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第二版)
- 楊長興 李連捷
- 639字
- 2019-11-04 11:11:07
第1章 計算機與信息技術
計算機(Computer)是一種能夠對各種信息進行高速、自動存儲和處理的電子設備。它是20世紀科學技術發展進程中最卓越的成就之一。它的出現為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力地推動了其他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及其在醫學領域中應用的不斷深入,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已成為高等醫藥院校學生和醫療衛生領域在職人員繼續教育的一門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
為什么要在高等醫藥院校開設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呢?也許有人會說:中學就開設了計算機基礎課程,大學還用開設這樣的課程嗎?編者的回答是:大學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一個重要目的是理順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與學生專業課程、專業實踐的關系,訓練包括計算思維能力在內的多元思維方法,培養結合專業的、利用計算機的創新能力。我們使用計算機的目的不僅僅是會用計算機,而是將計算機技術引入專業活動中,將計算機技術與專業技術結合起來產生交叉應用成果。如果學生的專業是臨床醫學,今后的職業應該是醫生,可以說:手術刀也許是學生一生賴以生存的工具。而當我們掌握了計算機技術的基本技能,就應該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時常運用計算機技術于專業中,讓計算機技術這個“第二把手術刀”幫助我們結合專業產生新的成果。
本章作為醫學類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的入門章共安排6節。分別是:如何將計算思維思想引入大學計算機課程;基礎知識與計算機發展;計算機內信息的表示與編碼;計算機硬件組成及其工作原理;計算機軟件系統;信息安全與病毒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