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圣”陸羽用簡潔、誠懇的八個字給予了茶最清晰、最深刻的概括與贊賞。中國是茶之古國,是茶及茶文化的發源地,是世界上最早種茶、制茶、飲茶的國家。我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從神農嘗百草開始,茶歷經了無數個朝代,也見證了歷代的榮辱興衰,因而具有悠遠深邃的底蘊和內涵。千百年來,茶不僅僅是人們用來解渴的飲品,同時還包含了中國人細膩含蓄的思維與情感,因而,茶在人們的眼中是不可或缺的。無論是獨自一人,還是親朋相聚,茶都是人們品飲的首選。人們可以在茶中品飲人間情、世間味,感悟出別樣的茶味人生。而習茶經、悟茶道、學茶藝等,則成了每個愛茶之人所必須掌握的課程之一。

唐代陸羽所著的《茶經》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專著,包括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歷代茶事、茶葉產地等十章。內容豐富、翔實,系統而全面地介紹了我國古代茶業的發展演變,極具史料價值。《茶經》是對整個中唐以前茶文化的總結,它的問世,對中國的制茶業、茶文化的發展,乃至整個飲食文化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據說唐朝時西北的回紇國曾以千頭良馬換取《茶經》。從那以后,《茶經》傳到國外,目前已被譯成日、英、俄等國文字,傳布于世界各地。

清代陸廷燦所著的《續茶經》分正文三卷、附錄一卷,約七萬字。書前有雍正乙卯黃叔琳序及陸廷燦所作凡例。陸羽《茶經》另列卷首。其目錄完全與《茶經》相同,即分為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等十個門類。但自唐至清,歷時千余年,產茶之地、制茶之法以及烹煮器具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此書對唐之后的茶事資料收羅宏富,并進行了考辨,雖名為“續”,實是一部完全獨立的著述。《四庫全書總目》稱此書“一一訂定補輯,頗切實用,而征引繁富”。陸廷燦因編定了此書,而被世人稱為“茶仙”。

正是由于各種茶專著的推動,才使得中國的種茶制茶業及茶道、茶藝等獲得長足發展,茶文化代代傳承。茶道始于中國唐代。《封氏聞見記》中提到:“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劉貞亮在飲茶十德中也明確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茶道的定義有很多種,有學者將其定義為品賞茶的美感之道,認為它是一種關于泡茶、品茶和悟茶的藝術;也有學者認為它是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是修身養性之道……但這些定義都只說出了茶道的一部分,因為茶道的內涵和外延十分廣闊,是很難用語言概括出來的。而這也正是茶道的魅力所在。

“茶藝”一詞在唐朝之后才出現。劉貞亮認為茶藝是通過飲茶來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皎然則認為茶藝是一種修煉的手段。茶藝到現代經歷了幾起幾落的發展,人們對茶藝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茶藝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茶藝是指研究與茶葉有關的學問,例如茶葉的生產、制造、經營、飲用方法等一系列原則與原理,從而滿足人們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需求;狹義的茶藝是指如何沖泡出一壺好茶的技巧以及如何享受一杯好茶的藝術,也可以說是整個品茶過程中對美好意境的體現,主要包括選茶、選水、選茶具、烹茶技術以及環境等幾方面內容。

本書是一本集茶經、茶道、茶藝等于一體的茶文化大全,帶領讀者走進一個有關茶的清凈世界,既能豐富國學常識,也能為健康生活增添一些韻味。全書圖文并茂,在品讀文字的同時,也能欣賞到精美的圖片,讓人充分感受茶文化的無窮魅力,獲得精神的愉悅與滿足,找到清凈平和的心境。希望本書能讓不了解茶的朋友開始認識茶、了解茶,更希望讓廣大茶友因茶結緣,使茶文化發揚光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乡县| 商洛市| 夏邑县| 海阳市| 西丰县| 沈阳市| 祥云县| 团风县| 尚志市| 柯坪县| 琼结县| 乌拉特中旗| 丹阳市| 清河县| 娄烦县| 曲靖市| 临汾市| 盐津县| 合作市| 安远县| 长泰县| 克拉玛依市| 永城市| 卓尼县| 丰宁| 廊坊市| 金平| 玉田县| 石屏县| 三门峡市| 普安县| 军事| 茂名市| 德兴市| 广平县| 青田县| 南岸区| 左贡县| 尖扎县| 玉田县| 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