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陰虛體質:多吃涼性食物,滋陰清熱安心神

◎如果一個人先天稟賦不足,后天調養不當,久病不愈就會造成陰虛體質,陰虛體質的人大多比較瘦。主要表現為:身體消瘦,臉色暗淡無光或潮紅;口舌容易干燥、口渴時喜歡喝冷飲、易煩易怒、容易失眠、大便偏干、小便短少等。

陰虛體質的膳食要點:多吃水果,少食辛辣

陰虛體質的進補關鍵在于補陰,陰虛體質的人要遵循滋陰清熱,滋養肝、腎的養生原則。五臟之中肝藏血,腎藏精,同居下焦,所以,以滋養肝、腎二臟為要。此體質之人性情較急躁,常常心煩易怒,這是陰虛火旺、火擾神明之故。

味甘、性涼寒平的食物是陰虛者的好伴侶,《本草綱目》中記載的下列食物,適合陰虛者選用:麥苗、醋、綠豆、豌豆、菠菜、竹筍、空心菜、冬瓜、蓮藕、百合、絲瓜、番茄、胡瓜、苦瓜、紫菜、梨、柳橙、柚子、西瓜、白蘿卜、椰子等。陰虛體質的人不要吃大蒜、辣椒、胡椒、咖啡、榴梿、荔枝、龍眼、櫻桃、核桃、紅豆、韭菜、生姜等食物。

◎陰虛體質者的進補關鍵在于補陰,總的原則是多吃水果,少吃辛辣。

◎《本草綱目》認為綠豆、豌豆、菠菜等蔬菜適合陰虛者食用。

這里給陰虛體質人群提供一款佳肴:

珠玉二寶粥

【材料】山藥60克,薏苡仁60克,柿霜餅24克。

【做法】將山藥、薏苡仁搗成粗粒,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用火煮至爛熟;再將柿霜餅切碎,調入煮好的粥內,攪勻溶化即成。

陰虛內熱者的四季保養

養陰須從食物的四氣五味說起

中藥有四氣五味之說,食物同藥物一樣,也有溫、熱、寒、涼四性,辛、甘、酸、苦、咸五味之說。熟知食物的四性、五味,對固護人體陰氣具有重要的意義。

食物的溫、熱、寒、涼四性

在中醫觀點里,溫熱為陽,寒涼為陰,不懂得食物的“性”,就不知道如何養陰斂陽,也就很難明白飲食宜忌的原理。正如清代醫學家黃宮繡所說:“食物雖為養人之具,然亦于人臟腑有宜,不宜,食物入口,等于藥之治病同為一理,合則于人臟腑有宜,而可卻病衛生;不合則于人臟腑有損,而即增病猝死。”

凡性寒涼的食物,如香蕉、冬瓜、薏苡仁等多有滋陰生津、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作用,對陽氣旺盛、內火偏重者為宜。性溫熱的食物,如羊肉、韭菜等有溫中散寒、補陽暖胃之功,適合陽虛畏寒的人食用,熱病及陰虛火旺者應忌食。

◎傳統認為食物同藥物一樣,也有溫、熱、寒、涼四性及辛、甘、酸、苦、咸五味之說,明白了這個才算是明白了飲食宜忌的原理。

◎四氣五味就是說食物的平衡和選擇性,但總的原則仍然在于陰陽平衡,只要陰陽平衡就不會生病。

過去的人多干體力勞動,一出門就曬大太陽,體內容易有熱氣,如果多吃些寒涼食物會滋陰降火,但是現在大多數人出入都是空調環境,終日坐辦公室,一年四季都不怎么出汗,如果再過食寒涼之物就會傷身。所以只有將食物的溫熱寒涼因人、因時、因地靈活運用,才能使人體在任何時候都能做到陰陽平衡,不會生病。

食物的辛、甘、酸、苦、咸五味

食物除五種味道外,還有淡味、澀味,習慣上把淡附于甘味,把澀附于咸味。

五味之中,辛味與“陰”關系最大,因為辛味最容易傷陰。在人們意識里辛味指的就是辣椒,其實古人所謂的辛味是指姜、蔥、花椒一類的刺激性氣味,以及玫瑰花一類的芳香味。辛味宣散,祛散風寒,但辛味食物吃多了會耗陰傷精,容易使人“上火”。此外,辛類的食物是走氣的,我們知道肺是主氣的,我們一吃辣的東西就會打噴嚏、流鼻涕、流眼淚,所以中醫有“病在氣無食辛”,也就是說如果肺部得了病,就不要吃太辛辣的東西。

如果說辛味是“陰”的對頭,那么酸味就是“陰”的伙伴了。說起酸味,這不由得讓我們想起“望梅止渴”的故事,雖說“望梅止渴”是酸味所產生的特殊心理效應,但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告訴我們酸味可以生津,有效滋陰。中醫認為酸類的東西是走筋走肝,主收斂的,如果得了肝部疾病則要少吃,太收斂則肝氣不能生發。

◎食物辛、甘、酸、苦、咸五味之中,辛味最易傷陰。如辣椒、姜、蒜、蔥等。

◎食之五味,適度食用方可達到滋陰之效,不能因偏嗜而不當飲食,這只會引起疾病。

至于甘味、苦味和咸味,此類食物大都有滋陰的功效,但攝入不能太過,否則會起反作用,比如過食甘苦,會造成毛發干枯脫落;過食咸味,臉就容易發黑。此外還要注意的是心臟有了毛病就不能吃苦,脾胃有了毛病不能吃甜,得了關節炎、骨質增生等骨頭上的疾病時就要少吃咸。

早飯如春雨,流食最補陰

因為各種原因如今很多人養成了不吃早飯的習慣,豈不知早晨七點到九點,正是胃經當令之時,經脈氣血是從子時一陽初生,到卯時的時候陽氣就全升起來了,那么這個時候人體就需要補充一些陰的東西,而食物就屬于陰,所以此時吃早飯就像貴如油的春雨,它可以有效補充人體所需之陰。

滋陰養血的良方

有些女性怕發胖,為了減肥就有意不吃早餐,其實吃早飯是不容易發胖的,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上午是陽氣最足的時候,也是人體陽氣氣機最旺盛的時候,這個時候吃飯最容易消化。另外到九點以后就是脾經當令了,脾經能夠通過運化把食物變成精血,然后輸送到人的五臟去,所以早飯吃得再多也不會發胖。

早飯要吃,但又該吃些什么呢?中醫講究“早吃咸晚吃甜”,因為咸入腎,早吃咸會調動人的腎精和元氣,提高人的精氣神,精神一整天。所以我們早飯盡量吃些咸味的東西。

此外,要想讓早上吃的食物迅速轉變成血液津精,源源不斷地供給全身的每一個器官,就盡量避免餅干、面包之類的干食,因為經歷了一夜的消耗,人體的各種消化液已經分泌不足,此時如果再食入餅干、面包等干食,就會傷及胃腸的消化功能,降低血液津精的生成與運輸。

◎人體經過一夜的消耗,起床時各種消化液已經分泌不足,此時要注意不吃餅干、面包等干糧,因為這會傷及腸胃并影響消化功能。

四款滋陰養顏粥

在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絕大多數人溫飽無憂的今天,營養不均衡的問題卻日益突出,尤其是產后女性,在孕育、哺乳、工作中,都要消耗大量的體液,很容易出現虛脫的癥狀,頭暈眼花、身心疲憊、心慌氣短等。這時滋陰非常重要。

產后女性,食物補陰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食補,比如補腎陰,有烏雞、鱉甲、龜板、枸杞子。更重要的是,要做到生活規律、心情舒暢、積極參加戶外鍛煉。

下面兩款滋陰粥,希望有助于產后的女性恢復原來的健康活力和青春靚麗。

◎粥是傳統的進補佳品,喝粥是中國人不可或缺的食療良方之一。

養血補津粥

紅花10克,當歸10克,丹參15克,糯米100克,熬成粥。適合于面色灰暗、虛勞燥咳、心悸、脾虛的陰虛者。

滋陰補氣粥

豬腳600克,枸杞子18克,人參10克,生姜15克,白糖5克,熬成粥。適用于氣短、體虛、神經衰弱、目昏不明的陰虛者。

◎用豬腳、枸杞子、人參等原料熬制而成的滋陰補氣粥適用于氣短、體虛、神經衰弱、目昏不明等癥。

除了產后女性需要滋陰外,陰虛性缺鐵癥的女性也要著重滋陰。

對于陰虛性缺鐵癥的女性來說,缺鐵阻礙了人體進行氧化過程和新陳代謝,使身體各項功能的運作效率隨之降低,導致女性出現臉色蒼白、皮膚粗糙等現象。

那么如何改善呢?這樣的女性應多吃富含維生素A、核黃素、鐵、鈣等的食物,如動物肝、腎、心、瘦肉、奶類、蛋類、紅糖、紅棗、糙米、水果和蔬菜。同時應常呼吸新鮮空氣,曬太陽,做健身運動,保持樂觀的情緒,增強免疫力。

下面兩款滋補粥能有效改善女性陰虛性缺鐵癥:

益氣養陰粥

取黃芪20克,山藥10克,黃精20克,白芍10克,優質大米100克,熬粥,適用于身倦、乏力、氣短等,如疲勞綜合征、貧血。

養血補陰粥

取何首烏20克,肉蓯蓉15克,北沙參15克,桑葉3克,蓮子肉10克,優質大米100克,熬粥。適用于面色蒼白、舌質淡紅、脈細無力、手足麻痛、心煩易怒、月經不調者。

◎用何首烏、肉蓯蓉、北沙參等原料熬制的養血補陰粥適用于面色蒼白、脈細無力、手足麻痛、心煩易怒及月經不調等癥。

鴨肉是陰虛人的上乘之品

鴨子是餐桌上的上乘佳肴,也是人們進補的優良食品。鴨肉的營養價值與雞肉相仿。但在中醫看來,鴨子吃的食物多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是甘的、寒的。民間還傳說,鴨是肺結核病人的“圣藥”。

《本草綱目》中記載:鴨肉主大補虛勞,最消毒熱,利小便,除水腫,消脹滿,利臟腑,退瘡腫,定驚癇。可見,鴨肉是陰虛體質的人食物選擇的上乘之品。

《白門食譜》記載:“金陵八月時期,鹽水鴨最著名,人人以為肉內有桂花香也。”桂花鴨,是下酒佳品。逢年過節或平日家中來客,上街去買一只鹽水鴨,似乎已成了南京世俗的禮節。

明代有首民謠:“古書院,琉璃截,玄色緞子,鹽水鴨。”古書院,指的是當時最大的大學—南京國子監;琉璃截,指的是被稱為當時世界奇跡的大報恩寺塔;玄色緞子,指的是南京著名的特產玄色錦緞;而小小的鹽水鴨居然并列其中,可見當時鹽水鴨在南京人心目中的地位了。

下面給大家推薦一個鴨肉的做法:

山藥燉鴨

【材料】鴨肉250克,山藥100克,紅棗、枸杞各少許,蔥段、姜片、八角、花

椒、香葉、陳皮、黃酒、冰糖、鹽、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將鴨肉洗凈后切塊,入冷水中煮開,關火撈出鴨肉,用冷水沖洗2~3次。鍋中加冷水,放入鴨肉、蔥段、姜片、八角、花椒、香葉、陳皮、黃酒,大火燒開后轉中小火燉50分鐘。加鹽調味,放兩塊冰糖,再放入山藥塊、紅棗和枸杞燉10分鐘,出鍋加胡椒粉和蔥花即可。

◎中醫認為鴨肉是陰虛體質者的進補佳品。

飯前先喝湯,滋陰勝過良藥方

人們常說“飯前先喝湯,勝過良藥方”,這話是有道理的。因為,從口腔、咽喉、食道到胃,猶如一條通道,是食物的必經之路。尤其是午飯,作為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一餐,吃飯前先喝幾口湯,等于給這段消化道加點兒“潤滑劑”,使食物能順利下咽,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

若飯前不喝湯,則飯后會因胃液的大量分泌使體液喪失過多而產生口渴感,這時才喝水,反而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但是這飯前要喝的是什么樣的湯呢?中醫強調,最好喝肉湯。這里的肉湯可以是雞湯、牛筋湯、豬蹄湯、魚湯、肉皮湯、羊蹄湯、牛肉湯、排骨湯等。不同的湯可以起到不同的抗病防疾效果。

◎飯前最好喝上一小碗肉湯,不同的湯能起到不同的抗病防疾效果,如雞湯可抗感冒。

雞湯抗感冒:雞湯,特別是母雞湯中的特殊養分,可加快咽喉部及支氣管膜的血液循環,增強黏液分泌,及時清除呼吸道病毒,緩解咳嗽、咽干、喉痛等癥狀。煲制雞湯時,可以放一些海帶、香菇等。

排骨湯抗衰老:排骨湯中的特殊養分以及膠原蛋白可促進微循環,50~59歲是人體微循環由盛到衰的轉折期,骨骼老化速度快,多喝骨頭湯可收到藥物難以達到的功效。

魚湯防哮喘:魚湯中含有一種特殊的脂肪酸,它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治療呼吸道炎癥,預防哮喘發作,對兒童哮喘病最為有效。

所以,飯前喝湯是日常養生的一個重要細節。但這并不是說喝得越多就越好,要因人而異,一般中晚餐前以半碗湯為宜,而早餐前可適當多些,因經過一夜睡眠后,人體水分損失較多。進湯時間以飯前20分鐘左右為好,吃飯時也可緩慢少量進湯。總之,進湯以胃部舒適為度,飯前飯后切忌“狂飲”。

最后,我們再講一下應該如何熬制營養而又鮮美的肉湯。

熬湯用陳年瓦罐效果最佳

熬湯時,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熱能傳遞給里面的原料,而相對平衡的環境溫度,又有利于水分子與食物的相互滲透,這種相互滲透的時間維持得越長,鮮香成分溢出得越多,熬出的湯就越鮮醇,原料就越酥爛。

◎熬湯時用陳年瓦罐效果最好。

火候要適當

熬湯的要訣是:旺火燒沸,小火慢煨。這樣才能把原料內的蛋白質浸出物等鮮香物質盡可能地溶解出來,使熬出的湯更加鮮醇味美。只有文火才能使營養物質溶出得更多,而且湯色清澈,味道濃醇。

配水要合理

水溫的變化,用量的多少,對湯的營養和風味有著直接的影響。用水量一般是熬湯的主要食品重量的3倍,而且要使食品與冷水共同受熱。熬湯不宜用熱水,如果一開始就往鍋里倒熱水或者開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溫,外層蛋白質就會馬上凝固,使里層蛋白質不能充分溶解到湯里。此外,如果熬湯的中途往鍋里加涼水,蛋白質也不能充分溶解到湯里,湯的味道就不夠鮮美,而且湯色也不夠清澈。

熬湯時不宜先放鹽

因為鹽具有滲透作用,會使原料中的水分排出、蛋白質凝固,鮮味不足。

熬制時間不要過長

長時間加熱能破壞煲類菜肴中的維生素;加熱1~1.5小時,即可獲得比較理想的營養峰值,此時的能耗和營養價值比例較佳。

喝茶雖好,想滋陰要講究著喝

中國人多愛喝茶,把茶看作是健康的飲料。但由于缺乏醫學常識,有人喜歡在酒后飲茶,想以之解除酒燥,化積消食。但是因為酒味辛甘,入肝、肺二經,飲酒后陽氣上升,肺氣增強;茶味苦,屬陰,主降。酒后飲茶,特別是飲濃茶對腎臟不利。

◎茶是健康的飲料,但喝時也有諸多講究,不然會對腑臟造成損傷。

茶堿有利尿作用,濃茶中含有較多的茶堿,它會使尚未分解的乙醛過早地進入腎臟。而乙醛對腎臟有很大的損害作用,易造成寒滯,導致小便頻濁、陽痿、睪丸有墜痛感和大便干燥等癥。所以,酒后最好不要立即飲茶,尤其不能飲濃茶。最好進食瓜、果或飲果汁,既能潤燥化食,又能醒酒。

此外,飲茶不當也會醉人。因為茶葉中含有多種生物堿,其中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它具有興奮大腦神經和促進心臟功能亢進的作用,同時茶葉中還含有大量茶多酚,暴飲濃茶會妨礙胃液的正常分泌,影響食物消化。那些平時多以素食為主、少食脂肪的人如果大量飲用濃茶,就可能導致醉茶;空腹飲茶以及平時沒有喝茶習慣,偶爾大量飲用濃茶的人,也可能引起醉茶。醉茶表現為心慌、頭暈、四肢乏力等癥狀。發生醉茶時也不必緊張,立即吃些飯菜、甜點或糖果,就可起到緩解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铜峡市| 宜阳县| 花莲市| 时尚| 云林县| 读书| 兴义市| 湟源县| 临潭县| 和政县| 甘泉县| 武威市| 慈利县| 荣成市| 定远县| 文安县| 新营市| 旺苍县| 上高县| 朝阳县| 连山| 泗洪县| 灵台县| 庐江县| 乌拉特前旗| 昆明市| 贵州省| 太湖县| 旬邑县| 电白县| 曲阳县| 绵竹市| 繁峙县| 盐源县| 海安县| 恩施市| 阿鲁科尔沁旗| 三江| 泗洪县| 上饶市| 英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