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哈姆雷特

主要人物表

克勞迪斯 丹麥國王,哈姆雷特的叔叔

哈姆雷特 前王之子,今王之侄

福丁勃拉斯 挪威王子

霍拉旭 哈姆雷特之友

普隆涅斯 御前大臣

勒替斯 普隆涅斯之子

伏底曼特

考尼力斯

羅森克蘭滋

基騰史登/奧斯力克 朝臣

一侍臣/瑪昔勒斯/勃那陀 軍官

弗蘭西斯科 士兵

雷瑙陀 普隆涅斯之仆

一隊長

英國使臣

眾伶人

二小丑 掘墳墓者

葛特露 丹麥王后,哈姆雷特之母

莪菲莉霞 普隆涅斯之女

貴族、貴婦、軍官、兵士、

教士、水手、使者及侍從

哈姆雷特父親的鬼魂

地點

厄耳錫諾

內容解析

正當青春年少時,人們總有自己心目中崇拜的對象,而樹立在年輕的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心中的一尊偶像,就是其父王老哈姆雷特。

父王和母后是一對你恩我愛的好夫妻;年輕的王子看在眼里,更是激發了他對人生的無限憧憬:有朝一日,他也將成為英明威武的丹麥國王;而他那純潔溫柔的情人奧菲莉婭,就是日后他美麗的王后。

誰想父王暴卒,緊接著母后改嫁。他不僅永遠失去了他崇拜的父親,而且痛心地認定世界上沒有什么真誠的、天長地久的愛情可言——怎么還能相信一個女人的愛情!

理想的光輝一旦熄滅,那個沒有人間真情的天地在他眼里,頓時變色了,成了滿目凄涼、蔓草叢生的荒園。他已看不到人生的任何意義,生命還有什么可留戀的呢?

也許有一個更可怕的思想襲上他心頭:他是他母親生下的兒子,那么在他的血管里流動著的血液有一半是來自那個墮落的女人的,他還怎么能潔身自好呢?這“原罪”的悲觀思想,使他從此痛恨叔父、譴責母后、貶低女性、厭惡人世,進而厭惡自身。

被巨大悲痛壓倒的哈姆雷特,只知道父王是在花園里午睡時被毒蛇咬死的。在父王的亡靈揭露了謀殺案,把復仇任務托付給王子之前,在悲劇還沒把“復仇”這一主題引進之前,觀眾首先看到的是一個經歷了精神危機,失去了精神支撐點的丹麥王子。

比起復仇這一主題,美好的理想和現實的沖突,該是一個更普遍、更能產生共鳴的主題。這幾乎是一個永恒的主題,誰都有自己美好的青春夢想,可是往往經不起現實的碰撞,破滅了;這幻滅感,這夢醒后的失落感,幾乎是每個人在他的人生階段所經歷過的或大或小的個人悲劇。

現在,這幻滅感、失落感,把年輕的哈姆雷特推向了生死的邊緣。而此時父王的靈魂又向他揭露了自己被害的真相。這是國仇(篡位),家仇(奸母),父仇。三重仇恨壓到了王子的身上,給他注入了一股生命的動力;卻不能幫助他找回生命的意義,在他內心深處重新建構起一個愛的世界。

按理說,復仇劇中的主人公該是一個積極行動的人。拿他情人的哥哥來說,正像父王是被王子的叔父謀殺的,萊歐提斯的父親是被王子隔著垂幕刺死的。這兩個青年都要報殺父之仇,前者卻躊躇徘徊,無所作為,徒然一再譴責自己;而后者一聽說父親死于非命,立即從國外趕回,高舉利劍,率領一批追隨者,沖進王宮,大聲呼號:“你這個萬惡的國王,還我父親!”

對于萊歐提斯,子報父仇,天經地義,理所當然,“還我父親!”這大聲呼號并沒超出封建倫理道德的范疇。對于哈姆雷特,復仇如果只為了維護古老的社會秩序(殺人者死),為了捍衛王室、家族的榮譽,那就簡單多了。

然而年輕的王子卻被翻騰在心中的一系列問題難住了:他用正義的利劍懲罰了那個兇手,人間能夠重新恢復原來的光輝燦爛嗎?他能重新建立起對人生的信念,找回那已經破滅的理想和信仰嗎?他那騷動又無奈的心中一片茫然。他感到自己無能為力。即使鏟除了那個大壞蛋,但是這個人世已無法回到當初美好的時光。這樣,為王室、家族的榮譽而復仇,失去了它固有的光彩。

莎翁把一個復仇劇深化為性格悲劇。主人公本應該像萊歐提斯那樣,是一個呼號著、行動著的人;出現在舞臺上的卻是一個不斷思索著的人,一個對人生固有的價值觀念產生了懷疑的人。正因為這樣,丹麥王子哈姆雷特更容易為我們現代人——被各種社會問題所困擾的現代人在思想感情上所認同。西方評論家說過:“這個悲劇,在某種特殊意義上,是屬于今天這個世界的。”我們的確可以這么理解。

figure_0122_00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理市| 务川| 农安县| 夏邑县| 泗洪县| 新昌县| 左云县| 沙湾县| 吕梁市| 罗江县| 翁牛特旗| 两当县| 万载县| 湄潭县| 兴城市| 乐安县| 辉县市| 光山县| 庄浪县| 威信县| 安多县| 镇原县| 株洲市| 获嘉县| 麻栗坡县| 监利县| 礼泉县| 娱乐| 永济市| 邯郸市| 富川| 南木林县| 禄丰县| 云阳县| 棋牌| 井陉县| 浑源县| 瑞昌市| 安新县| 宜昌市| 衡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