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圖解:中國名畫
  • 馬帥
  • 1455字
  • 2020-07-07 14:45:50

名畫欣賞

魏晉、南北朝時的壁畫和卷軸畫,以古圣先賢、忠臣烈女為題材者不勝枚舉。另一方面,由于當時佛教在中國南北方得到了統治者的大力支持和提倡,佛教為充分發揮“為形象以教人”的作用,便不遺余力地借助繪畫直觀具體的感人形象,作為有力的宣傳手段。這一時期出現了大規模的佛教寺塔、石窟壁畫等。

莫高窟位于甘肅省敦煌市東南的鳴沙山與三危山之間的坡地上,是我國目前所發現的最大最豐富的石窟群。《鹿王本生圖》是莫高窟第257窟壁畫的主要題材。

本生故事講述的是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生前所經歷的許多事跡。據佛經上記載,釋迦牟尼是古代印度北部小國迦毗羅衛國凈飯王的兒子,他因看到人世生、老、病、死的痛苦,便出家修行,以求解脫,后來成了“佛”。《鹿王本生圖》所描繪的就是釋迦牟尼生前的一個故事,它用一長條橫幅展開了連續的情節。

有一美麗的九色鹿王(釋迦牟尼的前身)在江邊游戲時救起一個將要溺死的人。被救的人要給鹿王做奴以示感謝,鹿王拒絕了,但他叮囑那個人說:“如果將來有人要捕我,你不要說見到過我。”沒過多久,這個國家的王后夢見了鹿王,毛有九色,角勝似犀角。王后醒來后就向國王說了這個夢,并希望得到這個鹿的皮為衣,角做耳環。雖然這個國王是善良的,但王后卻以死相逼,沒辦法,國王只有懸賞求鹿。那個被救的人,貪圖所賞的大量金銀和土地,便向國王報告了鹿王的行蹤。當國王帶人去捕鹿王時,鹿王向國王訴說了他救溺人的經過,國王被深深感動了,遂放棄了捕捉鹿王的想法,而且下令全國,可以允許鹿王任意行走。王后聽說沒有捕到鹿王,心碎而死。那個忘恩負義的溺人也得到了報應:身上生瘡,口中惡臭。

繪畫知識

磚畫

模印磚畫是流行于東晉南朝大墓的裝飾畫,是由漢代畫像磚演變而來的。南朝模印磚畫大體上分為兩類:一為凸線式拼嵌磚畫,分布于南京市及附近丹陽等地的墓葬中,內容除“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外,還有守門獅子、披鎧武士、羽人戲龍等;另一類為浮雕式加彩磚畫,以河南鄧州畫像磚為代表,題材內容多達三十四種。

畫外音

敦煌壁畫中僅在北魏第257窟繪有一幅《九色鹿本生圖》,是根據三國時吳支謙所譯的《佛說九色鹿經》繪制的。

這個故事有著濃厚的宗教色彩,宣揚的是善惡報應思想,贊揚了九色鹿王的仁義精神。這幅壁畫無論在構圖還是色彩處理上,都巧妙地增強了善惡報應這一主題,生動地描繪了九色鹿富有人格化的神態,表現了鹿王控訴忘恩負義的小人、不向邪惡屈服的倔強性格。

我們再從繪畫手法上來欣賞這幅壁畫。

figure_0042_0022
故事最左面是九色鹿(已變為黑色者)在河邊跳躍游玩遇見溺水人,遂讓他騎在背上以脫險,在畫的另一端王后在宮殿求國王獵鹿,溺人向國王泄露九色鹿的行蹤于是國王乘馬出獵。結局繪于畫中,九色鹿陳述前因,溺人遭報應全身生瘡。

在表現形式上,《鹿王本生圖》以長方形的構圖,分段描繪,使故事情節嚴密而生動。在表現方法上,“凹凸法”的渲染表現出了物像的立體感。色彩多用土紅、粉紅、藍、草綠等,由于年久變色,原來深一點的顏色已變得很暗,或成了灰黑色,但當年的筆觸依稀可辨。圖中勾畫形象的輪廓線,遒勁挺拔、筆觸有力,手法自由而純熟。畫中的山水,無皴擦,很有裝飾味,樹木的枝干用土紅著色,樹葉用綠色大筆涂染。這種高超的藝術手法,說明了北魏時期莫高窟壁畫既繼承了民族傳統,也吸收了外來的優點,并在這一基礎上不斷發展。

figure_0043_0023
溺人跪謝九色鹿

還要加以補充的是,其他地方壁畫中的九色鹿,大多長跪垂淚,一副楚楚可憐的樣子,而敦煌壁畫中鹿王在大兵圍困中向國王慷慨陳詞,國王則在馬上俯首傾聽,情態虔誠溫善,這表明了作者在塑造這一形象時傾注了深深的贊美之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城县| 辰溪县| 龙门县| 望城县| 青河县| 牙克石市| 上饶县| 阜阳市| 米林县| 乾安县| 德钦县| 包头市| 舞阳县| 白玉县| 罗甸县| 塘沽区| 靖宇县| 福鼎市| 青浦区| 延庆县| 刚察县| 钦州市| 陈巴尔虎旗| 三明市| 建宁县| 林芝县| 左权县| 丁青县| 安溪县| 南宁市| 新乐市| 嘉祥县| 天镇县| 沾化县| 商洛市| 茂名市| 莫力| 海兴县| 陆川县| 昭通市|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