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菲定律:插圖版
- 李原編著
- 2405字
- 2019-09-16 15:55:12
木桶定律:抓最“長”的,不如抓最“短”的
克服人性“短板”,避開成事“暗礁”
一位老國王給他的兩個兒子一些長短不同的木板,讓他們各做一個木桶,并承諾誰做的木桶裝下的水多,誰就可以繼承王位。大兒子為把自己的木桶做大,每塊擋板都削得很長,可做到最后一條擋板時沒有木材了;小兒子則平均地使用了木板,做了一個并不是很高的木桶。結果,小兒子的木桶裝的水多,最終繼承了王位。

與此類似,遇到問題時,我們若能先解決導致問題的“短板”,便可大大縮短解決問題的時間。
俗話說“人無完人”,確實,人性是存在許多弱點的,如惡習、自卑、犯錯、憂慮、嫉妒等等。根據木桶定律,這些短處往往是限制我們能力的關鍵。就像木桶一樣,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并不是用最長的木板來衡量的,而是要靠最短的木板來衡量,木桶裝水的容量受到最短木板的限制,所以,要想讓木桶裝更多的水,我們必須加長自己最短的木板。
1.惡習
我們時時刻刻都在無意識地培養著習慣,這令我們在很多情況下都要臣服于習慣。然而,好的習慣可為我們效力,不好的習慣,尤其是惡習(如果拖沓、酗酒等),會在做事時嚴重拖我們的后腿。所以,我們要學會對自己的習慣分類,對不好的習慣進行改正、完善,以免將成功毀在自己的惡習之中。
2.自卑
自卑,可以說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品質評價過低。它往往會抹殺我們的自信心,本來有足夠的能力去完成學業或工作任務,卻因懷疑自己而失敗,顯得處處不行,處處不如別人。所以,做事情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告訴自己“我能行”“我是最棒的”,那樣,才能把事情辦好,走向成功。
3.犯錯
人們通常不把犯錯誤看成是一種缺陷,甚至把“失敗是成功之母”當成至理名言。殊不知,有兩種情況下犯錯誤就是一種缺陷。一種是不斷地在同一個問題上犯錯誤,另一種是犯錯誤的頻率比別人高。這些錯誤,或許是因他們態度問題,或許是因他們做事不夠細心,沒有責任心導致的,但無論哪種,都是成功的絆腳石。因此,平時要學會控制自己,改掉馬虎大意等不良習慣;犯錯后不要找托辭和借口,懂得正視錯誤,并加以改正。
4.憂慮
有位作家曾寫道,給人們造成精神壓力的,并不是今天的現實,而是對昨天所發生事情的悔恨,以及對明天將要發生事情的憂慮。沒錯,憂慮不僅會影響我們的心情,而且會給我們的工作和學習帶來更大的壓力。更重要的是,無休止的憂慮并不能解決問題。所以,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客觀地去看問題,在現實中磨煉自己的性格。
5.妒忌
妒忌是人類最普遍、最根深蒂固的感情之一。它的存在,總是令我們不能理智地、積極地做事,于是,常導致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的結果。因此,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應平和、寬容地對待他人,客觀地看待自己。
6.虛榮
每一個人都有一點虛榮心,但是過強的虛榮心,使人很容易被贊美之詞迷惑,甚至不能自持,很容易被對手打敗。所以,我們要控制虛榮,擺脫虛榮,正確地認識自己。
7.貪婪
由于太看重眼前的利益,該放棄時不能放棄,結果鑄成大錯,甚至悔恨終生。眾所周知,很多人因太貪錢財等身外之物而毀了大好前程,有時明知是圈套,卻因為抵御不住誘惑而落入陷阱。說到底,不是人不聰明,而是敗給了自己的貪欲??梢姡墒拢纫覍π膽B,知足才能常樂。
一位偉人曾經說過:“輕率和疏忽所造成的禍患將超乎人們的想象?!痹S多人之所以失敗,往往是因為他們沒有注意到自己成功路上的那塊短板,如車禍、建筑工程質量、行賄受賄等。所以,我們要想做好事情,應先學會做人,找到自己成功路上的短板,取長補短,從而擺脫弱點對我們的控制。
找到“阿喀琉斯之踵”,讓問題迎刃而解
在希臘神話中,有這樣一個意義深刻的故事:
阿喀琉斯是希臘神話中最偉大的英雄之一。他的母親是一位女神,在他降生之初,女神為了使他長生不死,將他浸入冥河洗禮。阿喀琉斯從此刀槍不入,百毒不侵,只有一點除外——他的腳踵被提在女神手里,未能浸入冥河,于是腳踵就成了這位英雄的唯一弱點。
在漫長的特洛伊戰爭中,阿喀琉斯一直是希臘人最勇敢的將領。他所向披靡,任何敵人見了他都會望風而逃。
但是,在十年戰爭快結束時,敵方的將領帕里斯在眾神的示意下,抓住了阿喀琉斯的弱點,一箭射中他的腳踵,阿喀琉斯最終不治而亡。
與“阿喀琉斯之踵”類似,任何事情或組織都有它的最薄弱之處,而問題又往往由這里產生。那么,如果我們把這個最薄弱處解決,問題往往就迎刃而解了。
曾有一家剛起步的電子商務公司,采購與銷售是兩個獨立的部門,公司規定兩個部門的資料每周溝通2次。然而,由于平時業務繁忙,再加上兩個部門的員工不能及時交流溝通,總是造成銷售人員在認為商品有貨源的情況下接受了顧客的訂單,但采購部實際上并不能在短時間內找到相應的貨源。于是,顧客不能按時收到商品,公司經常接到投訴和顧客的抱怨,嚴重影響了業績和公司的形象。
總經理發現了兩個部門缺少溝通這一關鍵而又薄弱的環節后,為全公司所有員工電腦安裝了及時溝通軟件,讓兩個部門的員工能及時溝通。同時,還在公司建立了庫存與近期貨源一覽表,從而避免了原來有單無貨的不良現象,既提高了公司的業績,又提升了公司的形象。
通過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如果不能及時解決采銷兩個部門溝通的這塊“短板”,無論銷售人員如何努力接訂單,對解決問題仍沒有實質性的收效。因此,抓住導致問題的短板,并從根本上予以解決,才能使問題迎刃而解。
與此類似的例子還很多,例如,你和競爭對手同時爭取一個項目,那么,你就需要了解對方的薄弱之處在哪兒,如何用你的強勢攻克對手的薄弱環節;家庭因家電超負荷導致停電,檢查電線和電器往往不起絲毫作用,而真正的解決方法應該是修好脆弱的保險絲;孩子成績不好,解決的方法不是幫他們做題、寫作業,也不是用訓斥來打擊他們幼小的心靈,而是要找到孩子在學習上的薄弱之處,從這里著手,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孩子的成績……
木桶定律讓我們明白,遇到問題,不要蠻干,要找到導致問題的短板,科學地予以解決,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