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交易圣經II:交易心智修煉
- (英)約翰·派珀
- 1954字
- 2019-09-02 17:54:08
推薦序
不管交易者是為自己還是替別人做交易,確定其成功不僅應根據他賺了多少錢,還應根據他是否具有不受金融市場上下起伏波動影響的情緒獨立性。有能力的交易者應該能夠泰然自若地面對市場沉浮,并且保持自己必將勝出的信心。然而,困難在于從懷有初始愿景到最終取得實際成功需要經歷一段漫長的過程。它需要花費時間、履行自我承諾并積累經驗。事實上,正如約翰·派珀在這本可能會改變讀者人生的著作中指出的那樣,該過程最終是一場個人的自我變革。成功的金融市場交易生涯必將改變你如何協調自己的身心以及如何與他人相處的方式。
涉及個人自我變革的過程,將會對自己的身心發起影響深遠的挑戰。變革帶來的收獲是巨大的,但必須克服的障礙也是巨大的,而且前方存在著許多困難。首先,一筆交易頭寸不僅包含著該交易頭寸對應的所有權,也包含著對該頭寸收益期望的情緒投入。因此,從某種非常重要的意義上講,交易頭寸可能會成為交易者自我認知的一部分。一筆判斷失誤的交易可能會被直接感覺為一種生存威脅,而一筆判斷正確的交易可能會被視為自己一貫正確的證據。因此,對于成功交易者而言,他的一個重要目標將是確保其個人情緒不受資產價格漲跌起落的干擾。
交易者面臨的第二個困難是,市場中因某個具體利多或利空消息而產生的情緒感染。人類天生就傾向于在意別人的行為,這一點尚未引起人們足夠廣泛的認識。從某種意義上講,恰恰是這一點促使人際合作得以達成。但是,從另外的意義上講,它也使得某些意想不到的信息可能會被迅速地傳播給其他人。如果我們確信自己已經知道當前某個由他人引起的威脅,我們會著手實施自己想要采取的行動。在我看來,這是一種特定的生存機制。它是集體行為的基礎,因而也是預測資產價格形態與趨勢的基礎。因此,對于成功交易者而言,他的潛在目標之一就是熟悉那些驅動市場價格變化的力量,同時避免受到造就這些力量的情緒感染的影響。
在此基礎上,還蘊含著兩個更深層次的困難:一是設計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具有價格形態與趨勢分析優勢的方法體系;二是訓練出一種使用上述方法并能夠不被他人意見左右、獨立做出決策的能力。這兩者都與我們對自己做出正確決定的能力相關。
因此,第三個困難就是找到并執行一套用來應對市場價格漲跌起落的交易系統。正如約翰·派珀所指出的,這需要通過個人的努力來實現。實際上,并不存在所謂正確或者錯誤的交易方式。真正重要的是最終結果是否能夠獲得財務利潤。因此,確定切實可行的進場和離場信號本身就是一項重要任務。要得到預想結果,需要通過研究并最終需要通過積累經驗來實現。這并非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因此,成功交易者會投入大量的時間制定和檢驗交易策略,他們也因此對這些策略建立起了充分信心。
第四個困難就是擁有能夠做出正確決定的能力。在我看來,只有極少數人充分理解到身體內的物理、化學反應深度參與了思維決策過程。無論某個決定對我們而言正確與否,我們每個人實際上都會從自身的感受中獲知信息,理解這一點很重要。這與構建一個穩健可靠的交易系統息息相關。當交易系統需要進行后續調整時,也可能會與之相關。
除此之外,毫無疑問還存在著一個關于如何應對他人壓力的難題。我記得,艾略特波浪理論的最重要倡導者羅伯特·普萊切特(Robert Prechter)多年之前就觀察到,許多最優秀的金融市場交易者都擁有從軍經歷。羅伯特·普萊切特對此現象給出的解釋是,這些人會忽略他人的意見并堅守自己的交易規則。遺憾的是,我們之中只有較少數的人天生具有這樣的能力。傳統觀點認為是大腦在做決策,而事實恰恰相反。這里有一個被忽略的事實是,大腦只能處理數據。因此,大腦只有借助于文化習俗、市場需求和同行壓力等預設前提下才能做出決定。所做出的決定應用在較為廣泛的群體之中也許是合適的,但它們對于做出該決策的個人而言可能并不一定恰好適合。因此,最終來說,成功交易者將能夠制定出并維持一套切實可行的決策程序,該決策程序利用更廣義的“心智”概念所產生的信息來做決定。這涉及個人情感認知以及與個人情感相關的其他認知。
在這種情況下,與那些一開始就認為涉足金融市場可能很容易成功的人相比,真正的成功交易者顯得比較另類就不足為奇了。然而,與所有重大的努力探索過程一樣,如果身邊有高人指點,那么整個探索過程會變得相對容易。這正是約翰·派珀的書如此有價值的原因。該書全面涵蓋了高度主觀環境下的客觀交易內容,而且通俗易懂,不僅涵蓋了交易心理學,也詳述了諸如資金管理、交易系統等重要的主題。派珀在書中所介紹的自身經驗,揭示了其在交易世界中的個人成長歷程。我們當中許多人都很容易認可他所驗證出的結論之正確性。他自己擁有一段長久而成功的交易生涯這一事實,證明了他曾直面這些問題并恰當地予以了解決。他把自己的交易智慧分享給更多的讀者,相信讀者會從本書中獲益良多。
201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