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財趁年輕:那些學校沒教過的理財投資課
- 李晨 薛莉萍
- 990字
- 2019-10-23 16:21:58
1.2.3 草根可以逆襲,二代也要努力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各種新名詞層出不窮。富二代、貧二代是其中的兩個。筆者不太贊同這樣的說法,因為每個人的前途確實和父母有關系,但是這樣的關系并不一定是必然的,并不一定是不可改善的,也并不一定是不能逆轉的。富二代、貧二代的說法好像給每個人都貼了一個標簽,帶了點宿命的味道,但是這些二代的父母們的命運又何嘗不是充滿了變數的呢?做生意的也好,當官的也罷,和平民百姓都一樣,盡人事聽天命。富二代、貧二代的說法有點像算命。舉例來說,如果富二代意味著你一輩子就是富人,那你可能就不思進取不努力了,結果原本你是可以富有一輩子的,但是因為你提前知道以后,不作為了,反而害你丟了富裕的生活。再比如說,你知道貧二代要與貧窮相伴一生,就死心了,明明遇到了很好的機會,你也沒興趣參與,結果和脫貧的道路擦肩而過。所以不管是富二代還是貧二代,這樣的說法和想法都不值得提倡。更戲劇性的是,如果有一天父母突然從富人變為窮人,你真能甘愿接受富二代瞬間變貧二代的命運嗎?應該不能。所以還是要堅持把自己的前途握緊在自己的手里。用集腋成裘、積沙成塔的精神,一點點積累財富,一步步提升自己。
繼續刨根問底的話,回頭看看富一代在拼的時候,貧一代在做什么?還想把這一切再在自己身上重演嗎?現在不晚,今天就是最好的時候。因為財富也是靠一代一代不斷積累的,輸在了上一代,未必輸在這一代。財富的絕對值不是關鍵,積累財富的加速度更重要。每天進步一點,就是最大的成功。不怨天尤人,不啃老,這就是開啟我們這一代美好生活的正確姿勢。
請對號入座:
有錢人
(1)對于有錢人來說,擁有適當的危機意識是好的,不要躺在現有的成績上就停止了進步。理財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讓財富積累得更多更快,流傳得更久遠,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是有錢人實現自身價值的一個途徑。舉例來說,北大、清華、交大、復旦、協和等的創立,很大程度上來自富人的慈善,他們把財富捐出來,為國人建學校和醫院,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才,為推動整個國家的進步做出了貢獻。筆者認為,這就是當代的有錢人的榜樣。
中產階級
(2)對于中產階級來說,請繼續努力,盡快迎頭趕上有錢人。不要單純依靠你出色的業務能力,也要充分挖掘錢生錢的能力。
月光族
(3)對于月光族來說,請不要覺得目標太遙遠。就當成是做微積分的數學題,把大的目標切割成一個個小目標,然后逐步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