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收并州,授天命
書名: 三國之東漢大陸作者名: 寂離昧本章字數: 2657字更新時間: 2019-08-28 13:50:45
對于目前的劉協來說,沒有什么能比徐晃請降更值得高興了,當下劉協大喜道:“公明但說無妨!”
“晃懇請大人放了楊奉、韓暹二人,算是晃給他們最后的忠與義。”徐晃跪地請求道。
“哈哈,本官還以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呢!此事容易,就按公明說的做。”劉協大笑,吩咐穆順、眭固二人放了楊奉與韓暹。
只是,劉協剛說完,陳宮便緊接著說道:“大人,此二人放不得!若是放這二人離去,他們必定會再次作亂,禍害一方百姓啊!”
隔壁牢房里的楊奉、韓暹二人聽了大驚,急忙趴在牢邊跪地請罪。
其中,楊奉懇求道:“大人明鑒!此前我等作亂非是本意,實乃是當初被張角所誤,怕朝廷追究才不敢棄暗投明。現在被大人所擒已誠心歸順,懇請大人給我二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懇請大人給我二人一個歸順的機會,如有違逆,愿受軍法處置!”韓暹也跟著說道。
歷史上的這兩個人,他們曾把獻帝從李傕、郭汜手中救了出來,后為曹操所敗,引兵投奔袁術。袁術敗后,他們再次淪為賊寇,最后被劉備所殺。
按理說,單憑他們救過獻帝,劉協就應該接受他們的請降。但這兩人雖救過獻帝,其實無非也就是想做下一個李傕、郭汜罷了,哪會有什么忠誠可言,尤其是在這匪寇橫行的并州,劉協根本沒什么精力去防著他們。
也就是說,把他們留在身邊就像埋了顆定時炸彈,指不定什么時候便炸了。所以劉協此時不如給徐晃做個順水人情,把他們放了。
不過,劉協是不會讓他們就這么離去的。只見他對楊奉、韓暹二人冷笑道:“呵呵,你們說得倒是輕巧!如果今天被擒住的是本官呢?”
楊奉、韓暹二人面面相覷,連說不敢。
然而,劉協還是在穆順打開牢房后走進了他們的牢房,“鏗鏘”一聲拔出手中佩劍,有意無意的在他們眼前晃了又晃,嚇得他們頭也不敢抬才砍斷他們身上的鐵鏈,收起佩劍喝道:“既然本官生擒你們也懶得去追究這些,今日且看公明之面放你們離去,他日若是再敢為害一方,本官定會誅你九族!”
楊奉、韓暹二人如臨大赦,抱頭鼠竄。
一旁的陳宮又要開口說話,卻被劉協以眼神制止。
以陳宮的聰慧,自然能看出劉協的意圖,所以唱黑臉說了些逢場作戲的話,給楊奉、韓暹點下馬威,也配合劉協籠絡徐晃。
“謝大人成全,以后晃這條命就是大人的了!”徐晃見劉協放了楊奉、韓暹二人很是感激,叩謝道。
“哈哈,公明何出此言!吾得公明,如得一虎;放走他們,不過是放走兩只鴨子罷了。”劉協向前扶起徐晃,大喜之余,又繼續說道:“本官已經放了他們,還望公明遵守承諾,與他們恩斷義絕,再見之時決不手軟!”
“晃領命!”徐晃雙手抱拳,欣然領命。
劉協喜不自禁,讓穆順、眭固二人攙扶著徐晃往牢外走去。
正走間,劉協命人請的軍醫也來了,劉協便讓徐晃與軍醫上馬車,暫回自己府中休息。
在回去的路上,陳宮也沒有多說什么,直到他們到了劉協的書房,陳宮才大笑道:“恭喜殿下又得一員良將!”
“不,是又得一文一武!”劉協在書房的正中跪坐下來,糾正道。
“殿下謬贊了!”陳宮也跪座到一旁,很謙虛的回應著。
“先生不必謙虛,本王把先生帶到這里,是想向先生請教本王該如何振興大漢,還望先生教我。”劉協一臉真誠,眼中充滿了期許。
“大漢以火德興,經文、景二帝而昌盛,至武帝時而盛世,道出了‘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壯之語。然傳至平帝而遭王莽亂政,大漢江山岌岌可危。幸得光武帝橫空出世,擊敗王莽,中興漢室。而后又傳至桓、靈二帝,經黃巾、十常侍、少帝駕崩,陳留王下落不明,此乃危急存亡之秋也。”陳宮口若懸河,侃侃而談。
“不過天不亡我大漢,因為殿下出現了!”陳宮頓了一下,繼續說道。
凡是有點才學的人,說起話來總是夸夸其談來抬高自己。所以劉協見陳宮如此啰嗦也沒有失去耐心,繼續問道:“那到底該怎么中興大漢呢?”
“不說別的,就說與并州靠在一起的董卓和袁紹,如果殿下是他們,會放著并州這么一塊肥地而不取嗎?”陳宮問道。
并州雖然匪寇為患,但也有一個好處,就是他們平日里打劫百姓、并州或并州附近的城池、販賣馬匹,使得他們錢糧充沛。在亂世,最有用的就是兵權,而能讓兵權維持下去首先就需要錢糧。
因此,并州被覬覦是很正常的事。不過劉協還是不明所以道:“不會是不會,但董卓應該是貪圖享樂,袁紹應該是接手冀州不久,還沒緩過來吧。”
“不,其實董卓早就派徐榮、華雄來過,只是被徐晃給擋住了。”陳宮道。
“原來是這樣,那孤真得好好謝謝公明了。”劉協慶幸一番,繼續問陳宮:“袁紹呢?他的兵馬不會被張燕給擋住了吧?”
“殿下也知道張燕此人?”劉協一說完,陳宮就好奇道。
劉協一陣心塞,他可不能讓陳宮看出自己的端倪,故作鎮定道:“孤也意識到自己對天下大勢了解的太少,因此廣派斥候四處打聽,無意中聽到了張燕此人。”
陳宮釋疑,繼續說道:“不錯,袁紹派大將高覽攻打并州時被張燕攔住了,雙方連戰十余日,死傷甚多,因此雙方各自退兵。近聞公孫瓚在幽州厲兵秣馬,大有與袁紹開戰之意,使得袁紹也一時無心插手并州之事。”
“如此甚好!”劉協大喜。
歷史上,公孫瓚與袁紹打打停停,一直從初平三年(192年)打到建安三年(198年),起初公孫瓚占盡優勢,但自龍湊之戰后便逐漸落入下風,漸漸走向滅忙。
現在他倆還未開戰,又有張燕盤踞在太行山,倒是一時間解決了來自冀州的威脅。
“除了他們,雍州董卓,自被聯軍打敗之后只貪圖享樂,整日沉溺于女色,一時間無心他顧;西涼馬騰,雖是忠臣,但也無法撼動長安;漢中劉備,此時正招兵買馬,準備攻打劉焉的益州;江東孫氏,除了與劉表時有爭斗,還覬覦交州已久;豫州袁術,此時正想著吞并陶謙的徐州呢。青州孔融雖有名聲,卻是一介儒生,治理有余,守備不足;北方異族四分五裂,當前無力南下。殿下真正要提防的是曹操!”陳宮繼續說道。
曹操!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任何人只要聽到這個名字,都會無比忌憚。這個名字,不僅是三國中實力的象征,更是進入統一天下的標志。而且歷史上的劉協,更是被曹操控制了半輩子。還殺了他的皇后、貴妃、國丈、國舅,一切忠于大漢的忠臣!
想到這里,劉協不由的變了臉色。
陳宮只道是劉協被曹操嚇住了,急忙寬慰劉協道:“殿下不必擔心,兗州連年大旱,又無法直通并州,一時亦是無法威脅到并州。”
或許是歷史上的獻帝對曹操充滿了恐懼,因此劉協遠比他人對曹操更為忌憚。聽到陳宮如此說才松了口氣,他擠出幾分笑容,對陳宮說道:“先生一席話如撥云見日,讓孤茅塞頓開,對天下大勢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幽州公孫瓚、冀州袁紹、青州孔融、徐州陶謙、豫州袁術、兗州曹操、江東孫氏、交州士燮、荊州劉表、益州劉焉、漢中劉備、雍州董卓還有西涼馬騰,好一個群雄割據!”
說到這里,劉協停頓了一下,繼續問道:“依先生所見,孤接下來該如何?”
“收并州,授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