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圖解:國學經典
  • 桑楚
  • 1323字
  • 2020-07-07 14:48:30

經典概述

《尚書》即上古之書,是儒家經典《六經》之一,故又稱為《書經》,也簡稱《書》。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史書,其體裁屬史料選輯,它的內容主要是商、周二代的政府檔案,如政府報告、公告、誓詞、命令之類,因而可以說它是一部遠古的政治論文集。

figure_0052_0046
▲《尚書》書影

在《漢書·藝文志》和《隋書·經籍志》中都言明《尚書》為百篇,但經過秦始皇焚書,《尚書》一度散佚,到了漢文帝時,才由伏生口授出來,共28篇。這就是所謂的今文《尚書》。

28篇中以朝代分,計《虞書》2篇:《堯典》《皋陶謨》;《夏書》2篇:《禹貢》《甘誓》;《商書》5篇:《湯誓》《盤庚》《高宗彤日》《西伯勘黎》《微子》;《周書》19篇:《牧誓》《洪范》《大誥》《金滕》《康誥》《酒誥》《梓材》《召誥》《洛誥》《多士》《無逸》《君奭》《多方》《立政》《顧命》《費誓》《呂刑》《文侯之命》《秦誓》。

《尚書》是以記言為主的史書,其內容大都是歷史人物的言語以及朝廷的文誥。若按其性質可分為以下六類:1.講述帝王事跡:如《堯典》,這已經可以稱之為正式歷史;2.記載典章制度:屬于后來志書性質,如《禹貢》,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地理志;3.議論國家政治:《洪范》就是箕子為武王論天地之大法、談治國平天下的道理;4.誓師詞:如《甘誓》《牧誓》;5.策命:如《文侯之命》;6.誥:在全書中所占比重最大,其內容所涉及的范圍也很廣,有的是自上而下,也有的是自下而上。由此可見,前三類是歷史記載,后三類是文書檔案。

figure_0053_0047
▲?伏生授經圖?明?崔子忠

伏生,名勝,秦時官博士,精通《尚書》。此圖根據伏生將《尚書》傳授給弟子晁錯的故事而作。《尚書》是中國最古老的散文集。

雖然僅存28篇,但它所涉及的歷史很長——上起堯舜時代的歷史。《虞書》這兩篇的內容上有較為密切的聯系,可以看作是姊妹篇。《堯典》著重記載堯和舜的事跡,反映原始社會末期氏族制度解體的歷史。《皋陶謨》的中心問題是討論治國的方略,提出“知人”“安民”,同時提出了“五禮”與“五刑”。這說明當時等級制度與國家機器正在醞釀產生中。《夏書》這兩篇反映夏代兩件大事:禹治水和夏王伐有扈。禹治水是我國古代一個重要的歷史傳說,先秦古籍中多有記載。夏王伐有扈則是中國社會制度轉化的一件大事。此外《禹貢》一篇的重要性,不單在于記載了這一重要的歷史傳說,同時還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古代地理名著,文中詳細地記載了山川的方位和脈絡,行政區劃分方面,將全國區分為九州。《甘誓》一篇,雖然文字極為簡短,但它所寫的戰爭事件,意義非常重大,對研究我國奴隸社會的建立,提供了文獻依據。《尚書》中記載殷商時代歷史的,共有5篇:《湯誓》記載了商王朝的建立;《盤庚》《高宗彤日》兩篇記載了商王朝的中興;《西伯勘黎》《微子》記載了商王朝的衰亡。可見5篇基本上反映了商王朝的發展過程。記載周代歷史的共有19篇,在今文《尚書》中所占篇幅最多,其史料價值最高。由《牧誓》至《顧命》這15篇,所記載的是西周初期的歷史,亦即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時期的歷史。《呂刑》《文侯之命》《費誓》等的主要內容是寫周王朝建立過程中的重大歷史事件以及周王朝建立以后所采取的鞏固政權的措施。就歷史事件而言有:武王伐紂、平定武庚祿父及三監的叛亂、周公執政、成王之死與康王受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乡县| 深水埗区| 上犹县| 开封县| 清丰县| 襄樊市| 钟祥市| 邳州市| 柳河县| 太仆寺旗| 木兰县| 青川县| 石柱| 许昌市| 许昌市| 申扎县| 呼和浩特市| 阿克陶县| 石城县| 高青县| 防城港市| 温宿县| 通辽市| 封开县| 玛纳斯县| 普陀区| 平山县| 勐海县| 大宁县| 柞水县| 呼和浩特市| 南召县| 洞口县| 吴堡县| 曲水县| 和平县| 南汇区| 崇信县| 台山市| 睢宁县| 清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