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情商課 哈佛智商課 哈佛財商課大全集
- 融智
- 6095字
- 2019-09-21 02:44:25
一、你必須具備的逆商
人生之路不會一帆風順
人們常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遭遇挫折、打擊、失落、失敗,因此我們必須具備良好的AQ(逆境情商),否則在狂風暴雨之后等待我們的只能是消沉。人生就是這樣,不是你打倒挫折,就是挫折打倒你。
在面對失敗、不順心之事時,有的人會沉迷于那“十之八九”,而樂觀積極的人則會選擇“常想一二”。你的人生是陽光多,還是風雨多,完全在于你自己的選擇。
有個人的簡歷是這樣的:
22歲 生意失敗
23歲 競選州議員失敗
24歲 生意再次失敗
25歲 當選州議員
26歲 情人去世
27歲 精神崩潰
29歲 競選州長失敗
31歲 競選候選人失敗
34歲 競選國會議員失敗
37歲 當選國會議員
46歲 競選參議員失敗
47歲 競選副總統失敗
49歲 競選參議員再次失敗
51歲 當選美國總統
這個人就是亞伯拉罕·林肯。
林肯被稱為美國歷史上偉大的總統之一,全世界人民都對他充滿了敬意,但就是這么一位解放黑奴、統一全國的總統,經歷了太多人生的風風雨雨。很小的時候就喪母,貧困與艱難沒有擊倒他,他在充滿苦難的人生廢墟中終于站了起來!他成了名垂千古的偉大人物,在受人敬仰的背后有多少心酸的淚水與血水不為我們所知。
林肯除了以上的不順利,他還有一個不太美滿的婚姻。第一夫人瑪麗·托德曾當著客人的面,將一杯咖啡潑到了林肯總統的臉上!但她暴躁的脾氣絲毫沒有讓林肯沉淪下去。他不是不以為意,他也曾深感憂愁與孤寂,但偉大的人都有偉大的地方,他以他特有的寬容、從容、堅定超越了人生的苦難。
與林肯總統相似的還有“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
日本松下電器公司總裁松下幸之助,年輕時家庭生活貧困,只能靠他一人養家糊口。有一次,瘦弱矮小的松下到一家電器工廠去試職。他走進這家工廠的人事部,向一位負責人說明了來意,請求給安排一個哪怕是最低下的工作。這位負責人看到松下衣著骯臟,又瘦又小,覺得很不理想,但又不便直說,于是就找了一個理由:我們現在暫時不缺人,你一個月后再來看看吧。這本來是個托辭,但沒想到一個月后松下真的來了,那位負責人又推托說此刻有事,過幾天再說吧。隔了幾天松下又來了。如此反復多次,這位負責人干脆說出了真正的理由:“你這樣臟兮兮的,是進不了我們工廠的。”于是,松下幸之助回去借了一些錢,買了一件整齊的衣服穿上了又返回來,這人一看實在沒有辦法,便告訴松下:“關于電器方面的知識你知道得太少了,我們不能要你。”兩個月后,松下幸之助再次來到這家企業,說:“我已經學了不少有關電器方面的知識,您看我哪方面還有差距,我一項項來彌補。”
這位人事主管盯著他看了半天才說:“我干這行幾十年了,頭一次遇到像你這樣來找工作的。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和韌性。”松下幸之助的毅力打動了主管,他終于進了那家工廠。后來松下又以其超人的努力逐漸鍛煉成為一個非凡的人物。
在具備高情商品格之人的眼里,失敗不只是暫時的挫折,更是一次機會,因為挫折是要告訴你與成功的距離,鍛煉你從容不迫的鋼鐵意志。找到自己的欠缺,補上這個缺口,你就增長了一些經驗、能力和智慧,也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世界上真正的失敗只有一種,那就是輕易放棄,缺乏進取。
愛迪生曾長期埋頭于一項發明。一位年輕記者問他:“愛迪生先生,你目前的發明曾失敗過一萬次,你對此有何感想?”愛迪生回答說:“年輕人,因為你人生的旅程才起步,所以我告訴你一個對你未來很有幫助的啟示。我并不是失敗過一萬次,只是發現了一萬種行不通的方法。”
何謂智者?以上愛迪生的回答就是能給我們許多啟迪的智語。
誰都不喜歡失敗,因為失敗讓我們自信心受創,更糟糕的是會對前途不抱什么希望。不過,一生平順、沒遇到失敗的人,恐怕是少之又少,甚至應該是沒有的。
幾乎所有人都存在談敗色變的心理。然而,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失敗其實是一種必要的過程,而且也是一種必要的投資。數學家習慣稱失敗為“或然率”,科學家則稱之為“實驗”,如果沒有前面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哪里有后面所謂的“成功”?
從企業經營的立場來看,絕大多數的老板都喜歡成功,然而,全世界著名的快遞公司DIL創辦人之一李奇先生,他對曾經有過失敗經歷的員工則是情有獨鐘。
每次李奇在面試即將走進公司的人時,必定會先問對方過去是否有失敗的例子,如果對方回答“不曾失敗過”,李奇會認為對方不是在說謊,就是不愿意冒險嘗試挑戰。李奇說:“失敗是人之常情,而且我深信它是成功的一部分,有很多的成功都是通過失敗的累積產生的。”
如果我們眼中只有失敗,那么心中也只能放下失敗了,成功想站住腳都難。
美國人曾做過一個有趣的調查,發現在所有成功的企業家中,平均每位都有三次破產的記錄。即使是世界頂尖的一流高手,失敗的次數毫不比成功的次數“遜色”。例如,著名的全壘打王貝比路斯,同時也是被三振最多的記錄保持人。
其實,失敗并不可恥,不失敗才是反常,重要的是面對失敗的態度,是能反敗為勝,還是就此一蹶不振?杰出的企業領導者,絕不會因為失敗而懷憂喪志,而是會回過頭來分析、檢討、改正,并從中發掘重生的契機。
人生之路不會一帆風順,任何人都逃脫不了這個“定律”,是崛起還是從此沉淪,命運之舵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人生短暫幾十年,是要快樂生活,還是將自己埋沒在痛苦失意之中,聰明的人怎么能讓自己的一生在糊涂中走完?
決定成敗的是面對困境的心態
在一部電影里,有一群大象,這群大象生活在一片荒原中,無憂無慮,無爭無斗,安詳和睦,幸福無比。然而即使這樣,病魔還是不肯放過它們,有一天,它突然降臨到這個象群中。
經過一番拼爭,象群中的絕大部分都掙脫了病魔的糾纏。可是卻有一只小象由于抵抗力比較差,一直沒能恢復過來,眼看著就要撐不住而倒下。
然而,大象是不能倒下的,它一倒下,就會因為巨大的內臟之間彼此壓迫而損傷自己。倒下,意味著置自己于死地。這就是大象以及其他龐大的動物從來都是站著睡覺而不肯躺下休息半秒鐘的緣故。
于是,就在小象即將倒下的那一刻,大象們出現了,它們兩個一組換班輪流著用自己的軀體夾住小象的身體,小象自己也憑著堅強的意志死死撐著,它們一起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與命運抗爭。終于,奇跡發生了,在大象群體的呵護下,小象慢慢恢復了元氣,最后完全病愈。
通常情況下能打倒我們的不是困境本身,而是面對它時我們的心態。如果選擇了倒下就等于放棄了希望與成功,意味著只能和失敗為伍。
大文豪巴爾扎克說:“世界上的事情永遠不是絕對的,結果完全因人而異。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于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
在美國,有一位窮困潦倒的年輕人,即使把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都不夠買一件像樣的西服的時候,仍全心全意地堅持著自己心中的夢想,他想做演員,拍電影,當明星。
當時,好萊塢共有500家電影公司,他逐一數過,并且不止一遍。后來,他又根據自己認真擬定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單順序,帶著自己寫好的量身定做的劇本前去拜訪。但一遍下來,500家電影公司沒有一家愿意聘用他。
面對百分之百的拒絕,這位年輕人沒有灰心,從最后一家被拒絕的電影公司出來之后,他又從第一家開始,繼續他的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
在第二輪的拜訪中,500家電影公司依然全部拒絕了他。
第三輪的拜訪結果仍與第二輪相同,這位年輕人又開始他的第四輪拜訪。當拜訪完第349家后,第350家電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答應愿意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
幾天后,年輕人獲得通知,請他前去詳細商談。
就在這次商談中,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并請這位年輕人擔任自己所寫劇本中的男主角。
這部電影名叫《洛奇》。
這位年輕人的名字叫席維斯·史泰龍。現在翻開電影史,這部叫《洛奇》的電影與這個日后紅遍全世界的巨星皆榜上有名。
類似的成功之人不勝枚舉,他們之所以能從絕望中騰飛,從貧苦中奮起,都是因為少了一份自暴自棄,多了一點執著和堅毅,并對自己的能力深信不疑。
富蘭克林當年的電學論文曾被科學權威不屑一顧,皇家學會刊物也拒絕刊登;第二篇論文又引來皇家學會的一陣嘲笑。他的論文被朋友們設法出版后,因論點與皇家學院院長的理論針鋒相對,遭到這位院長的人身攻擊。但富蘭克林沒有被挫折嚇倒,沒有放棄自己的科學信念,而是更積極地投入實驗,以實踐來證實自己的立論。他冒著巨大的生命危險進行了風箏引電的有名實驗,終于獲得了成功。于是,他的著作被譯成德文、拉丁文、意大利文,得到了全歐洲的公認。
有個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內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父親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動了。父親就從兜里掏出5枚硬幣,把一枚硬幣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說:“人生有5枚金幣,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現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點點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來,這樣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們一定要走出去,你將來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著,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讓你的金幣還沒用就扔掉。”在父親的鼓勵下,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長大后,阿巴格離開了家鄉,成了一名優秀的船長。
遭遇逆境并不等于宣判我們命運的“死刑”,真正的法官永遠是我們自己。只有我們自己才有資格對神圣的生命作出判決,而面對困境的心態會影響你手中的判筆。
苦難約等于財富
大凡經歷過挫折,最后成功的人都會相信這么一個道理:苦難就是財富。
霍蘭德說:“在最黑的土地上生長著最嬌艷的花朵,那些最偉岸挺拔的樹木總是在最陡峭的巖石中扎根,昂首向天。”高普更是一語道破天機,他說:“并非每一次不幸都是災難,早年的逆境通常是一種幸運。與困難作斗爭不僅磨煉了我們的人生,也為日后更為激烈的競爭準備了豐富的經驗。”
在現實生活中,常看到這樣的人,他們因自己角色的卑微而否定自己的智慧,因自己地位的低下而放棄最初的夢想,有時甚至因被人歧視而消沉,因不被人賞識而苦惱。這是多么大的錯誤啊!其實造物主常把高貴的靈魂賦予卑賤的肉體,就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是把貴重的東西藏在家中最不起眼的地方。
“饑餓沒有什么可怕的,爸爸,”一個耳聾的男孩苦苦央求父親把他從救濟院抱出去,讓他去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我們會生活在一個物資充足的社會中,并且,我知道怎么樣來阻止饑餓。至少窮人都是長期靠一點點糖果來維持生存,感到餓得難受時,他們就用一根帶子把自己的肚子勒緊,不是嗎?為什么我不可以這樣?再說,灌木叢里長滿了黑莓和堅果,而原野上到處都可以找到蘿卜,它們都可以用來充饑;一個干草垛就是一張很好的床……”
這個可憐的耳聾男孩就是基托,一個有著酒鬼父親的“小乞丐”。然而,正是這個孩子,最后成了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圣經學者之一,名揚世界。
人們往往習慣看到別人的成就,卻不愿去花費心思想一想風光背后的故事。著名國際品牌香奈爾的創始人香奈爾女士傳奇的一生足以證明苦難約等于財富這個“公式”的正確性。
她出身寒微,但是卻取得了非凡的成績,在高檔時尚用品領域中獨領風騷。許多年后,因為戰爭的爆發,她不得不關掉了幾乎所有的店面,損失慘重,隨后她的終生摯愛又永遠地離開了她。沉寂了一段時間,在別人認為幾乎不可能的情況下,她以70多歲的高齡重新演繹了一段時尚佳話,她設計的服裝再次風靡全球!如今,每個女人都以能擁有一套香奈爾女裝為榮。香奈爾女士與她一手締造的香奈爾帝國,成就了苦難也可變為財富的神話。苦難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課,而苦難中我們心中所依靠的“信念”,將會帶領我們突破逆境。
有這樣一個家庭,生活一向很拮據,但他們卻很樂觀,時常鼓勵兒女:“孩子們,迎著困難走下去,我們總會有辦法的。別忘了,我們還有那只玉鐲呢。”那是爺爺奶奶惟一的遺產,孩子們沒見過,媽媽說那可是件價值連城的老古董呢,必須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可以用。這給兒女們增添了不少信心:他們畢竟有個依靠。
每到月初,精打細算的母親便把那疊不多的錢細心地分成一小疊一小疊:這是本月的水費,那是伙食費……最后只剩下一兩個可憐的硬幣。但是有一個月,母親怎么分也不夠用,因為最小的妹妹也要上學了。父母鎖緊了眉頭,這錢是無論如何都周轉不過來了。一家人沉默不語。姐姐打破沉默,小聲說:“媽,賣掉那只玉鐲吧。”仍是一片沉默。只見做父親的掏出自己的一份錢說:“我戒煙吧。”母親眼里透出了一片感激,接著,讀大學的哥哥也退還自己的那一份:“我明天就去找個兼職。”于是左減右刪,他們還是保住了那生活的惟一依靠。
父母總是說:“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絕不動用玉鐲。”而兄妹們也不再因艱難的生活而恐懼,他們的心里和爸媽一樣踏實而有信心:畢竟我們還有只玉鐲呢。
直到哥哥姐姐出來工作后,他們就再也不用吞咽生活的苦水。母親打開了那只“寶盒”,令他們萬分驚訝的是,里面空無一物。兒女們霎時明白了爸媽的用心。
多年來鼓勵他們闖過一個又一個難關的,不是那只價值連城的玉鐲,而是父母在苦難中比玉鐲更有價值的面對生活永不屈服的樂觀與堅毅。
困難可以將你擊垮,也可以使你重新振作。這取決于你如何去看待和處理困難。美國名作家羅威爾曾說:“人世中不幸的事如同一把刀,它可以為我們所用,也可以把我們割傷。那要看你握住的是刀刃還是刀柄。”
多點堅毅的勇氣吧,要堅信沒有不能超越的苦難,只有不愿進取的態度。
挫折不等于失敗
每個人都會遭遇挫折,但人生的困苦永遠只是一時的,上帝不會讓苦難跟隨你一輩子,但如果你因此而喪失了斗志,那么只能辛苦一生了。
巴西足球隊第一次贏得冠軍回國時,專機一進入國境,16架噴汽式戰斗機立即為之護航。當飛機降落在道加勒機場時,聚集在機場上的歡迎者達3萬人。從機場到首都廣場不到20公里的道路上,自動聚集起來的人超過100萬。市長里奧·熱奈羅晚出發了一會兒,竟然無法驅車去機場,他只得從官邸乘直升機前往。從機場到首都廣場的途中,多數球員被請進豪華汽車,貝利和幾個主力隊員等則被人用手臂向前傳遞,4個多小時的路他們腳不沾地,一直被送進總統府。
多么宏大和激動人心的場面!然而前一屆歡迎儀式卻是另一番景象。
1962年,巴西人都認為巴西隊能獲本次世界杯冠軍,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在半決賽中卻意外地敗給了德國隊,結果那個金燦燦的獎杯沒有被帶回巴西。球員們悲痛至極,他們想象著迎接他們的將是球迷的辱罵、嘲笑和汽水瓶,因為足球可是巴西的國魂。
飛機進入巴西領空,他們坐立不安,因為他們的心里清楚,這次回國“兇多吉少”。可是,當飛機降落在首都機場時,映入他們眼簾的卻是另一種景象。梅內姆總統和兩萬多球迷默默地站在機場,他們看到總統和球迷共舉一幅大橫幅,上書:失敗了也要昂首挺胸。
隊員們見此情景,頓時淚流滿面。總統沒有講一句話,球迷們沒有動,舷梯上,除了球員們徐徐地走下飛機,整個機場如凝固了一般。等球員們離開后,總統和球迷們才有秩序地各自回去。4年后,巴西隊捧回了獎杯。
挫折并不等同于人生的失敗,通常人們被困難擊敗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們自認為可以被打敗。而克服困難的一個最大訣竅,就是要學會相信自己可以擊敗困難。為了做到這一點,你的心理及精神就要不斷地磨礪。
如果你可以克服困難,則困難就是激勵你成長的要素。俄羅斯有一句諺語:“鐵錘能打破玻璃,更能鑄造精鋼。”如果你像鋼一樣,有足夠的堅強作為打造的品質,去克服人生中的困難,那么這些困難正好可以磨煉你的意志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