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千古第一帝

秦朝以前,統治者最高的稱號是王。商、周時君主都稱為王。后來周王室衰微,群雄并起,各諸侯國君也相繼稱王。但是,經過10年左右的兼并,其他六國的國王都成了階下囚。秦王面對自己取得的成就,深感“王”的稱號不足以顯示自己的地位。于是,秦王下令說:“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后世。其議帝號?!?/p>

秦始皇像

于是,王綰、馮劫、李斯等人與博古通今的博士們商議后,對秦王嬴政說:“以前五帝時,不過統治方圓千里之地,而且周邊的少數部落只是時向時離,但是天子也沒有辦法?,F在,陛下興義兵,平定天下,這是自古以來沒有的功業,三皇五帝也沒法與陛下相比,所以請陛下尊稱泰皇,自稱為朕,命令稱為詔。”但嬴政認為應采用上古帝位號,稱“皇帝”,并立即制命天下。在制命中,嬴政決定自稱始皇帝,后世繼承皇位者以數計,為二世、三世,直至萬世,傳之無窮。這樣,秦始皇就成為秦王嬴政的稱號,皇帝也就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專稱。

為了神化皇權,秦始皇在議定帝號后,還規定了玉璽制度。由秦始皇下詔,李斯書寫,后由工匠制成的玉璽,上面勾交五條龍,方四寸,其文為“受命于天,既壽永昌”,成為皇權的象征。

在確定皇帝的稱號后,秦始皇為了加強集權,對原來的中央和地方管理體制進行了變革,在中央設立三公九卿,在地方實行郡縣制,官吏都由皇帝任命。

秦朝的三公指的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是百官之長,它的職責是協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秦丞相多設左、右二人。秦朝建立之初,分別以隗狀、王綰為左、右丞相,后來則有右丞相馮去疾和左丞相李斯。在秦始皇統治時期,不但丞相的任免完全由皇帝決定,而且各項政事的處理,也完全取決于皇帝,丞相并無決斷之權。

御史大夫,負責監察工作,同時還要幫助丞相處理政事。在秦朝以前就有御史一職,但只是很低微的一種官職。秦始皇為了牽制相權,加強監察,于是改設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太尉的職責是協助皇帝處理軍事事務,是中央政府中的最高軍事長官。太尉在戰時有領兵作戰的權力,但是沒有權力調兵,軍隊的調動權只屬于皇帝一人。

在三公下,秦朝還設有九卿(但是數目不只是九),分掌朝廷和國家的不同行政事務,分別受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的領導,并直接聽命于皇帝。秦朝的九卿主要有掌宗廟禮儀的奉常、掌宮殿掖門戶的郎中令、掌宮門衛屯兵的衛尉、掌輿馬的太仆、掌刑辟的廷尉、掌少數民族事務的典客、掌宗室的宗正、掌谷貨的治粟內史、掌山海池澤之稅的少府、掌列侯的中丞、掌皇后太子家的詹事。

以三公九卿為主的中央行政機構,是秦朝封建專制主義政治體制的核心,是絕對聽命于皇帝的最高權力機關。

為加強皇權,秦始皇加強了思想控制,其中最主要的措施就是焚書坑儒。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陽宮中舉行盛大宴會,慶祝壽誕,參加宴會的有文武百官及博士70人。

宴會上,博士們都向秦始皇祝壽。仆射周青臣首先祝頌道:“他時秦地不過千里,賴陛下神靈明圣,平定海內,放逐蠻夷,日月所照,莫不賓服。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爭之患,傳之萬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睂τ谥芮喑歼@番歌功頌德之辭,秦始皇十分高興。這時,博士齊人淳于越則奏道:“臣聞殷周之王千余歲,封子弟功臣,自為枝輔。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輔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今青臣又面諛以重陛下之過,非忠臣?!边@樣,淳于越就再次提出了分封制的問題。

小篆體十二字磚 秦

這件顯示秦始皇開創強大帝國聲勢的秦磚,以陽文篆刻“海內皆臣,歲登成熟,道毋饑人”12個字,意思是秦朝統一天下,普天之下都是秦朝子民,希望國富民安。

始皇詔版 秦

這塊青銅的詔版,原置于宮廷重要的器具之上,文為“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亡”。

于是,秦始皇命眾臣對淳于越的觀點進行討論。此時已擔任丞相的李斯說:“五帝不相復,三代不相襲?!闭J為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統治方法,這些儒生借古非今,使得百姓的思想混亂。因此,李斯向秦始皇建議道:“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鼻厥蓟矢鶕钏沟慕ㄗh,下令在全國“焚書”。第二年,秦始皇又進行了坑儒。

秦始皇坑儒是由幾個方士的畏罪逃亡引起的。隨著統一大業的完成,秦始皇祈求長生的欲望越來越強。早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來到齊國故地。齊地的方士徐福投秦始皇所好,告訴秦始皇東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并宣稱只要挑選數千名童男、童女,乘幾十艘大船,帶足禮物,便可入海求見仙人。秦始皇竟信以為真,隨即按徐福所說的去做,結果徐福率船東渡,卻一去不回。

后來在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又派方士盧生去尋找仙人及長生不老的仙藥,但是盧生仍舊是空手而歸。盧生還以謊言蒙騙秦始皇說:“臣等尋仙求藥,因為有妨礙的東西,所以常常不能遇到。只要皇帝時常秘密出行,居地無人知曉,真人就會到來,長生之藥便可求得?!鼻厥蓟蕦ΡR生的話信以為真,并說:“朕十分仰慕真人!”還按照盧生的話去做。但是盧生等人還是沒有找到仙藥,他們知道不可能永遠隱瞞欺騙下去,于是便四處散布流言,說仙藥求不得是因為秦始皇獨斷專權,性格暴躁。然后盧生等帶著騙取到的錢財偷偷地逃離咸陽。

秦始皇焚書坑儒圖 清

這件清代的帛畫以想象的方式向我們展現了秦始皇當年焚書坑儒的情形,圖中在朝堂之上秦始皇巍然高坐,儒生戰戰兢兢求命于下,朝堂之外已有許多儒士被綁,或被殺扔入坑中,或被押在坑邊。

秦始皇見盧生等人尋求仙藥長久不得,心中生疑,但是因為尋求仙藥之事早已天下皆知,而且秦始皇也自稱“真人”,所以仍希望會找到仙藥??墒?,盧生等的出逃使得咸陽百姓議論紛紛,秦始皇知道后,大怒,說:“朕先前收盡天下不用的書,盡毀去;然后召集天下方士儒生,優待他們,以求太平,煉尋仙藥,可是徐福等人竟一去不回,盧生等人還在背后誹謗朕,妖言惑眾,朕要一一查問盧生在咸陽的同伙?!庇谑乔厥蓟氏铝顚徲嵢迳@些人互相告發,共查得460人,全部被活埋于咸陽城外的驪山溫谷。所以,驪山溫谷也叫坑儒谷。

·“皇帝”的由來·

君王稱為“皇帝”是從秦始皇開始的。在此之前,中國古代的最高統治者稱“王”,如周文王、周武王等。春秋戰國時期,王室漸衰,一些國力強大的諸侯國的國君也自稱為王。秦王嬴政統一天下后,自認為這是自古未有的功業,如果不改變“王”的稱號,“無以稱成功,傳后世”。于是,讓李斯等人議改稱號。他們和眾人商議后報告秦王說:“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貴,可改‘王’為‘泰皇’?!鼻赝醴磸涂紤],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高五帝”,決定兼采“帝”號,稱為“皇帝”。從此以后,“皇帝”的稱號便為歷代君主所襲用。

秦始皇“焚書坑儒”雖然加強了思想控制,但是,對于中國文化來說,則是一次嚴重的摧殘,標志著封建文化專制主義的到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侯马市| 泗阳县| 香港 | 易门县| 湟中县| 阿鲁科尔沁旗| 晴隆县| 巴彦淖尔市| 上思县| 潮安县| 绥阳县| 商南县| 华阴市| 永德县| 藁城市| 北宁市| 五峰| 于田县| 西平县| 汶上县| 克什克腾旗| 长乐市| 黄山市| 新巴尔虎右旗| 铜山县| 沁源县| 毕节市| 丹阳市| 和硕县| 青岛市| 虹口区| 资源县| 凤台县| 绿春县| 平泉县| 辰溪县| 丰镇市| 友谊县| 湛江市| 苗栗市| 西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