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白鮮皮

《本經》中品

釋名:白膻、白羊鮮、地羊鮮、金雀兒椒。〔弘景曰〕俗呼為白羊鮮。氣息正似羊膻,故又名白膻。

〔時珍曰〕鮮者,羊之氣也。此草根白色,作羊膻氣,其子累累如椒,故有諸名。

集解:〔《別錄》曰〕白鮮皮生上谷川谷及冤句,四月、五月采根陰干。

〔弘景曰〕近道處處有,以蜀中者為良。

〔恭曰〕其葉似茱萸,高尺余,根皮白而心實,花紫白色。根宜二月采,若四月、五月采,便虛惡矣。

〔頌曰〕今河中、江寧府、滁州、潤州皆有之。苗高尺余,莖青,葉稍白,如槐亦似茱萸。四月開花淡紫色,似小蜀葵花。根似小蔓菁,皮黃白而心實。山人采嫩苗為菜茹。

|根皮|

【氣味】苦,寒,無毒。

【主治】頭風黃疸,咳逆淋瀝,女子陰中腫痛,濕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本經》)

療四肢不安,時行腹中大熱飲水,欲走大呼,小兒驚癇,婦人產后余痛。(《別錄》)

治一切熱毒風、惡風,風瘡疥癬赤爛,眉發脫脆,皮肌急,壯熱惡寒,解熱黃、酒黃、急黃、谷黃、勞黃。(甄權)

通關節,利九竅及血脈,通小腸水氣,天行時疾,頭痛眼疼。其花同功。(《大明》)

【發明】〔時珍曰〕白鮮皮氣寒善行,味苦性燥,足太陰、陽明經去濕熱藥也,兼入手太陰、陽明,為諸黃風痹要藥。世醫止施之瘡科,淺矣。

figure_0196_0118
白鮮皮

-附方-

鼠瘺已破(出膿血者)。白鮮皮煮汁,服一升,當吐若鼠子也。(《肘后方》)

產后中風(人虛不可服他藥者)。一物白鮮皮湯,用新汲水三升,煮取一升,溫服。(陳延之《小品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悟县| 招远市| 淮安市| 镇巴县| 明水县| 天镇县| 新巴尔虎左旗| 泸定县| 同心县| 沁源县| 深州市| 深州市| 大理市| 吴忠市| 佛冈县| 万宁市| 柳江县| 衡山县| 竹溪县| 屏南县| 虎林市| 嘉荫县| 甘孜| 湟中县| 平果县| 临海市| 定边县| 清新县| 昌平区| 万盛区| 铁岭县| 会泽县| 东港市| 临高县| 探索| 江都市| 祥云县| 新和县| 屯昌县| 象州县| 葵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