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Windows 7+Office 2010)(IC3)
- 于玉海
- 4307字
- 2019-11-06 14:21:47
1.1 計算機概述
1.1.1 計算機發展歷史
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制的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ENIAC)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ENIAC(埃尼阿克)是美國奧伯丁武器試驗場為了滿足彈道計算需要而研制的。ENIAC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
1952年正式投入運行的第一臺具有內部存儲程序功能的計算機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離散變量自動電子計算機),實現了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的計算機構想。EDVAC采用了二進制和存儲器,其硬件系統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和輸出設備5部分組成。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馮·諾依曼型計算機,其主要特點是采用二進制代碼表示數據和指令,并提出了“程序存儲”的概念,從而奠定了現代計算機的基礎,現代計算機基本上仍然采用的是存儲程序結構,即馮·諾依曼結構。
第1代:電子管數字計算機(1946—1958年)。
在硬件方面,邏輯元件采用的是真空電子管,主存儲器采用汞延遲線、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存儲器、磁鼓、磁心;外存儲器采用的是磁帶。程序設計語言主要為機器語言。應用領域以軍事和科學計算為主。
特點是體積大、功率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為每秒數千次至數萬次)、價格昂貴,但為以后的計算機發展奠定了基礎。
典型的計算機有ENIAC和EDVAC。
第2代:晶體管數字計算機(1958—1964年)。
在硬件方面,邏輯元件采用晶體管,相比于電子管,晶體管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發熱少、速度快、壽命長等優點。主存儲器采用磁心存儲器;外存采用磁盤和磁帶。提出了操作系統的概念,程序設計更多采用匯編語言,出現COBOL、FORTRAN等計算機語言。應用領域以科學計算和事務處理為主,并開始進入工業控制領域。
特點是體積縮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運算速度提高(一般為每秒數10萬次,最高可達300萬次),性能比第1代計算機有很大的提高。
典型的計算機有TRADIC、IBM 1401等,TRADIC是IBM公司制造的第一臺使用晶體管的計算機,增加了浮點運算,使計算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第3代:集成電路數字計算機(1964—1970年)。
在硬件方面,邏輯元件采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主存儲器仍采用磁心;外存采用半導體存儲器,容量進一步提高。出現分時操作系統,高級語言進一步發展,出現結構化、規模化程序設計方法。
特點是速度更快(一般為每秒數百萬次至數千萬次),而且可靠性有了顯著提高,價格進一步下降,產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標準化等。應用領域開始廣泛進入文字處理、圖形圖像處理、企業管理、輔助設計等各個領域。
第4代: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1970年至今)。
在硬件方面,邏輯元件采用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出現了微處理器,引入光盤后存儲容量進一步擴大,出現了數據庫管理系統、網絡管理系統和面向對象語言等。計算機在辦公自動化、數據庫管理、圖像處理、語音識別和專家系統等領域發展很快,應用領域從科學計算、事務管理、過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1971年世界上第一臺微處理器在美國硅谷誕生,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
1.1.2 計算機的定義及分類
計算機是一種能按照事先存儲的程序,自動、高速地進行大量數值計算和各種信息處理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裝置。計算機在處理信息上,具有運算速度快、計算精度高、存儲容量大、邏輯運算能力強、自動化程度高、通用性強、可靠性高等特點。
計算機種類很多,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計算機進行分類。
1.按照信息的表示分類
(1)模擬計算機
模擬計算機用連續變化模擬量即電壓來表示信息,其基本運算部件由運算放大器構成的微分器、積分器、通用函數運算器等運算電路組成。模擬計算機解題速度極快,但精度不高、信息不易存儲、通用性差,它一般用于解微分方程或自動控制系統設計中的參數模擬。
(2)數字計算機
數字計算機用不連續的數字量即“0”和“1”來表示信息,其基本運算部件是數字邏輯電路。數字計算機運算精度高、存儲量大、通用性強,能勝任科學計算、信息處理、實時控制、智能模擬等方面的工作。人們常說的計算機就是指數字計算機。
(3)數模混合計算機
數模混合計算機是綜合了數字和模擬計算機的優點設計出來的,它既能處理數字量又能處理模擬量,但是這種計算機結構復雜,設計困難。
2.按應用范圍分類
(1)專用計算機
專用計算機是為解決一個或一類特定問題而設計的計算機,其硬件和軟件配置依據特定問題的需要而定,并不求全。專用計算機功能單一,配有解決特定問題的固定程序,能高速、可靠地解決特定問題。一般在過程控制(如智能儀表、飛機的自動控制、導彈的導航系統等)中使用此類計算機。
(2)通用計算機
通用計算機能解決各種問題,具有較強的通用性,有一定的運算速度和存儲容量,帶有通用的外圍設備,配有各種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數字計算機多屬于此類,一般適用于科學計算、工程設計和數據處理等。
3.按規模和處理能力分類
(1)巨型機
巨型機(Super Computer)通常都是最大、最快、最貴的計算機。巨型機一般應用在國防和尖端科學領域。目前,巨型機主要應用在戰略武器(例如核武器和反導彈武器)的設計、空間技術、石油勘探、長期天氣預報以及社會模擬等領域。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能生產巨型機,著名的巨型機如美國的克雷系列(Gray-1,Gray-2,Gray-3,Cray-4等)、我國自行研制的銀河系列(銀河-I,銀河-II,銀河-III等)。
(2)大型機
大型機(Mainframe)包括通常所說的大、中型計算機是微機出現之前最主要的計算模式,即把大型主機放在計算中心的玻璃房中,用戶要上機就必須去計算中心的“端”上工作。大型機經歷了批處理階段、分時處理階段、分散處理和集中管理階段等。IBM公司一直在大型主機市場上處于霸主地位,DEC、富士通、日立、NEC也生產大型機。隨著微機和網絡的迅速發展,大型機正在走下坡路,計算中心的大型機正在被高檔微機群取代。
(3)小型機
由于大型機價格昂貴、操作復雜,只有大型企事業單位才能買得起。在集成電路推動下,20世紀60年代DEC推出一系列小型機(Mini Computer),如PDP-11系列、VAX-11系列。另外,HP的1000和3000系列、IBM的AS/400、我國的太極系列都是小型機的代表。小型計算機一般為中小企事業單位或某個部門使用,例如高等院校的計算機中心以一臺或多臺小型機為主機,配以幾十臺甚至上百臺終端機,滿足學生學習程序設計課程或從事科學研究的需要。其運算速度和存儲容量都比不上大型機。
(4)微機
微機(Microcomputer)也稱個人計算機(Personal Computer,PC),是目前發展最快的領域,根據其使用的微處理器芯片不同而分為若干類型:Intel芯片386、486、奔騰系列、酷睿系列等,IBM PC及兼容機;PowerPC芯片的Macintosh;DEC公司的Alpha芯片的計算機等。
PC特點是輕、小、價廉、易用,不需要共享其他計算機的處理器、磁盤和打印機等資源也可以獨立工作。從臺式機(或稱臺式計算機、桌面電腦)、筆記本電腦到上網本、平板電腦、超級本等都屬于個人計算機的范疇。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絕大多數人可能更青睞觸動手指即可完成的辦公娛樂方式。
(5)智能手機
智能手機是指像微機(PC)一樣,具有獨立的操作系統,獨立的存儲空間,可以由用戶自行安裝應用軟件,并可以通過移動通信網絡接入Internet,因此,運算能力及功能均優于傳統手機。智能手機常用的移動操作系統包括谷歌(Google)公司的Android系統和蘋果(Apple)公司的iOS系統等。
IC3樣題 1-1
智能手機可從( )接收指令。(選擇兩項)
A.用戶
B.存儲器
C.電源
D.其他計算機系統
試題分析:正確答案是A和D。干擾項B包括運行內存(相當于微機的內存)和機身內存(相當于微機的外存),都不具有發出指令的功能。當智能手機與計算機系統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連接后,可以接收用戶通過計算機系統發出的指令,例如升級應用軟件、備份通訊錄等。
IC3樣題 1-2
以下關于SMS的敘述正確的是( )。(選擇兩項)
A.用于發送篇幅較長的消息
B.用于發送篇幅簡短的消息
C.用于在交換機之間發送消息
D.用于在移動電話間發送消息
試題分析:正確答案是B和D。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信息服務)是一種存儲轉發服務,用于在移動電話間發送消息。由于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SMS使用頻率逐漸在縮小,大多數情況下用于重要的場景,例如在線支付驗證短信、銀行服務短信等。
(6)工作站
工作站(Work Station)是介于PC和小型機之間的一種高檔微型機。一般用于專門處理某類特殊事物,工作站通常配有高端CPU、高分辨率大屏幕顯示器、大容量內外存儲器,具有較強的數據處理能力和高性能圖形功能,主要用于圖像處理、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等領域。例如,圖形工作站一般包括主機、數字化儀、掃描儀、鼠標器、圖形顯示器、繪圖儀和圖形處理軟件等。工作站可以完成對各種圖形與圖像的輸入、存儲、處理和輸出等操作。
(7)服務器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一種可供網絡用戶共享的、高性能的計算機應運而生,即服務器(Server)。
服務器的構成包括高性能處理器、大容量硬盤和內存、高速系統總線和豐富的外圍設備等,與通用的計算機架構類似,但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務,因此在處理能力、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擴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較高。
在網絡環境下,根據服務器提供的服務類型不同,分為文件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應用程序服務器、Web服務器等。
目前,微型計算機與工作站、小型計算機乃至大型機之間的界限已經越來越模糊。無論按哪一種方法分類,各類計算機之間的主要區別是運算速度、存儲容量及計算機體積等。
1.1.3 計算機主要應用
1.科學計算(或稱數值計算)
早期的計算機主要用于科學計算。現在,科學計算仍然是計算機應用的一個重要領域,如高能物理、工程設計、地震預測、氣象預報、航天技術等。由于計算機具有高運算速度和精度以及邏輯判斷能力,因此出現了計算力學、計算物理、計算化學、生物控制論等新的學科。
2.過程檢控
利用計算機對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某些信號自動進行檢測,并把檢測到的數據存入計算機,再根據需要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這樣的系統稱為計算機檢測系統。特別是儀器儀表引進計算機技術后所構成的智能化儀器儀表,將工業自動化推向了一個更高的水平。
3.信息管理(或稱數據處理)
信息管理是目前計算機應用最廣泛的一個領域。利用計算機來加工、管理與操作任何形式的數據資料,如企業管理、物資管理、報表統計、賬目計算、信息情報檢索、辦公自動化等。國內許多機構紛紛建設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統(MIS),生產企業也開始采用制造資源規劃軟件(MRP),商業流通領域則逐步使用電子信息交換系統(EDI),即所謂的無紙貿易。
4.輔助系統
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測試(CAD、CAM、CAT)是用計算機輔助進行工程設計、產品制造、性能測試。
5.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開發一些具有人類某些智能的應用系統,用計算機來模擬人的思維判斷、推理等智能活動,使計算機具有自學習適應和邏輯推理的功能,如計算機視覺、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視網膜識別、虹膜識別、掌紋識別、專家系統、自動規劃、智能搜索、定理證明、博弈、自動程序設計、智能控制、語言和圖像理解等,幫助人們學習和完成某些推理工作。
- Learning Single:page Web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 Java面向對象思想與程序設計
- MySQL 8從入門到精通(視頻教學版)
- Python網絡爬蟲從入門到實踐(第2版)
- Essential Angular
- INSTANT CakePHP Starter
- 可解釋機器學習:模型、方法與實踐
- 編程可以很簡單
- OpenCV with Python Blueprints
- Mudbox 2013 Cookbook
- Applied Deep Learning with Python
- Python應用開發技術
- 例說FPGA:可直接用于工程項目的第一手經驗
- 微信小程序開發邊做邊學(微課視頻版)
- Office VBA開發經典:中級進階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