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找中國最美古建筑:山西(第2版)
- 《親歷者》編輯部編著
- 1229字
- 2019-09-30 12:01:44
佛光寺
中國第一國寶

去看啥
梁思成、林徽因佛光寺探秘之旅
唐、金兩朝建筑代表作
多朝代的文物匯集
建筑名片
頭銜: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筑年代:唐、金、明、清
建筑關鍵詞:唐木建筑、第一國寶

佛光寺,五臺山風景區建筑群另一個代表建筑,位于距離五臺山景區中心50千米左右的五臺縣豆村鎮佛光村。創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隋唐時期寺況興盛。唐武宗時期,大舉滅佛,佛光寺因此被毀。公元847年,唐宣宗繼位后,佛教再興,佛光寺得以重建。現存東大殿及殿內彩塑、壁畫等,都是這次重建后的遺物。
佛光寺布局
佛光寺寺廟坐東向西,三面環山,依山勢而建,高低層疊,共有三重,分建在梯田式的寺基上。整個寺廟圍裹在蒼松翠柏之中,寺前是山下平原,豁然開朗。
寺內現有殿、堂、閣等120余間。其中,東大殿7間,為唐代建筑;文殊殿7間,為金代建筑,其余均為明、清時期建筑。


山門
佛光寺正門,位于佛光寺的第一重,為清代重建。
文殊殿
規模與東大殿相當,殿內佛堂有7尊塑像,居中為騎青獅的文殊菩薩,為金代遺物。東西墻和北墻上,原有五百羅漢壁的彩繪,現僅存245尊,這些塑像和壁畫在明代弘治年間(公元1488~1505年)重新修繕過。

經幢
又名石幢。佛光寺內有兩座唐代經幢,一座在東大殿前,高3.24米,八角形,立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一座在山門內庭院當中,高4.9米,八角形,立于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

東大殿
為佛光寺的正殿,位于全寺的最后一重院落中,位置最高。建筑學家梁思成形容此殿“斗拱雄大,出檐深遠”,是典型的唐代建筑。殿內佛堂有唐代彩塑35尊,佛壇的墻壁上,還有唐代壁畫10余平方米,均是唐代遺物。
祖師塔
是全國僅存的北魏時期的兩座古塔之一,極為珍貴,是唐武宗滅佛時,佛光寺唯一保留下來的建筑物。塔身古樸,用青磚砌筑,高約8米,呈六角形,共兩層,下層空心,正西面門開,上層實心,正面飾以火焰式券拱假門。

唐、金兩朝建筑代表作
東大殿 唐代木結構建筑代表作
佛光寺東大殿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唐木結構建筑,屬于木構架中殿堂型構架,面寬7間,進深4間。
斗拱
四層疊加,層層挑出,使屋檐伸出墻體外達4米之遠,整座斗拱的高度也達2米,幾乎有柱子一般的高度。在這里,中國現存的木結構古建筑中層數最多、最為雄壯的斗拱,承托出了中國現存古建筑中最為深遠的出檐。著名古建筑學家史建在他的《大地之靈》一書中贊嘆:“斗拱絕對是東大殿的主角,它雖然只有檐柱的一半高,卻有威壓之勢,它縱橫恣肆,是美木的精魂。”

鋪作層
起保持構架穩定和向外挑出屋檐、向內承托室內天花的作用。
檐柱
四周檐柱側角、升起明顯,柱身采用支柱造,柱頭卷剎和緩。
屋頂
單檐廡殿頂。

INFO 旅游攻略
地址:山西省五臺縣豆村鎮佛光新村。
門票:15元。
交通:自駕:太原—二廣高速(朝五臺山方向)—忻阜高速—從五臺出口出高速—直行3.4千米右轉進入S311省道—沿S311省道行駛到豆村—佛光寺。坐車:可以在五臺縣直接包車過去,或者在五臺縣坐去豆村鎮的班車,然后在豆村鎮包車或者打車前往佛光寺。
住宿
可入住在五臺山風景區內,或者選擇更近的五臺縣縣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