脹滿
有濕熱,寒濕,氣積,食積,血積。
【濕熱】
術:除濕熱,益氣和中。脾胃不和,冷氣客之為脹滿,同陳皮丸服。
黃連:去心火及中焦濕熱。
黃芩:脾經諸濕,利胸中熱。
柴胡:宣暢氣血,引清氣上行。
桔梗:腹滿腸鳴,傷寒腹脹。同半夏、橘皮煎服。
射干:主胸脅滿,腹脹氣喘。
薄荷、防風、車前、澤瀉、木通、白芍藥:去臟腑壅氣,利小便,于土中瀉木而補脾。
大黃:主腸結熱,心腹脹滿。

半夏:消心腹痰熱滿結,除腹脹。小兒腹脹,以酒和丸,姜湯下,仍姜汁調,貼臍中。
忍冬:治腹脹滿。
澤瀉:滲濕熱。
赤小豆:治熱,利小便,下腹脹滿,散氣。
木瓜:治腹脹、善噫。
皂莢:主腹脹滿。胸腹脹滿,煨研丸服,取利甚妙。
枳實:消食破積,去胃中濕熱。
茯苓:主心腹脹滿,滲濕熱。
【寒濕】
草豆蔻:除寒燥濕,開郁破氣。
益智子:主客寒犯胃。腹脹忽瀉,日夜不止,二兩煎湯服,即止。
胡盧巴:治腎冷,腹脅脹滿,面色青黑。
胡椒:虛脹腹大。同全蝎丸服。
附子:胃寒氣滿,不能傳化,饑不能食。同人參、生姜末,煎服。
【氣虛】
甘草:除腹脹滿,下氣。
人參:治心腹鼓痛,瀉心肺脾中火邪。
萎蕤:主心腹結氣。
青木香:主心腹一切氣,散滯氣,調諸氣。
香附子:治諸氣脹滿。同縮砂、甘草為末服。
紫蘇:治一切冷氣,心腹脹滿。
萊菔子:氣脹氣蠱。取汁浸縮砂炒七次,為末服。
生姜:下氣,消痰喘脹滿,亦納下部導之。
姜皮:消脹痞,性涼。
馬芹子:主心腹脹滿,開胃下氣。
山藥:心腹虛脹,手足厥逆,或過服苦寒者。半生半炒為末,米飲服。
百合:除浮腫,臚脹痞滿。
沉香:升降諸氣。
【積滯】
劉寄奴穗:血氣脹滿。為末,酒服三錢,乃破血下脹仙藥也。
蘗米:消食下氣,去心腹脹滿。產后腹脹,不得轉氣,坐臥不得,酒服一合,氣轉即愈。
葫蒜:下氣,消谷化肉。
山楂:化積消食,行結氣。
橘皮:下氣破癖,除痰水滯氣。
胡椒:腹中虛脹。同蝎尾、萊菔子丸服。
胡粉:化積消脹。小兒腹脹,鹽炒摩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