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天生記憶力不好:大腦是一個超級內存
我們常聽人說:“我的記性真差”,“我對數字真是無可奈何,朋友的電話號碼都記不住”,“僅有一面之緣的朋友的名字和長相,我老是記不住”等。我們無法記住數字,無法記住朋友的長相,是不是就是記憶力不好呢?還是我們只是記憶的方式不對?
愛因斯坦是20世紀舉世公認的科學巨匠。他死后,科學家對他的大腦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他的大腦無論是體積、重量、構造,還是細胞、組織,與同齡的其他任何人都一樣,沒有區別。這充分說明,愛因斯坦成功的秘訣,并不在于他的大腦與眾不同,用他自己的話說,在于超越平常人的勤奮和努力以及為科學事業而忘我犧牲的精神。
正如《美國心理學會年度報告》中指出的,任何一個大腦健康的人與任何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之間,并沒有不可跨越的鴻溝。
據研究記憶力的阿諾欣教授和勞金茨科克教授說,我們腦子的容量非常大,幾乎對進來的信息全部都能收容下來。人的大腦是一個“超級內存”,像一座望不到邊的金礦,可以供無限開采。至今為止這座金礦被我們開采得太少了。世界著名的控制論專家維納說:“每一個人,即便是做出了輝煌成就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利用他自己大腦的潛能還不到百億分之一。”人類的大腦是世界上最復雜也是效率最高的信息處理系統。別看它的重量只有1400克左右,其中卻包含著100多億個神經元;在這些神經元的周圍還有1000多億個膠質細胞。大腦的存儲量大得驚人,在從出生到老年的漫長歲月中,每秒鐘大腦足以記錄1000個信息單位,也就是說,我們能夠記住從小到大周圍所發生的一切事情。
所以,我們不用擔心我們大腦內存不足而導致記憶力不如人。記憶的強弱也并非天生的,它是可以隨著訓練和掌握好的記憶技巧和方法而提高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伍德華司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只要學到正確的記憶方法,就能夠提高記憶力。
他做過一個實驗,把一些人分成記憶相仿的兩組,讓第一組人只依賴簡單的背誦方式去完成一個記憶任務,而讓另一組人先接受記憶方法的訓練,再完成與第一組同樣的記憶任務,結果掌握正確記憶方法的一組效果遠比另一組好得多。因此,在記憶中,既要花工夫苦練,又要找竅門、摸規律,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世界著名的記憶大師哈利·羅萊因說:“記憶方法是任何人都完全能夠掌握的。記憶力的強弱并非天生的,它是可以隨著訓練和掌握好的記憶技巧和方法而提高的?!痹S多人在劇場和電視節目中看到過在記憶方面所表現出超級能力的人,都對記憶的神秘莫測感到驚訝。其實經過訓練,我們也能擁有超級記憶力。
記憶力的訓練有很多途徑和訣竅,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努力找到適合自己的記憶模式來提升記憶力。但是有一點最重要,就是抱著能夠記憶的自信與決心。若是沒有這種自信,腦細胞的活動將會受到抑制,腦細胞的活動一旦受到抑制,記憶力便會遲鈍。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心理學上得到證明。在心理學上,將這種情形稱為“抑制效果”。一般的反應過程是:沒有自信,腦細胞的活動受到抑制,無法記憶,更缺乏自信,最后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通過以上的實驗和分析,我們應該明白,與其說記憶力不好是腦力衰退的原因,不如說那是自信心不足犯的錯。如果我們足夠自信和努力,說不定一點都不比愛因斯坦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