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
有積滯、濕熱、暑毒、虛滑、冷積、蠱毒。
【積滯】
大黃:諸痢初起。浸酒服,或同當歸煎服。
巴豆:治積痢,同杏仁丸服。小兒用百草霜同化蠟丸服。
巴豆皮:同楮葉燒丸服,治一切瀉痢。
藜蘆:主瀉痢。
紫莧、馬莧:和蜜食,主產后痢。

萊菔:汁和蜜服,干者嚼之,止噤口痢。
萊菔子:下痢后重。
青木香:下痢腹痛,氣滯里急,實大腸。
山楂:煮服,止痢。
蕎麥粉:消積垢。雞子白丸服,主噤口痢。
【濕熱】
|草部|
黃連:熱毒赤痢,水煎,露一夜,熱服。小兒入蜜,或炒焦,同當歸末、麝香米湯服。下痢腹痛,酒煎服。傷寒痢,同艾水煎服。暴痢,同黃芩煎服。氣痢后重,同干姜末服。赤白日久,同鹽梅燒末服;雞子白丸服。諸痢脾泄,入豬腸煮丸。濕痢,同吳茱萸炒丸服。香連丸加減,通治諸痢。四治黃連丸,治五疳八痢。
胡黃連:熱痢,飯丸服。血痢,同烏梅、灶下土末、茶服。
柴胡:積熱痢。同黃芩半水半酒煎服。
青蒿:冷熱久痢。同艾葉、豆豉作餅,煎服。
白蒿:夏月暴水痢。為末服。
益母草:同米煮粥,止疳痢。同鹽梅燒服,止雜痢。
荊芥:燒末。
黃芩:下痢腹痛日久。同芍藥、甘草用。
地黃:止下痢腹痛。汁,主蠱痢。
雞腸草:汁,和蜜服。
車前汁:和蜜服。
蒲根:同粟米煎服。
苦參:炒焦,水服。
|谷菜|
綠豆:火麻汁煮。皮蒸食,二三年赤痢。
豆豉:炒焦酒服,入口即定。
小豆花:熱痢,入豉汁作羹食。痢后氣滿不能食,煮食一頓即愈。
豇豆、豌豆、薺根莖:燒灰水服。
白扁豆:并主赤白痢。
豆腐:休息痢。醋煎服。
蔥白:下痢腹痛。煮粥食,又煮鯽魚鲊食。
黃瓜:小兒熱痢。同蜜食。
【虛寒】
|草部|
甘草:瀉火止痛。久痢,煎服。又漿水炙,同生姜煎服。同肉豆蔻煎服。
芍藥:補脾散血,止腹痛后重。
人參:冷痢厥逆,同訶子、生姜煎服。噤口痢,同蓮肉煎呷。老人虛痢,同鹿角末服。
當歸:止腹痛里急后重,生血養血。久痢,吳茱萸炒過蜜丸服。
白術:胃虛及冷痢多年。
蒼術:久痢。同川椒丸服。
熟艾葉:止腹痛及痢后寒熱。醋煎服,或入生姜。久痢,同橘皮,酒糊丸服。
烏頭:久痢。燒研蠟丸服。
附子:休息痢。雞子白丸服。
玄胡索:下痢腹痛。酒服二錢。
|谷菜|
大蒜:噤口痢及小兒痢,同冷水服,或丸黃丹服。
韭白:醋炒食。
生姜:久痢。同干姜作餛飩食。
麥面:炒焦服。
|果木|
砂糖:噤口痢。同烏梅煎呷。
|蟲鱗介部|
蜂蜜:赤白痢。和姜汁服。
鯉魚:暴痢。燒灰,飲服。
鯽魚:久痢,釀五倍子燒服。血痢,釀白礬燒服。
【止澀】
|草部|
木賊:煎水。
營實根:疳痢。煎服。
五味子。
|谷果|
烏梅:止渴,除冷熱痢,水煎服。血痢,同茶、醋服;同黃連丸服。休息痢,同建茶、干姜丸服。
大棗:疳痢。和光粉燒食。
【外治】
木鱉子:六個,研,以熱面餅挖孔,安一半,熱貼臍上,少頃再換即止。
黃丹:同蒜搗封臍,仍貼足心。
田螺:入麝搗,貼臍。
蓖麻:同硫黃搗,填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