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口味心理學大全
- 張卉妍
- 973字
- 2019-09-16 11:31:09
世界的另一極
人在年輕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要通過逆反向家長證明自我價值,而有時家長需要接受這個現實,最好是冷處理,過一陣子自然就會好。
青少年處于性格形成和尋找自我的時期,通過否定權威和標新立異可以在心理求得自我肯定的滿足感。
青年人與社會的認同不僅是簡單地采取適應社會規范的途徑,還希望社會承認他的價值和地位,從而獲得與社會之間的認同。因此他往往表現得偏執,好表現自己,有意采取與其他人不同的態度和行為,以引起別人的注意。
其實有很多青少年,表現為對同伴間流傳的某些新鮮事物不報太大的好奇心,顯得比較沒有矜持,一副“沒什么大不了,我早就知道了”的架勢。
因為這樣的表現一方面可以和周圍同伴的驚訝好奇形成反差,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并且在表達新觀點的同伴面前不顯得無知,從內心深處撫平心理上的落差。青少年對于身邊一般意義上的教育顯得比較不耐煩,特別是對有的學校空洞的形式化的教育和親人偶爾表現出來的關心尤其反感,對這種教育往往應付,甚至消極抵抗。
在這種特定條件下,青少年的言行與當事人的主觀愿望相反,產生了與常態性質相反的逆向反應,是逆反心理的典型表現。
每個人都有自我獨立意識,思想上不習慣依托他人而存在,都有一種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夠獨立,或在人群中是特別的。一旦別人越俎代庖,替自己做出選擇,就算是件好事,也會讓人覺得自己的權益被剝奪了,從而產生逆反的心理,于是不好的也說好,好的也被自己主觀給否定了。
同時,當某事物被禁止時,最容易引起人們的求知欲,容易誘出逆反心理,尤其是在只做出禁止而又不加任何解釋的情況下,濃厚的神秘色彩極易引起強烈的好奇心。而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在長期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缺失下卻表現得過于夸大,產生了一種在人前表現的“逆反”心理需要。即希望自己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思想表明自己思想上的獨立,進而表明自己人格的獨立,向眾人表現出一個引人注目的自我。
而急于改變成長壓力的小L,隨著壓力膨脹,這種叛逆的想法越來越強,而又沒有找到合適有效的渠道與周圍的人溝通或宣泄,這種想法最終會爆發為行動,轉化為與自身的對抗。一旦這種心態構成了心理定式,就會對人的性格產生極大的影響,經常性地左右他的一舉一動,成為他言行舉止的一個基本特征。
因此,在他們身上,難免要出現逆反心理和行為??床磺暹@一點,總認為他們“不聽話”,必然導致教育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