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歐洲
1 教堂:隨處都是信仰
就跟去東南亞看寺廟一樣,中國人去歐洲旅游,一定會看的就是宮殿和教堂。在歐洲,每到一個地方,你所看到的最輝煌、最耀眼、最富有藝術感染力的建筑無疑是那些各具特色的教堂。
雖然說教堂是一個宗教場所,有信仰的人去與神對話,不信教的人去欣賞藝術,但無論是哪種,你都會不可避免地接觸到教堂精神。也許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教堂是一個很陌生的存在,但是在整個西方文明里,教堂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這些龐大華麗的建筑積淀了太多時間,見證了太多變遷,簡直就是歐洲文明成長的監護人,手握它出生的憑證,對它的種種文化性格如數家珍。所以說,我們若是讀懂了教堂,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讀懂了歐洲。
在歐洲政教合一的年代,教會有著至高的權力,不僅有權,而且有錢。從這些教堂的規模和豪華程度可以看出所需的金錢之巨大,豪華的教堂實際上也是權貴們展示財富的一個方式。拋開復雜的政治因素,教堂所展示的建筑技術也實在令人驚嘆。
在歐洲千千萬萬林立的教堂中,最著名的莫過于圣彼得大教堂、科隆大教堂和巴黎圣母院了,這三座大教堂被并稱為歐洲三大宗教建筑。
圣彼得大教堂:這個長200米、最寬處130米的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坐落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梵蒂岡。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6-333年在圣伯多祿墓地上修建的,于公元1626年重建。整個教堂呈典型巴洛克風格,這是一種在文藝復興建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建筑和裝飾風格,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色彩強烈,裝飾雕刻富麗堂皇,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如果你看到教堂的設計和工程主持者的名單,你會發現,這簡直就是一部建筑名人錄——布拉曼特、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小桑加羅、維尼奧拉、瑪丹那和貝爾尼尼,難怪那么多人剛進入廣場,就會有種頭皮發麻的震撼感,而當你走進教堂大廳,心底的虔誠會油然而生。

科隆的魅力風光
科隆大教堂:這座高157米的古代建筑第一高的雙尖塔教堂位于德國科隆舊城中心,建設工期長達600余年,至今仍在不斷修繕。大教堂為罕見的五進建筑,內部空間挑高又加寬,高塔直向蒼穹,象征人與上帝溝通的渴望;除兩座高塔外,教堂外部還有多座小尖塔烘托;教堂四壁裝有描繪圣經人物的彩色玻璃。它以輕盈、雅致著稱于世,是中世紀歐洲哥特式建筑藝術的代表作,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更是歐洲基督教權威的象征。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吊鐘,并飽覽萊茵河的水色與科隆瑰麗的市容。

令人驚嘆的科隆大教堂
巴黎圣母院:這座位于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筑,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圣母院約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間,是歐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藝術的代表,它全部采用石材建造,其特點是高聳挺拔,輝煌壯麗,整個建筑莊嚴和諧,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比喻它為“石頭的交響樂”。圣母院矗立在塞納河畔,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的地位、歷史價值無與倫比,更是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筑之一。

神圣莊嚴的巴黎圣母院

全民狂歡啤酒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