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水電工程管理與實務
- 建筑考試培訓研究中心
- 1031字
- 2019-10-31 14:14:31
專題十九 水閘的組成部分及其作用
水閘是一種既能擋水又能泄水的低水頭水工建筑物,通過閘門啟閉來控制水位和流量,以滿足防洪、灌溉、排澇等需要。水閘由閘室和上、下游連接段三部分組成。
1.閘室是水閘的主體,起擋水和調節水流的作用,它包括底板、閘墩、閘門、胸墻、工作橋和交通橋等。
(1)底板按結構形式,可分為平底板、低堰底板和反拱底板;工程中用得最多的是平底板。根據底板與閘墩的連接方式不同,平底板可分為整體式和分離式兩種。
(2)閘墩的作用主要是分隔閘孔,支承閘門、胸墻、工作橋及交通橋等上部結構。閘墩多用C15~C30的混凝土澆筑,小型水閘可用漿砌塊石砌筑,但門槽部位需用混凝土澆筑。
(3)工作橋的作用是安裝啟閉機和供管理人員操作啟閉機之用,為鋼筋混凝土簡支梁或整體板梁結構。橋的高度必須滿足閘門能提出門槽檢修的要求。
(4)胸墻作用是擋水,以減小閘門的高度。跨度在5m以下的胸墻可用板式結構,超過5m跨度的胸墻用板梁式結構;胸墻與閘墩的連接方式有簡支和固結兩種。
2.上游連接段由鋪蓋、護底、護坡及上游翼墻組成。
(1)鋪蓋作用主要是延長滲徑長度以達到防滲目的,應該具有不透水性,同時兼有防沖功能。常用材料有黏土、瀝青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等,以鋼筋混凝土鋪蓋最為常見。
(2)護底與護坡的作用是防止水流對渠(河)底及邊坡的沖刷,長度一般為3~5倍堰頂水頭。材料有干砌石、漿砌石或混凝土等。
(3)上游翼墻的作用是改善水流條件、擋土、防沖、防滲等,其平面布置形式有圓弧形翼墻、扭曲面翼墻、八字形翼墻和隔墻式翼墻等;結構形式有重力式、懸臂式、扶壁式和空箱式等。
3.下游連接段通常包括護坦(消力池)、海漫、下游防沖槽以及下游翼墻與護坡等。
(1)護坦(消力池)承受高速水流的沖刷、水流脈動壓力和底部揚壓力的作用,因此要求護坦(消力池)應具有足夠的重量、強度和抗沖耐磨能力,通常采用混凝土,也可采用漿砌塊石。為了防止不均勻沉降而產生裂縫,護坦(消力池)與兩側翼墻底板及閘室底板之間,均應設置沉陷縫。縫的位置如在閘基防滲范圍內,縫中應設止水。
(2)海漫與防沖槽在護坦(消力池)后面應設置海漫與防沖槽,其作用是繼續消除水流余能,調整流速分布,確保下游河床免受有害沖刷。海漫構造要求:表面粗糙,能夠沿程消除余能;透水性好,以利滲流順利排出;具有一定的柔性,能夠適應河床變形。海漫材料一般采用漿砌或干砌塊石。
(3)下游翼墻與護坡與上游翼墻與護坡基本相同,護坡要做到防沖槽尾部。下游八字形翼墻的總擴散角在14°~24°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