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第二版)
- 楊長興 李連捷
- 1228字
- 2019-11-04 11:11:07
序(第二版)
目前,以計算思維為切入點的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在我國不斷深入,研究成果頻出,如何通過課程教學誘導出學生計算機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是計算機類教育工作者需要長期研究的課題。這也是實現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簡稱教指委)提出的“普及計算機文化,培養專業應用能力,訓練計算思維能力”教學總體目標的要求。
2012年,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批準立項了多個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項目,其中,面向醫藥類院校的“醫藥類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優化研究及醫藥類大學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建設與改革”課題通過多年研究與實踐,在教指委的指導以及中國鐵道出版社的資助下,出版了第一版醫藥類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系列教材。第一版教材通過多年使用,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積累了許多教學經驗。2017年,在第一版的基礎上,修訂和更新了教材內容,做到了與時俱進。第二版教材的編者也是課題研究的參與者,均來自全國近30所綜合性大學,或醫藥類高等學校的具有豐富教學和教改經驗的一線教師,其中主編和副主編多數是曾經多次出版著作的教育專家和資深教授。
第二版教材包括《醫學計算機應用基礎》《Visual Basic程序設計》《數據庫技術及應用》《醫學信息分析與決策》和《藥學計算導論》及其相應的實踐教程,涵蓋了全國高等醫藥院校本科、專科各專業的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培養能夠掌握醫學計算機應用技能、結合專業具有創新能力的、滿足社會需求的醫學人才。
在組織編寫第二版教材的過程中,我們始終貫徹“主張多元思維,融入計算思維思想,培養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理念。在內容上強調:不動聲色地引入計算思維思想,突出思想方法的教學,選擇面向醫學的經典案例,注重誘導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在風格上力求邏輯結構清晰、文字精練、圖表豐富、版式明快;強調用教師自己的語言表達教材中的主要內容,教給學生的是教師對內容的理解和教師的心得。
第二版教材充分體現了科學性強、系統完整、思路方法明確、文字簡練、圖文并茂、易教易學、實用等特點。力求達到教材編寫“三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五性”(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發性、適用性)的要求。
第二版教材不僅適合作為醫藥類高等學校,包括8年制、7年制和5年制在內的各類本科專業的教學用書,也是其他類高等學校全日制本、專科學生或成人教育各類專業本、專科學生值得使用的教學用書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計算機等級考試培訓教材和參考書。
第二版教材的出版得到了清華大學譚浩強教授和吳文虎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馬斌榮教授和童隆正教授的指導和幫助,許多醫藥類高等學校的教師對第二版教材的編寫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中國鐵道出版社對第二版教材策劃、論證、組織和發行等做了大量認真而卓有成效的工作。編者在此對為第二版教材順利出版做出貢獻的所有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普通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 教育部大學計算機課程改革立項規劃教材 編寫委員會
2017年5月于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