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石膏

《本經》中品

釋名:細理石、寒水石。〔時珍曰〕其文理細密,故名細理石。其性大寒如水,故名寒水石,與凝水石同名異物。

集解:〔《別錄》曰〕石膏生齊山山谷及齊盧山、魯蒙山,采無時。細理白澤者良,黃者令人淋。

〔弘景曰〕二郡之山,即青州、徐州也。今出錢塘縣,皆在地中,雨后時時自出,取之如棋子,白澈最佳。彭城者亦好。近道多有而大塊,用之不及彼也。《仙經》不須此。

〔恭曰〕石膏、方解石大體相似,而以未破為異。今市人皆以方解代石膏,未見有真石膏也。石膏生于石旁。其方解不因石而生,端然獨處,大者如升,小者如拳,或在土中,或生溪水,其上皮隨土及水苔色,破之方解,大者方尺。今人以此為石膏,療風去熱雖同,而解肌發汗不如真者。

〔《大明》曰〕石膏通亮,理如云母者上。又名方解石。

〔時珍曰〕石膏有軟、硬二種。軟石膏,大塊生于石中,作層如壓扁米糕形,每層厚數寸。硬石膏,作塊而生,直理起棱,如馬齒堅白,擊之則段段橫解,光亮如云母、白石英,有墻壁,燒之亦易散,仍硬不作粉。古法惟打碎如豆大,絹包入湯煮之。近人因其性寒,火煅過用,或糖拌炒過,則不妨脾胃。

【氣味】辛,微寒,無毒。

【主治】中風寒熱,心下逆氣驚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堅痛,除邪鬼,產乳金瘡。(《本經》)

除時氣頭痛身熱,三焦大熱,皮膚熱,腸胃中結氣,解肌發汗,止消渴煩逆,腹脹暴氣,喘息咽熱,亦可作浴湯。(《別錄》)

figure_0133_0072
石膏

治傷寒頭痛如裂,壯熱皮如火燥。和蔥煎茶,去頭痛。(甄權)

治天行熱狂,頭風旋,下乳,揩齒益齒。(《大明》)

除胃熱肺熱,散陰邪,緩脾益氣。(李杲)

止陽明經頭痛,發熱惡寒,日晡潮熱,大渴引飲,中暑潮熱,牙痛。(元素)

-附方-

熱盛喘嗽。石膏二兩,甘草(炙)半兩,為末。每服三錢,生姜、蜜調下。(《普濟方》)

雀目夜昏(百治不效)。石膏末,每服一錢,豬肝一片薄批,摻藥在上纏定,沙瓶煮熟,切食之,一日一服。(《明目方》)

小便卒數(非淋,令人瘦)。石膏半斤(搗碎),水一斗,煮五升。每服五合。(《肘后方》)

乳汁不下。石膏三兩,水二升,煮三沸。三日飲盡,妙。(《子母秘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川| 临沂市| 通榆县| 庆元县| 桃园县| 都江堰市| 五家渠市| 安福县| 全椒县| 洛扎县| 灵宝市| 宁河县| 咸丰县| 梁山县| 麦盖提县| 晋江市| 冷水江市| 那曲县| 沈阳市| 桃园县| 康定县| 呼玛县| 新营市| 濮阳县| 香河县| 阳泉市| 荔浦县| 宜宾县| 云梦县| 许昌县| 义马市| 农安县| 井陉县| 贞丰县| 霍山县| 会东县| 昌黎县| 芦溪县| 屯昌县| 新余市| 东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