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志
《本經》上品
釋名:苗名小草、細草、棘菀。〔時珍曰〕此草服之能益智強志,故有遠志之稱。
集解:〔時珍曰〕遠志有大葉、小葉兩種,大葉者花紅。
|根|
【氣味】苦,溫,無毒。
【主治】咳逆傷中,補不足,除邪氣,利九竅,益智慧,耳目聰明,不忘,強志倍力。久服輕身不老。(《本經》)
利丈夫,定心氣,止驚悸,益精,去心下膈氣,皮膚中熱,面目黃。(《別錄》)
治健忘,安魂魄,令人不迷,堅壯陽道。(甄權)
長肌肉,助筋骨,婦人血噤失音,小兒客忤。(《日華》)
治一切癰疽。(時珍)
|葉|
【主治】益精補陰氣,止虛損夢泄。(《別錄》)
【發明】〔好古曰〕遠志,腎經氣分藥也。

遠志
〔時珍曰〕遠志入足少陰腎經,非心經藥也。其功專于強志益精,治善忘。蓋精與志,皆腎經之所藏也。腎精不足,則志氣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
-附方-
喉痹作痛。遠志肉為末,吹之,涎出為度。(《直指方》)
一切癰疽。遠志酒:用遠志不以多少,米泔浸洗,捶去心,為末。每服三錢,溫酒一盞調,澄少頃,飲其清,以滓敷患處。(《三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