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周鄭交質

【題解】

本篇就周王室與鄭國之間交換人質以明各自誠信,而后又因種種芥蒂反目成仇的事情,闡述了作者“信不由中,質無益也”(言不由衷,交換人質也沒有用)的觀點。文章在客觀上也反映了其時周室衰微,無力駕馭諸侯的歷史背景。

【原文】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于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惫手茑嵔毁|。王子狐為質于鄭,鄭公子忽為質于周。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1】。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2】。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

君子曰:“信不由中,質無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禮【3】,雖無有質,誰能間之?茍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4】,、蘩、蕰、藻之菜【5】,筐、筥、锜、釜之器【6】,潢污、行潦之水【7】,可薦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況君子結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焉用質?《風》有《采蘩》、《采》,《雅》有《行葦》、《泂酌》,昭忠信也。”

【注釋】

【1】畀(bì):托付,給予?!?】祭足:鄭國大夫。溫:周地名。【3】要(yāo):約束?!?】毛:草?!?】(pín)、蘩(fán)、蕰(wēn)、藻:均為野菜?!?】筐、筥(jǔ)、锜(qí)、釜:四種容器?!?】潢污:積水。行(xínɡ)潦(lǎo):流動的水。潦,路上的流水。

【譯文】

鄭武公、莊公父子先后任周平王的執政大臣,平王又偏愛虢公。莊公因此抱怨,平王說:“沒有這事?!币虼酥芘c鄭便交換人質。平王之子狐為人質去往鄭國,莊公之子忽為人質前往周朝。平王駕崩,周王朝想把國政全部托付給虢公。四月,鄭國的祭足領兵割取溫地的麥子。秋,又割取成周的谷子。周王朝和鄭國遂彼此仇恨。

figure_0021_0011
鄭國出兵割取溫地之麥

君子說:“言不由衷,交換人質也沒有用。明確互相諒解的原則而后行動,又根據禮制加以約束,即使沒有人質,誰能使其產生隔閡?假若互信互諒,那澗、溪、沼、沚的草,萍、蘩、水藻一類的野菜,方筐、圓筐、蒸鍋、炒鍋一類的器皿,甚至地面上的積水與流水,都可以敬獻鬼神,貢奉給王公;何況君子于兩國間建立信賴關系,按照禮儀行事,又何必用人質?《詩經·國風》有《采蘩》、《采》,《大雅》有《行葦》、《泂酌》,這四篇詩都是昭示忠實和信賴的?!?/p>

【寫作方法】

此文通篇以“信”和“禮”二字著眼。文章將周王室與鄭國并稱為“二國”,對這種“君不君,臣不臣”的狀況進行了委婉諷刺。本文神閑致遠,筆挾飛霜,雖寥寥九十余字,卻抵得上他人滔滔滾滾千萬言,不愧為一篇奇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吉沙县| 镇宁| 防城港市| 三河市| 镇宁| 蚌埠市| 改则县| 乌鲁木齐县| 上蔡县| 阳泉市| 安庆市| 财经| 九江市| 贵溪市| 精河县| 大英县| 德阳市| 新津县| 东阿县| 修水县| 买车| 文成县| 黔西县| 芦山县| 兴国县| 华阴市| 神木县| 肇东市| 娄底市| 耿马| 阿克苏市| 荣成市| 黄骅市| 綦江县| 奉贤区| 宜黄县| 枝江市| 滕州市| 惠安县| 肇庆市| 呼图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