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華邑公主這句話,樊辰快氣炸了。
他平生最敬重者,一是國巫,二是大王。
國巫救了他的性命,將他引領進了“巫”的大門,還憐惜他孤身一人,想給他找個養母,被人關懷、照顧;
大王流放了樊郡十二姓,將這些人悉數變為眷族,受他指派。為他,他的母系一族,和千千萬萬被十二姓折磨的可憐人報了仇。
華邑公主一句話,同時貶低了樊辰最尊敬的兩人,這令他如何能忍?
但就在他欲調動巫力之際,一只輕柔的手拍到了他的肩膀上,恰到好處地將他涌動的力量封住。
樊辰轉身一看,驚駭無比:“國巫大人!”
孫青同樣嚇了一跳。
殷姮神色淡淡,不見喜怒,也沒說話。
兩人這才后知后覺地發現,四周已被殷姮設下屏障。否則剛才樊辰喊那么大聲,早被樹下三女聽見了。
華邑公主不知她們談論的當事人就在上方,一個勁嘆氣:“你們從小養尊處優,每次出門都是坐上好的馬車,用皮毛和綢緞鋪了七八層,一點都不顛簸,更沾不到半分塵土,哪里知道趕路的辛苦?”
“越是窮山惡水,就越是破敗凋敝不堪,走到路上都能踩到人畜的糞便。有些地方,要么找不到干凈的水源,要么沒有生火的道具,更不要說做出美味的飯食。你們愛吃的點心,愛喝的湯,哪個不是伙房的廚子精心做了幾個時辰,才敢呈到你們面前?”
“就算她殷姮每次出行都帶著上千人,那又如何?其中八百來號都是負責修橋鋪路的眷族,只剩下一百多人打理她的周身瑣事,哪里做得成什么事?路途奔波,衣食寒酸,勞心勞力,這都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更別提眷族本就是罪犯之身,她每天與這些人呆一起,還要與那些粗鄙的匠人,大字不識的農人打交道,日子能好過嗎?”
華邑公主這一番話有理有據,兩個女孩不由面面相覷。
她們雖然不知民間是不是真的這么苦,但也不由默默在心里算了一筆賬。
華邑公主按照公卿之女的規格,給她們每人配了四個姑姑,四個二等侍女,八個三等侍女,再加院子里負責掃地、傳話的小丫頭們十二個。
即每個院子二十八個下人。
然后,兩姐妹的院子合用一個小廚房,里面的人不說多,但至少三四十來個是有的,或許還不止這個數。負責紅案的,負責白案的,負責洗菜的,負責淘米的,負責燒火的,還有專門負責為她們燒熱水的……
等她們睡了,灶火都不會熄,因為要熬高湯。
不僅如此,華邑公主還專門撥了十六個針線上好的繡娘,就做她們平常的衣服和鞋襪。更加華麗的衣服,都是公主的針線房拿去做。
更不用說她們佩戴的首飾,出行的車馬,等等等等。
這么算下來,以她們的身份,圍著她們打轉的人,加起來都有一百多人,還只是滿足她們的日常用度而已。
至于匠人、農人、罪犯……
這些下等人,她們一輩子都沒見過,哪怕是粗使雜役,也不曾說過一句話,隨意派個侍女就打發了。
一想到這里,方才雄心壯志的阿露,面上不免浮現幾絲退縮之色。
華邑公主對殷姮既同情,又憐憫,還有一絲佩服。
因為她知道,換做自己擁有超凡力量,一定會享盡人間富貴,不會為了所謂的江山社稷,花費這么大的心力。
不值得。
但佩服歸佩服,自家孩子傻傻地想學,她可不干。
故她狠狠地點了阿露的腦門幾下,恨鐵不成鋼地說:“你啊,從沒伺候過人,哪里知道侍女的辛苦。”
“你姑姑我去見兩宮太后,只是說話賠笑,還不用干活,每次回來都恨不得癱兩天,一個人都不想見。那些年紀比我小,母親又沒身份的王女們,當了兩位太后多少年的女官,也沒見太后為她們考慮一二。”
“她們難道不知兩位太后都是涼薄之人?可前程和小命都捏在人家手里,又有什么辦法?若不是大王用得著她們,才逐一封了公主嫁出去。不然就算老死宮中,又有誰會為她們說話?”
兩位少女更加愧疚,連忙給華邑公主捏肩捶腿:“姑姑辛苦了。”
“辛苦什么啊!”華邑公主憂心忡忡,“過去把你們護得太嚴,竟讓你們什么事都不懂。若有公主的身份,你們需要奉承的無非就那么幾個人。否則,待到出嫁后,你們就會發現,自己見到誰都要陪笑臉,但凡是個人都能給你眼色看,你們難不成要抹脖子上吊?”
想到這里,她又是一嘆。
她的童年和少女時代,可沒有兩個侄女好命。
父親當時還是襄王次子,在鄭國為質,她的生母就是嫡母的媵妾,全在人家手中攥著。
嫡母為了支撐這個家,也是艱難。
不管襄王寵幸身份多么低微的女人,也不管這些女人舉止多么粗鄙,她都要放下身段討好奉迎。
唯有這些女人時不時在襄王枕邊提起他們一家,他們才沒被徹底遺忘。
費盡心思取悅別人,當然不是什么好差事,尤其嫡母曾經還是祝國公主,今時往日一對比,就更加難熬。
嫡母每次從宮中回來,都心氣不順,打罵姬妾、庶女和下人出氣——庶子她不針對,但也不看一眼,給吃給穿,多的沒有,導致先王二十來歲還不識字,更別說通文曉理。
大概是操心太多,嫡母沒到三十就早早去了。
華邑公主曾經以為,被嫡母打罵就是天底下最可怕的事情。
等嫡母死后,她才發現,這個女人對她們再怎么兇狠,卻也庇護了她們。待到她沒了,父親又還在鄭國,那才是噩夢的開始。
比她大七歲,生母病逝后,就一手將她帶大的同胞姐姐,生得十分美麗,正值韶華,卻被一個面歪嘴斜,行止下流的地痞糟蹋了,還說要娶姐姐為妻。
為什么他有這種膽子?因為他妹妹正受襄王寵愛,所以他也橫行霸道起來。
襄王被美人枕頭風一吹,也不在乎區區一個孫女。
姐姐大哭了一場,壓根不等到出嫁,知曉婚訊當天就跳湖自殺了。
假如當時她們就是公主,姐姐根本不會死,因為那個地痞根本夠不著她的邊,更別想碰她一根指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