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程序設計
程序設計是為解決特定問題而進行設計、編制、調試程序的方法和過程,是軟件構造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目標明確的智力活動。由于程序是軟件的本體,軟件的質量主要通過程序的質量來體現,在軟件研究中,程序設計的工作非常重要,內容涉及有關的基本概念、工具、方法以及方法學等。程序設計往往以某種程序設計語言為工具,給出這種語言下的程序。程序設計過程應當包括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運行程序、分析結果等不同階段。
1.分析問題
對于接受的任務要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所給定的條件,分析最后應達到的目標,找出解決問題的規律,選擇解題的方法,完成實際問題。
2.設計算法
即設計出解題的方法和具體步驟。
3.編寫程序
將算法翻譯成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對源程序進行編輯、編譯和連接。
4.運行程序,分析結果
運行可執行程序,得到運行結果。能得到運行結果并不意味著程序正確,要對結果進行分析,看它是否合理。不合理要對程序進行調試,即通過上機發現和排除程序中的故障的過程。
按照結構性質,有結構化程序設計與非結構化程序設計之分。前者是指具有結構性的程序設計方法與過程。它具有由基本結構構成復雜結構的層次性,后者反之。按照用戶的要求,有過程式程序設計與非過程式程序設計之分。前者是指使用過程式程序設計語言的程序設計,后者指非過程式程序設計語言的程序設計。按照程序設計的成分性質,有順序程序設計、并發程序設計、并行程序設計、分布式程序設計之分。按照程序設計風格,有邏輯式程序設計、函數式程序設計、對象式程序設計之分。
5.編寫程序文檔
許多程序是提供給別人使用的,如同正式的產品應當提供產品說明書一樣,正式提供給用戶使用的程序,必須向用戶提供程序說明書。內容應包括:程序名稱、程序功能、運行環境、程序的裝入和啟動、需要輸入的數據,以及使用注意事項等。
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有程序、數據、子程序、子例程、協同例程、模塊以及順序性、并發性、并行性、和分布性等。程序是程序設計中最為基本的概念,子程序和協同例程都是為了便于進行程序設計而建立的程序設計基本單位,順序性、并發性、并行性和分布性反映程序的內在特性。程序設計規范是進行程序設計的具體規定。程序設計是軟件開發工作的重要部分,而軟件開發是工程性的工作,所以要有規范。語言影響程序設計的功效以及軟件的可靠性、易讀性和易維護性。專用程序為軟件人員提供合適的環境,便于進行程序設計工作。
- 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第三版)
- PHP動態網站程序設計
- jQuery Mobile Web Development Essentials(Third Edition)
- Node.js+Webpack開發實戰
- 精通MATLAB(第3版)
- FPGA Verilog開發實戰指南:基于Intel Cyclone IV(進階篇)
- HTML5 APP開發從入門到精通(微課精編版)
- C語言程序設計
- Java Web開發詳解
- OpenCV 4計算機視覺項目實戰(原書第2版)
- 基于GPU加速的計算機視覺編程:使用OpenCV和CUDA實時處理復雜圖像數據
- 現代CPU性能分析與優化
- Deep Learning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 Java語言程序設計實用教程(第2版)
- Blender 3D Cook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