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推動操作系統發展的主要動力
在短短的幾十年中,操作系統取得如此巨大的發展,其主要動力可歸結為以下4個方面:
(1)不斷提高計算機資源利用率的需要。在計算機發展的初期,計算機系統特別昂貴,人們必須千方百計地提高計算機系統中各種資源的利用率,這就成為推動操作系統發展的動力。由此形成了能自動地對一批作業進行處理的批處理系統。
(2)方便用戶。當資源利用率不高的問題得到基本解決后,用戶(主要是程序員)在上機、調試程序時的不方便性便成為主要矛盾。于是人們又想方設法改善用戶上機、調試程序的條件,這又成為繼續推動操作系統發展的主要因素,隨之便形成了允許人機交互的分時系統。
(3)器件的不斷更新換代。計算機器件在不斷地更新,由第一代的電子管發展到第二代的晶體管、第三代的集成電路、第四代的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使得計算機的性能不斷提高,其規模也在急劇擴大,從而推動著操作系統的功能和性能也迅速提高。例如,當微機由8位發展到16位,進而發展到32位、64位時,相應的微機操作系統也就由8位發展到16位,進而發展到32位、64位微機操作系統。與之相應,操作系統的功能和性能也都有了顯著的提高。
(4)計算機體系結構的不斷發展。計算機體系結構的發展也不斷地推動著操作系統的發展,并產生新的操作系統類型。例如,當計算機由單處理機系統發展為多處理機系統時,操作系統也就相應地由單處理機操作系統發展為多處理機操作系統。又如,當計算機繼續發展而出現了計算機網絡后,也就相應地有了網絡操作系統。
推薦閱讀
- Linux網絡管理與配置(第2版)
- Linux設備驅動開發詳解(第2版)
- Mastering Distributed Tracing
- Arch Linux Environment Setup How-to
- 精解Windows8
- 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RT-Thread設計與實現
- Microsoft Operations Management Suite Cookbook
- AutoCAD 2014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
- Linux命令行大全(第2版)
- Windows Server 2012網絡操作系統項目教程(第4版)
- 云原生落地:產品、架構與商業模式
- Linux基礎使用與案例
- Learning BeagleBone
- Linux內核API完全參考手冊(第2版)
- Hadoop Real-World Solutions Cook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