在山坡上抵角。對于這幅作品他很是得意,一天,他在村外大路上看見一個牧童趕著一群牛從山坡上走下來,就把畫展開。要把畫上的牛和牧童的牛比一比,沒想到牧童湊過來一看,不禁大笑起來說道:“錯啦,錯啦!”戴嵩問他哪里錯了,牧童忍住笑說:“兩牛斗架時,全身力氣都會使在角上,牛的尾巴是夾到屁股里去的,可你這幅畫上的牛尾巴卻在左右搖擺,這不是畫錯了嗎?”放牛娃的話使他頭腦清醒了許多,打這天起,他經(jīng)常去仔細(xì)觀察牛的各種神態(tài),向放牛娃了解牛的生活習(xí)性。后來戴嵩的牛畫得越來越好了,逐漸走向了他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巔峰。

figure_0096_0063
斗牛圖 唐 戴嵩

此圖描繪兩條碩壯的公牛相斗時的高潮部分,一牛低頭而以兩角尖頂向?qū)κ值挠彝龋∪夤拿洠奶闳鲩_,急奔而來,可以設(shè)想這一頂?shù)牧α恐停欢硪慌t撒開四蹄掉頭逃去,目光驚恐,氣喘吁吁,落荒而逃,可以想象如果它不逃跑肯定會被對手頂翻在地。

戴嵩是韓滉的學(xué)生,韓滉的《五牛圖》影響深遠(yuǎn),被尊為傳世紙本中國畫的第一件,而戴嵩則擅長畫水墨的水牛。此圖繪兩牛相斗的場面,無論是牛的形象、動態(tài),還是牛頭、身體和四肢,以及彼此之間的相互協(xié)調(diào),都畫得非常準(zhǔn)確,神態(tài)生動,風(fēng)趣新穎。可以看出全圖純用水墨,雖也勾線,但已漸漸淡去,牛身通體染墨色,而以墨色的深淡變化,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斗牛的肌肉張力、攻擊者勢不可擋的氣勢、落敗者倉皇逃避的怯態(tài)。看似色彩單純,但仍能感覺到墨生“五彩”,極其優(yōu)雅。用筆點出眼目、鬃毛,牛之野性蠻力和剽悍兇煞都展露無遺,這樣的畫法也正是唐代畫家王維倡導(dǎo)的“水墨渲淡”的手法。此畫作不拘常規(guī)、生機(jī)昂然,重寫生、重情景,堪當(dāng)歷代傳世畫牛佳作。

在這張圖畫中,雖然只畫了兩牛相斗的瞬間,也沒有什么背景,但我們似乎仍能感受到2000前李冰與江神化作兩牛惡斗的激烈場景。中國畫在構(gòu)景上有其獨特的虛實處理手法,唐宋年間以寫實著稱的畫家給我們留下了無可估量的精神財富。同樣是用勾線和墨染,他們的作品卻呈現(xiàn)不同的風(fēng)格,或重勾勒,洗練灑脫,或重墨法,凝重典雅。其要點在于以形傳神,氣韻生動,這是唐宋時期中國畫的一大特點,也是中國畫的一大寶貴歷史傳統(tǒng)。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齐哈尔市| 衡水市| 九江市| 财经| 宜良县| 平和县| 疏勒县| 休宁县| 封开县| 甘泉县| 新乐市| 邯郸县| 庄河市| 云和县| 平武县| 杭锦后旗| 阳曲县| 武义县| 萍乡市| 涞源县| 马龙县| 宁陵县| 通道| 古蔺县| 绍兴县| 焦作市| 石家庄市| 资阳市| 泰宁县| 康乐县| 天台县| 策勒县| 天气| 永嘉县| 陇南市| 资兴市| 新绛县| 鹤山市| 同心县| 垣曲县| 土默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