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2 計算機硬件系統

計算機硬件系統是指構成計算機的所有實體部件的集合,主要由五大部分組成: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各部分在運算時的關系如圖1-28所示。

計算機五種部件相互配合共同協調工作:用戶通過輸入設備將命令、程序及數據輸入到計算機,控制器發出將數據送入內存的指令,然后向內存發出取指令命令,程序指令被逐條送入控制器,控制器對這些指令進行譯碼,并根據指令的操作要求,向存儲器和運算器發出存、取數命令和運算命令,經過運算器計算并把計算結果存到存儲器。最后,控制器發出取數和輸出命令,用戶可通過輸出設備得到計算結果。

1.運算器

運算器又稱算術邏輯單元(Arithmetic Logic Unit,ALU),是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的部件,負責算術運算(加、減、乘、除等)和邏輯運算(與、或、非、異或、比較等)。數據來自內存,運算結果可送到存儲器或暫存于運算器內部的寄存器。

2.控制器

控制器(Control Unit,CU)是對輸入的指令進行分析,并統一控制計算機的各個部件完成一定任務的部件,是計算機的指揮系統。它主要由指令寄存器、狀態寄存器、譯碼器、程序計數器、時序電路和控制電路等組成。

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程序的執行,具有以下功能:取指令、分析指令、執行指令、控制程序和數據的輸入及結果的輸出、對異常情況和某些情況請求的處理等。

中央處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計算機的“大腦”,主要由運算器和控制器兩大部件構成,計算機各種數據的處理及計算機各部件的協調工作都是在CPU的控制下進行的。

3.存儲器

存儲器是實現計算機記憶或暫存數據的部件,用于存放原始數據、中間數據、最終結果和相應的程序等。存儲器分為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兩種。

(1)內存儲器

內存儲器簡稱內存,用來存放當前使用的或隨時要使用的程序或數據,其存取速度快,但容量有限,可以直接與CPU進行數據交換。內存按存儲信息的原理分為隨機存儲器、只讀存儲器、高速緩沖存儲器等幾種。

①隨機存儲器。隨機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儲容量小,在計算機運行過程中既可以隨時讀出也可以隨時寫入信息。

特點:可讀可寫,斷電后RAM中的信息全部丟失。

②只讀存儲器。只讀存儲器(ReadOnly Memory,ROM)在計算機常規工作狀態下只能讀出但不能寫入信息,通常用來存儲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程序(Basic Input/Output System,BIOS)。

特點:只能讀不能寫,斷電后ROM中的信息不會丟失。

③高速緩沖存儲器。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的速度與CPU的訪問速度相接近,它保存了內存中的指令和部分數據,當CPU讀寫數據時,首先訪問Cache。只有當Cache中不含有CPU需要的數據時,才去訪問RAM。可提高系統的運行速度。

(2)外存儲器

外存儲器簡稱外存,用來存放當前暫時未使用到的程序或數據,存取速度較慢,不能直接與CPU交換數據。外存可以永久性地保存數據,在需要時可以將數據讀到內存,再與CPU交換數據。

外存雖然存取速度比內存慢,但其容量及價格卻比內存大得多。

常用的外存主要有硬盤、光盤和移動存儲器(如移動硬盤、刻錄機、U盤)等設備。

4.輸入設備

輸入設備是將命令、程序及數據輸入到計算機的設備,是用戶與計算機進行交流的重要部件。通過輸入設備,可將輸入的信息轉換成計算機能識別的二進制代碼,送入存儲器保存起來。

常見的輸入設備有鍵盤、鼠標、掃描儀、數字化儀、觸摸屏、數碼照相機、麥克風、手寫板等。

5.輸出設備

輸出設備是將計算機的處理結果輸出的設備,是用戶與計算機進行溝通的重要設備。通過輸出設備,可將輸出的二進制結果轉換成便于人們識別的形式。

常見的輸出設備有顯示器、打印機和繪圖儀等。

注意:外存既可以作為輸入設備也可以作為輸出設備。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洛县| 邮箱| 沽源县| 武川县| 延庆县| 文登市| 敦煌市| 萍乡市| 鱼台县| 湛江市| 清镇市| 中宁县| 隆林| 乐东| 沙坪坝区| 西贡区| 定兴县| 镇宁| 五大连池市| 汕头市| 辉县市| 漯河市| 静安区| 茂名市| 东城区| 漳平市| 金阳县| 邯郸市| 夏河县| 竹山县| 黑龙江省| 通州区| 砀山县| 禄劝| 西峡县| 玛多县| 寿宁县| 虞城县| 海南省| 尼玛县| 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