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服務提供者的觀點
在操作系統以外,從用戶角度看操作系統,則它應能為用戶提供比裸機功能更強、服務質量更高、使用戶感覺更方便、靈活的虛擬計算機。操作系統提供了程序執行的環境,也為程序和用戶提供了一系列的操作系統服務。這些服務可使程序員更容易地完成他的編程工作。
操作系統的公共服務類型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
(1)程序執行。系統必須能夠把程序裝入內存并運行它,在正常情況時能使程序完成;而當出現異常事件時,又應能終止其執行。
(2)I/O操作。運行中的程序當需要I/O設備時,可用I/O請求的方式請求操作系統的服務。對于某些特殊設備,還可要求使用其特定的功能。例如,要磁帶反繞;在CRT上清除屏幕。為使系統能有效和安全地管理設備,系統不允許由用戶去直接控制I/O設備,而是由操作系統統一實施管理。
(3)文件系統操縱。操作系統中的文件系統對用戶特別重要。很明顯,用戶程序必須能夠讀和寫文件,還應當允許用戶使用文件名來創建、刪除和修改文件,以及對文件進行保護。
(4)通信。操作系統還提供實現進程之間通信的服務。該服務可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相互通信的進程運行在同一個計算機系統中;另一種情況是相互通信的進程分別處于不同的計算機系統中,它們通過計算機網絡連接在一起。由于有越來越多的計算機要連接到計算機網絡上,現代的操作系統都能同時提供上述兩種情況下的通信服務。
(5)差錯檢測。操作系統經常需要知道系統中所出現的差錯,必要時應及時地通知操作員或用戶。差錯可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硬件故障,如處理機、存儲器、I/O設備以及電源等所發生的故障;另一類是軟件異常,如地址越界、非法存取、算術錯、占用處理機時間過長等。對于每一類差錯,操作系統都應采用適當措施,以保證不丟失數據和計算的一致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