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商人都是追逐利益的,道義雖然重要但是仍然需要經濟的依托。
天元很明白這個道理,從小因為祖上成分不好,一家人沒少受人欺負,嘗盡了白眼。這次他萬萬沒想到村長能幫上他著個忙,這次要是把賣棗子的事給辦好了,自己以后就能在村子人的面前抬起頭了。
現在買家賣家都聯系上了,但是這價錢還沒定,運輸也沒聯系,事情只是開了個頭,難題還在后面呢。天元覺得有點吃力,以前莊稼人都是老老實實的種地,像這樣做生意的他老王家算是頭一個,帶著村子里人一起做買賣的他們家更是頭一家了。
其實王天元心里也是沒底的,一開始自己是想借著這個買賣狠狠撈一把的,但是現在自己有點心虛了,這一次次的往縣里跑,讓他知道了這個錢沒那么好掙。要是說事情辦砸了,以后自己他們老王家就別想在村子人面前抬起頭了。
這事得慢慢來,正所謂慢工出細活,天元覺得這個還是的一家人商量商量,集思廣益嘛。
天元一家,次元一家,再加上兩個老人,王永甫和湯幼丹。這是自分家后聚的最齊的一次。一家人現在為了這事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總覺得又塊大石頭壓在胸口,可沉可沉了,這件事現在就是老王家的頭等大事。
永甫知道天元的心思,開了口:“天元啊,這次聯絡各方面的關系是讓你吃了苦,但是你說要加價這事我覺得有點不妥,咱們莊稼人心里得有一桿秤,先前都商量好了的價格你怎么又想著加價呢?”
天元挨了數落,自己也知道自己理虧說不出來話。重陽這時候站出來了,說道:“爸,咱們家都過了多少年的苦日子,這次買房子也欠了不少錢,咱們莊稼人一年四季都守在地里,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一年下來也掙不了兩個錢,還是考種地,這債可就難還了。這次這機會這么好,我們掙點錢也是應該的。”
重陽說的有道理,永甫面露難受了,這大兒媳也是為了他們的小家這么說也沒錯。但是這件事得從長計議。
永甫問道:“天元,你和張兵怎么說的價格?”
天元看事情有點緩和說道:“爸,我還沒和張兵說具體價格呢,我說讓他說個價,多了或者少了我們再慢慢談。”
永甫點了點頭表示贊許,說道:“價格這東西我們好好合計合計,讓大家在合計合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