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的核心: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整個宏觀經濟學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國民收入核算理論、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宏觀經濟政策理論和國民收入變動理論,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或就業理論。
一、國民收入核算
國民收入的核心就是GDP,即國內生產總值,國民收入核算理論就是緊緊圍繞著GDP來分析的。國民收入核算主要包括GDP的核算方法(即支出法和收入法)、國民收入的恒等式(即儲蓄—投資)、名義GDP和實際GDP這四個方面。
二、國民收入決定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是整個宏觀經濟學的核心,它主要包括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以及總需求—總供給模型。這三個方面是層層遞進,逐步深入的。
三、宏觀經濟政策
宏觀經濟政策分析包括:需求管理政策、供給管理政策、國際經濟政策。最主要的是需求管理政策,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重點分析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效果以及兩個政策的配合使用。
宏觀經濟政策實踐,主要是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以及收入政策實現宏觀調控的目標。
四、國民收入變動
國民收入變動的因素,包括通脹與失業、經濟增長和經濟周期。
通脹與失業是宏觀經濟中經常出現的現象。在通脹方面,主要有三種情況:由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由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結構型通貨膨脹。根據奧肯定律,只有保持高速的經濟增長,才能有效解決失業問題。關于失業與通貨膨脹的關系,可以用菲利普斯曲線說明。經濟增長理論中最著名的是新古典增長模型。而經濟周期主要包括繁榮、危機、蕭條、復蘇四個階段。
我們會經常遇見這樣一些問題:諸如中國的總產出水平和就業量是由什么決定的?決定中國經濟增長的因素有哪些?是什么引起世界經濟的波動?是什么導致了失業?全球為什么會產生通貨膨脹?全球經濟體系對一國國民經濟的運行有何影響?還有進出口貿易增長和下滑的問題、國際收入差額等問題,以及中國制定什么樣的宏觀經濟政策才能改善經濟運行狀況等。對上述問題的探討和分析構成了宏觀經濟學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