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前
子煩,胎啼。
【安胎】
黃芩:同白術(shù)。為安胎清熱圣藥。
白術(shù):同枳殼丸服,束胎易生。
續(xù)斷:三月孕,防胎墮。同杜仲丸服。
益母草:子同。胎前宜熬膏服。
丹參:安生胎,落死胎。
青竹茹:八九月傷動作痛,煎酒服。
竹瀝:因交接動胎。飲一升。
白藥子:胎熱不安。同白芷末服。
黃連:因驚胎動出血。酒飲。
知母:月未足,腹痛如欲產(chǎn)狀。丸服。
枳殼:腹痛,同黃芩煎服。同甘草、白術(shù)丸服,令胎瘦易生也。
大棗:腹痛。燒研,小便服。
縮砂仁:行氣止痛。胎氣傷動,痛不可忍,炒研,酒服。子癇昏瞀,炒黑,酒下。
香附子:安胎順氣,為末,紫蘇湯服,名鐵罩散。惡阻,同藿香、甘草末,入鹽湯服。
益智子:漏胎下血。同縮砂末,湯服。
大腹皮、櫸皮、陳橘皮、藿香、木香、紫蘇:并行氣安胎。
芎:損動胎氣,酒服二錢。亦可驗胎有無。

胎前
當(dāng)歸:妊娠傷動,或子死腹中,服此,未損即安,已損即下,同芎
末,水煎服。墮胎下血,同蔥白煎服。
朱砂:上癥,用末一錢,雞子白三枚,和服,未死安,已死出。
蔥白:下血搶心困篤。濃煎服,末死安,已死出。
阿膠:胎動下血。蔥豉湯化服。蔥、艾同煎服。
秦艽:同甘草、白膠、糯米,煎服。同阿膠、艾葉,煎服。
生地黃:搗汁,或末,或漬酒,或煮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