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勤奮是克服“先天不足”的良藥

沒有加倍的勤奮,就既沒有才能,也沒有天才。

——門捷列夫

勤奮是成功的點金石,是克服先天不足的靈丹妙藥。一個勤奮的人,即使一開始沒有表現出驚人的天賦和過人的才華,但是只要他能夠踏踏實實、堅持不懈,最終也會比那些淺嘗輒止、反復無常的天才取得更大的成績。從某種意義上說,天才離不開勤奮就像勤奮離不開天才一樣,如果你有著很高的才華,勤奮會讓它綻放無限的光彩。如果你智力平庸、能力一般,勤奮可以彌補全部的不足。

愛因斯坦小的時候,有一次上制作課,老師要求每個人做一件小工藝品。課堂上,老師讓學生們把他們的制作拿出來,一件一件地檢查。當老師走到愛因斯坦面前時,他停住了,他拿起愛因斯坦制作的小板凳(那可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問愛因斯坦:“世上難道還有比這更壞的小板凳嗎?”

愛因斯坦以響亮的回答告訴老師說:“有!”

然后,他又從自己的小桌里拿出了一只板凳,對老師說:“這是我做的第一只。”

一個手腳笨拙的人因為勤奮最后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另一個小故事,也能說明這一道理。

古希臘有位演講家,他的口才很好,每一次演講都能吸引眾多的聽眾。但他年輕的時候卻有口吃的毛病,經常受到大家的嘲笑。為了改正這一缺點,他堅持天天練習說話。有的時候跑到山頂上,嘴里含著小石子,訓練自己的口形,摸索發音的規律。正是勤奮不懈的努力使他改掉了口吃的毛病,同時說話流暢悅耳,從而實現了他做演講家的夢想。

自身的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勤奮的精神。自身之拙,可能會成為我們成功路上的障礙,但偉人、名人就是在克服障礙后得以成功的。

1963年2月20日,巴克利出生在美國阿拉巴馬州一個名叫里茲的偏僻小鎮里。在這個只有6000人的貧窮小鎮,巴克利一出生就遭遇了與當時很多貧窮黑人小孩一樣的不幸。剛出生6個星期,小巴克利就由于患有貧血癥而進行了一次全身換血的大手術。幸好手術非常成功,他終究逃離了死神的惡掌,幸運地生存下來。然而,禍不單行,不幸總是喜歡跟貧窮的人們過不去。

小小年紀的巴克利已經有了自己的目標,他要用籃球讓自己逃離貧窮,他有信心,也有決心。但當時很少有人會相信巴克利可以做到,甚至譏笑他在白日做夢,因為他沒有表現出足夠的籃球天賦。在高一的時候,巴克利的身高還只有178厘米,所以他連校隊都沒能入選,但近100千克的夸張體重卻讓教練建議他去打美式足球。雖然如此,巴克利還是絲毫沒有動搖自己的決心,他堅持每天練球直到深夜,風雨無阻,毫不理會別人的嘲笑。為了鍛煉彈跳力,巴克利每天都在頂端非常尖銳的柵欄上跳來跳去,嚇得他的母親和外婆心驚肉跳。他要告訴每一個人,他一定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母親格蓮姆總是最支持兒子的人,一直在鼓勵著巴克利,讓他堅持自己的理想。蒼天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的苦練,巴克利的球技有了很大的進步,他終于在高二的時候進入了校隊。進入校隊后,巴克利只能做替補,出場時間少得可憐,但他依舊沒有怨言,一上場必傾盡全力,場下他也是訓練最刻苦的一個。升高三的那個夏天,巴克利身高奇跡般地瘋長了15厘米,體重也增加了10千克。這樣,巴克利就具備了適合打籃球的身材,再加上刻苦練就的一身好球技,到高三的時候,他終于成為了里茲高中籃球隊的先發球員。憑著對籃球的熱愛,經過不懈的努力,巴克利實現了他兒時的夢想。也實現了自己對媽媽的諾言,用籃球給媽媽帶來美好的生活。

figure_0027_0025

出生在一個一貧如洗的家庭,一個受盡白眼的胖小子堅持自己的理想,遭挫而不折,遇悲能不傷,最后經過自己的努力成功了。巴克利的成長經歷就是一個靠勤奮克服自身局限的故事,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巴克利說:“世上大多數人,并不知道該如何才能在蕓蕓眾生中脫穎而出。但我在孩提時代便已經決定,無論我做什么,我都一定要成功。記住!只要你下定決心要成功,那么沒有任何人能阻止你。”

天才出于勤奮。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勤一分才。凡是在某一領域被稱作天才的人,都是經過辛勤的汗水才換來這樣的榮譽的。

英國畫家雷諾茲曾對天才做過這樣的闡釋:天才除了全身心地專注于自己的目標,工作非常刻苦努力之外,與常人并無兩樣。如果你想在自己的生涯中取得令人驕傲的成績,就應當為自己定下一個目標,并為之鍥而不舍地努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林县| 防城港市| 全椒县| 韶山市| 浑源县| 噶尔县| 任丘市| 台中市| 临猗县| 乃东县| 锡林浩特市| 永平县| 岳池县| 蕲春县| 新密市| 镇平县| 云浮市| 湄潭县| 钟山县| 苍山县| 上虞市| 新平| 普定县| 壶关县| 周至县| 连城县| 深水埗区| 苍梧县| 泊头市| 宁明县| 闸北区| 南部县| 邢台县| 葫芦岛市| 嵊州市| 镇平县| 雷波县| 磴口县| 仪征市| 宁明县| 嘉峪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