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本草綱目》全解
  • 常學輝
  • 1247字
  • 2020-07-07 17:08:48

百病主治藥

諸風

有中臟、中腑、中經(jīng)、中氣、痰厥、痛風、破傷風、麻痹。

【擦牙】

白梅肉、南星末、蜈蚣末、蘇合丸、白礬、鹽、龍腦、南星。

【吐痰】

藜蘆:或煎,或散。

皂莢末:酒服。

食鹽:煎湯。

人參蘆:或煎,或散。

瓜蒂、赤小豆:齏汁調(diào)服。

figure_0040_0019
大戟、甘遂并治經(jīng)絡痰飲留滯

萊菔子:擂汁。

牙皂、萊菔子:為末,煎灌。

醋、蜜:和服。

牙皂、晉礬末:水服。

大蝦:煮熟,食蝦飲汁,探吐。

苦茗茶:探吐。

橘紅:一斤,熬逆流水一碗服,乃吐痰圣藥也。

【貼】

蓖麻仁:搗貼。

炒石灰:醋調(diào)貼。

烏頭末:龜血調(diào)貼。

雞冠血、蝸牛:搗貼。

鲇魚尾:切貼。

皂莢末:醋調(diào)貼。

桂末:水調(diào)貼。

大蒜膏:貼合谷穴。

巴豆:貼手掌心。

【痰氣】

|草部|

前胡:化痰熱,下氣散風。

旋覆花:風氣濕痹,胸上痰結(jié),留飲。中風壅滯,蜜丸服。

木香:中氣不省人事,研末服之,行肝氣,調(diào)諸氣。

藿香:升降諸氣。

大戟、甘遂:并治經(jīng)絡痰飲留滯,麻痹隱痛,牽引走注。

威靈仙:治諸風,宣通五臟,去冷滯痰水,利腰膝。

|果木|

杏仁:頭面風氣,往來煩熱,散風降氣化痰。逐日生吞,治偏風不遂,失音不語,肺中風熱。

陳橘皮:理氣除濕痰。

【發(fā)散】

麻黃:發(fā)散賊風、風寒、風熱、風濕、身熱麻痹不仁。熬膏服之,治風病取汗。

薄荷:治賊風,散風熱、風寒,利關(guān)節(jié),發(fā)毒汗,為小兒風涎要藥。

葛根:發(fā)散肌表風寒、風熱,止渴。

白芷:解利陽明及肺經(jīng)風寒、風熱,皮膚風痹瘙癢,利九竅,表汗不可缺之。

升麻:發(fā)散陽明風邪。

蔥白:散風寒、風熱、風濕、身痛。

生姜:散風寒、風濕。

桂枝:治一切風冷、風濕,骨節(jié)攣痛,解肌開腠理,抑肝氣,扶脾土,熨陰痹。

黃荊根:治肢體諸風、心風、頭風,解肌發(fā)汗。

水萍:治熱毒風濕麻痹,左癱右瘓,三十六風,蜜丸酒服取汗。治風熱瘙癢,煎水浴取汗。

【血滯】

|草部|

當歸、芎:并主一切風、一切氣、一切虛。破惡血,養(yǎng)新血。蜜丸服,治風痰,行氣解郁。

芍藥:治風,除血痹,瀉肝,安脾肺。風毒在骨髓痛,同虎骨浸酒飲。

地黃:逐血痹,填骨髓。

茺蔚子:治風解熱。莖葉,治血風痛。

地榆:汁釀酒,治風痹補腦。

虎杖:煮酒,治風在骨節(jié)間。

紅藍花:治六十二種風及血氣痛。子煎服,治女子中風煩渴。

|谷菜|

韭汁:肥白人,中風失音。

|果木|

桃仁:血滯風痹,大便結(jié)。酒浸作丸,治偏風。

|蟲獸|

阿膠:男女一切風疾,骨節(jié)痛不隨。

【風虛】

|草部|

天麻:主肝氣不足,風虛內(nèi)作,頭暈目旋,麻痹不仁,語言不遂,為定風神藥。

人參:補元氣,定魂魄,止煩躁,生津液,消痰。

沙參:去皮肌浮風,宣五臟風氣,養(yǎng)肝氣。

葳蕤:治中風暴熱,不能動搖,虛風濕毒,風溫自汗灼熱,一切虛乏。

牛膝:寒濕痿痹,拘攣膝痛,強筋,補肝臟風虛。

仙茅:一切風氣,腰腳風冷,攣痹不能行。九蒸九曬,浸酒服。

淫羊藿:一切冷風,攣急不任,老人昏耄。浸酒服,治偏風。

補骨脂:風虛冷痹,骨髓傷敗,一切風氣痛。作丸服。

菟絲子:補肝風虛,利腰腳。

白及:胃中邪氣,風痱不收,補肺氣。

|菜果|

栗:腎虛腰腳無力。日食十顆。

松子:諸風,骨節(jié)風。

|木部|

松葉:風痛腳痹,浸酒服。出汗。

杜仲、海桐皮、山茱萸、枸杞子:并主風虛,腰腳痛。

figure_0043_0020
風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郴州市| 龙泉市| 德惠市| 怀远县| 遵义市| 杭锦后旗| 尉氏县| 义马市| 临高县| 洛浦县| 嘉义县| 广德县| 常宁市| 广宁县| 镇坪县| 南部县| 建水县| 大理市| 天水市| 柳州市| 兴山县| 赣榆县| 会理县| 吉安市| 安徽省| 屏边| 蓝田县| 荔浦县| 黎城县| 宜良县| 资兴市| 杂多县| 石阡县| 出国| 连州市| 北辰区| 金川县| 尚义县| 淄博市| 久治县| 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