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
每月最后一日夜無月,稱“晦”。正月晦日曾為“晦節”,晦節是宴游節,從盛唐張說詩看,宴游地點在水邊:“晦日嫌春淺,江浦看湔衣。道旁花欲合,枝上鳥猶稀。共憶浮橋晚,無人不醉歸。寄書題此日,雁過洛陽飛。”“湔(jiān)衣”就是洗衣,湔衣、酹酒在水邊,就為辟災度厄,與上巳節同,“酹酒”就是灑酒祭祀。天暖了,雁北飛了。白居易最灑脫,他在正月晦日寫的《春寢》:“何處春暄來,微和生血氣。氣熏肌骨暢,東窗一昏睡。是時正月晦,假日無公事。爛漫不能休,自午將及未。緬思少健日,甘寢常自恣。一從衰疾來,枕上無此味。”自午將及未,未時是下午一點至三點。“緬”是遙遠,“緬思”是遙想,“恣”是放縱。“藥欄聽蟬噪,書幌見禽過。愁至愿甘寢,其如鄉夢何”是宋之問詩。
張說 晦日
宋之問 別之望后獨宿藍田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