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沙參

《本經》上品

釋名:白參、知母、羊婆奶。〔弘景曰〕此與人參、玄參、丹參、苦參是為五參,其形不盡相類,而主療頗同,故皆有參名。〔時珍曰〕沙參白色,宜于沙地,故名。其根多白汁,俚人呼為羊婆奶。

集解:〔時珍曰〕沙參處處山原有之。其根生沙地者長尺余,大一虎口,黃土地者則短而小。根莖皆有白汁。

|根|

【氣味】苦,微寒,無毒。

【主治】血積驚氣,除寒熱,補中,益肺氣。(《本經》)

療胃痹心腹痛,結熱邪氣頭痛,皮間邪熱,安五臟。久服利人。又云:羊乳主頭眩痛,益氣,長肌肉。(《別錄》)

去皮肌浮風,疝氣下墜,治常欲眠,養肝氣,宣五臟風氣。(甄權)

補虛,止驚煩,益心肺,并一切惡瘡疥癬及身癢,排膿,消腫毒。(《大明》)

清肺火,治久咳肺痿。(時珍)

【發明】〔元素曰〕肺寒者,用人參;肺熱者,用沙參代之,取其味甘也。

〔好古曰〕沙參味甘微苦,厥陰本經之藥,又為脾經氣分藥。微苦補陰,甘則補陽,故潔古取沙參代人參。蓋人參性溫,補五臟之陽;沙參性寒,補五臟之陰。雖云補五臟,亦須各用本臟藥相佐,使隨所引而相輔之可也。

figure_0160_0088
沙參

〔時珍曰〕人參甘苦溫,其體重實,專補脾胃元氣,因而益肺與腎,故內傷元氣者宜之。沙參甘淡而寒,其體輕虛,專補肺氣,因而益脾與腎,故金能受火克者宜之。一補陽而生陰,一補陰而制陽,不可不辨之也。

-附方-

肺熱咳嗽。沙參半兩,水煎服之。(《衛生易簡方》)

卒得疝氣。沙參搗篩為末,酒服方寸匕,立瘥。(《肘后方》)

婦人白帶。沙參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證治要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山区| 洛浦县| 泸州市| 米脂县| 健康| 景宁| 英吉沙县| 五常市| 梨树县| 丽江市| 无为县| 木里| 梅州市| 安康市| 九台市| 岐山县| 郧西县| 靖宇县| 乌海市| 大洼县| 揭东县| 昌吉市| 达拉特旗| 丰镇市| 馆陶县| 石狮市| 商河县| 营山县| 贵港市| 常宁市| 衡山县| 利津县| 镇坪县| 鲁甸县| 涿州市| 白朗县| 连城县| 大港区| 凯里市| 沈阳市| 原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