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 覆長生
- 微云疏影
- 2025字
- 2019-11-11 23:11:28
昭王長嬴七年,仲秋(八月),初。
夏日的余熱尚未散去,廬龍城的公卿們卻早早地感覺到了深冬才有的寒意。或許,從去年開始,冬日就未曾過去。
籠罩在昭國王都上空的,是持續整整一年的陰云。
早在去年五月,就有臣子提議,大王已至及冠之年,理應親政。
雖然上書的臣子卻很快就遭到貶斥,卻無法阻止公卿們前赴后繼。
最后,宋太后親口說,大王誕于立冬,恰好比歲首(十月一日)晚幾天,所以今年只能算十九,沒到弱冠之年,相邦姜仲默認,百官附議。
但隨后,宋太后就瘋狂為自己的情人牟利,肆意賜予對方一切王室才能專享的特權,山林水澤,良田萬頃,僮仆無數。甚至強行逼迫兒子封情人為安信侯——顯然是和前情人,長信侯姜仲打擂臺。
姜仲為了得到宋太后的支持,操戈軍國大事,閉著眼睛點了頭。因為他知道,自己如今騎虎難下,必須立下軍功,才能保住地位,所以對奪回高杳關異常迫切。
昭軍苦戰之后,奪回了高杳關,但姜仲決定一鼓作氣,乘勝追擊,兵分兩路,對鄭國、梁國開戰。
誰料長安君年輕,誤入敵人陷阱,被鄭國俘虜,然后,投降了鄭國。
此事一出,舉國嘩然。
因為大王沒有親政,這賬只能算到太后和相邦兩個執政者身上。
一時間,國內輿情滔滔,許多公卿激憤無比,雖然不敢直接說這兩位當權者不好,卻旁敲側擊,今年大王總弱冠了,可以親政了吧?
而昭軍在梁國的戰事雖然順利,接連攻克十幾座城池,可梁王聽從謀士建議,派重臣攜厚禮,游說安信侯。挑撥安信侯攫取權力,對付姜仲。
安信侯自知,大王一旦親政,自己作為太后的情人,又僭越王室如此多的特權,必死無疑,自然瘋狂逼迫朝臣站隊。
一時間,國內朝局紛亂,變成了非此即彼的局面。
但凡殿上公卿,必須站隊,到底站在宋太后那邊,還是站在相邦那邊。
朝中這般拖后腿,前線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最終,這次軍事行動,以昭軍退守高杳關之內,勉強守住了這個雄關天險告終。
偏偏五月,雪上加霜的事情又來了——天空出現日食,然后連日暴雨,河水泛濫成災。瀾河的水一反常態,成群結隊,逆流而上,游到灞水,然后被暴漲的河水推到岸上。百姓紛紛去灞水上游食魚,公卿卻非常擔心。
魚屬于陰類,民之相。魚逆流而上,代表百姓不遵從大王的命令,將要亂政。
一時間,矛頭直指安信侯。
安信侯也破罐子破摔,游說宋太后,硬是說大王雖然即將弱冠,可身體羸弱,居然迄今為止都沒胡須。雖然長公子的出生,證明大王沒任何問題,但宋太后就是對情人言聽計從,用手中的權力逼迫朝臣,繼續拖延大王親政的時間。
也就是說,今年十月,大王可能仍舊不能去故都,加冠,佩劍。
在這種“必須站隊,動輒身家性命不復”的情況下,今日殿上公卿,明日就可能成為城旦奴隸,人心惶惶,貴族如驚弓之鳥。
百姓倒是沒怎么受影響,只是聽八卦聽得特別開心。
而廬龍城中,還有一批特殊的人。
那就是東方六國派來的質子——除了鄭國、陳國外,其他四個國家派來的質子,都是各國的太子。
“今日靜街……”燕國太子站在城郊的山上,遠觀車隊,喃喃自語,“莫不是宋太后回來了?”
“回公子,這是昭國公主的隊伍。”門客立刻回稟。
“公主?”
燕國太子聽過昭王有個親妹妹,但早就被流放到岷郡去了。
雖說這兩年,岷郡的錦緞、美女、稻米、魚干等都風靡廬龍城,讓大家發現,哦,岷郡也不是窮鄉僻壤啊!
但大家都知道那是因為玉壘堤修好的原因,對這個公主也一點都不關注。
倒也不能這么說。
至少六國質子,對這個公主很關注。
“昭王突然召回親妹,莫不是因為國內權臣作亂,欲將親妹嫁到他國,爭取助力?昭王未娶,公主未嫁,這一來一去,就是兩門姻親。”門客猜測道。
另外一個謀士則激動地說:“太子最好盡快向公主求親,以示誠意!”
他們這些謀士,生死榮辱都寄托在謀主身上,偏偏謀主身為質子,在昭國也是朝不保夕,隨時有可能因為國家之間的交戰,就被殘忍殺死。
這種情況下,娶昭國的公主,無疑是一條保命之道。
就拿現在的祝王舉例,他也是當太子的時候,來昭國當質子,然后娶了公主,也就是現在這位大王的姑祖母。在公主的庇護下,安然無恙,等老祝王病故后,他就偷溜回國,繼承王位。
至于妻兒?
他的妻子因為夫婿拋妻棄子這件事,打擊太大,一病不起,否則就該去祝國當王后。
而他的長子,則被扣在昭國,明明是名正言順的太子人選,卻有點身份尷尬。
昭國這邊認祝王長子的身份,直接封君,禮遇倍至,此人現在還是大王的老師,關系莫逆,祝國那邊……也不說不認,卻硬是當沒他這個人。
但對質子來說,娶昭國公主,絕對是一本萬利的買賣,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大不了學習現在的祝王,拋妻棄子嘛!
同樣的對話,還發生在其他五國的質子周圍。
這群質子都知道,昭王無論把妹妹嫁給他們中的哪一個,都代表昭王要與他們的國家結盟,而他們的日子,自然會更加好過。
昭王只有這么一個親妹妹,要等到他女兒出生,不知道要什么時候。可以說,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
所以,他們一定要爭取到公主為妻!
至于坊間傳言,什么公主毀容了,傻了,年紀比他們小不少之類……又有什么關系,只要她是昭國公主就行!
而此時,安車緩緩駛入了含章殿。
鄭高早已等在那里,恭敬道:“請公主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