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汗
有氣虛,血虛,風熱,濕熱。
【氣虛】
黃芪:泄邪火,益元氣,實皮毛。
人參:一切虛汗。同當歸、豬腎煮食,止怔忡自汗。
白術:末服,或同小麥煎服,止自汗。同黃芪、石斛、牡蠣末服,主脾虛自汗。
麻黃根:止諸汗必用,或末,或煎,或外撲。
附子:亡陽自汗。
何首烏:貼臍。
|果木|
杜仲:產后虛汗。同牡蠣服。
吳茱萸:產后盜汗惡寒。
|蟲獸|
五倍子:同蕎麥粉作餅,煨食,仍以唾和填臍中。
黃雌雞:傷寒后虛汗。同麻黃根煮汁,入肉蓯蓉、牡蠣粉煎服。
豬肝:脾虛。食即汗出,為丸服。
羊胃:作羹食。
【血虛】
|草獸|
當歸、地黃、白芍藥、豬膏:產后虛汗。同姜汁、蜜、酒煎服。
豬心:心虛自汗。同參、歸煮食。
【風熱】
|草部|
白芷:盜汗。同朱砂服。
荊芥:冷風出汗。煮汁服。

白芷止盜汗
黃連:降心火,止汗。
胡黃連:小兒自汗。
麥門冬。
|果木|
竹瀝:產后虛汗。熱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