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戰天斗地?
- 村委會
- 曉魏民
- 2204字
- 2019-09-13 21:55:52
從喬懂寨回來后,開始做手頭例行工作。
無波無瀾,平靜的一周過去了。
這天,上班時間接到大堡鎮政府電話,邀請去參加鎮上組織的建黨節活動,讓路小北開興了一番,忙不蹄地連聲說好,答應了。
“您有迷彩服吧?”鎮上工作人員詢問。
“有的,明天我穿著去。”路小北回答。
同時,他也發現了,白馬縣的工作人員,無論是領導還是一般干部,下鄉都喜歡穿迷彩服。
第二天早上五點,和鎮上邀請的幾位領導一起出發到鎮政府集合。
要早到,畢竟走邊關,清晨最好,晚了日頭大,中暑機率大。
一小時左右到了鎮政府,發現各個村委會工作人員、駐村人員也在。
路小北瞄了一眼,靳書記沒在隊伍中。也是,他需要多休息,走邊關這種體力活,他現在的身體狀況不太適合。
書記引導著大家一起參觀了大堡鎮脫貧攻堅作戰室。
同時也掛著經濟發展辦的牌子。
“一是因鎮上辦公條件有限。二是鎮上脫貧攻堅工作主要業務都由原來的經濟發展辦承擔的。”書記解釋道。
“這位是經濟發展辦的主任燕玲同志,上次你們見過的。另外兩位是經濟發展辦的夏志國和張圣忠。”朱珠鎮長介紹。
燕玲主任路小北是見過的,另兩位同志他沒見過。夏志國同志是位中年男性,稍胖。張圣忠同志瘦高,臉黝黑,看外表特征,應是少數民族干部。
路小北注意到這位張圣忠,穿了雙潮鞋,兩雙球鞋顏色不一致,看來,咱們邊疆并不是那么閉塞,年輕人思想很活躍嘛,給機關大院帶來活力。
“這是我們大堡鎮的作戰圖。”書記介紹完我們的工作人員,轉向墻上。
作戰圖是掛在經濟發展辦一進門的右邊墻上的,剛只注意看人了,沒往墻上看。
只見作戰圖最上面的標語是:
“戰天斗地攻堅克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標語下是整個大堡鎮的地圖,12個村委會,哪個村委會多少貧困戶多少人,計劃脫貧年度等。
看得讓人肅然起敬,也熱血沸騰。
后兩句好理解,全國的宣傳標語都有這兩條。
但戰天斗地?需要這么激烈嗎?是鎮領導的噱頭嗎?
當時的路小北對這條是有疑慮的,后來,經過后面的事,他才知道一點也沒夸大,“戰天斗地”這四個字,概括了白馬縣脫貧攻堅戰場上所要面臨的阻力。
“我們先去拉氣電站,一起和今天新入黨的同志一起重溫入黨誓詞,之后再開始走邊關。”
分別做上車出發了。
路小北又得再一次觀察大堡鎮街景。
他發現這鎮上連一家超市也沒有,只有小賣部。他所理解的超市比小賣部大,有收銀機器那些。小賣部小,東西也不過,沒收銀設備,就靠著店家記價錢等。
也沒有賣衣服的,飯店也只有三家。街上的房子是鎮上居民的民房,不能稱之為商住一體,也沒生意人租鎮上居民當街的門面搞經營。
“大堡鎮街天是每個星期三,到街天來趕集的群眾多。”那天的財政所的熊所長為路小北他們解釋,他們乘的是一輛車。
“做生意的都是外地的,他們自己有車拉街天時要賣的貨及擺攤用的木板、板凳那些,沒車的自己會從縣城坐面包車到鎮上。”陶所長繼續介紹。
“像咱們白馬縣還好,13個鄉鎮都是固定街天,星期一到星期天都有。咱們隔壁的西沙縣不是固定街天,是轉街,也就是每六天是一個街子,從第一天數到第五天,趕集就趕第六天,記都記昏掉。”
路小北心想,怕是自己也記不住。
出了街上,就是街尾那天去喬懂寨的方向,下個坡,往上是爬坡去喬懂寨,往下就是去拉氣電站了。
“拉氣,就是拉一氣的意思。”
“我們當地的都說去拉(肚子)一氣再回來。”熊所長邊說邊笑。
車上的人也笑起來。
山路十八彎,路是越走越往下。
也可以理解,電站所建位置都是水流落差比較大的地方。從高落差到低落差,水流湍急,形成巨大能量發電。
柏油路走完了,還沒到拉氣電站。
“到下面還有一段泥巴路,車輛行進過程中顛簸,各位領導抓好扶好。”熊所長好心提醒道。
路小北趕緊伸出手抓車上的扶手。
先從一個近乎90度的坡直下,這坡左邊是峭壁,右邊倒不是懸崖,是香蕉地。
“曾經有一位領導到過拉氣電站后,站在這坡上說:在這地工作,會把命丟在這的。”陶所長說完有些酸楚。
路小北聽了也不好過。
“不過,我們倒是習慣了,第一次來的人不習慣,覺得路陡,懸崖又多,我們習慣了,不是那么害怕。”熊所長不無樂視的道。
“小北,你害怕嗎?”熊所長問。
“我不怕,平時也玩攀巖、登山那些,最大愿望是登上珠穆拉瑪峰。”路小北答道。
“年輕人有志氣,膽色不錯。”熊所長心想,組織真是英明,把最優秀的人才都配給我們了,本地之幸事也。
起往下海拔越低,天氣越熱,所以種植的是熱帶水果香蕉,波蘿路小北倒是沒看到。
到中途時,車停了下來。
“剎車片需要澆水,請各位領導休息一會。”駕駛員解釋。
路小北帶頭打開車門,下車透氣,順便看一下風景。
香蕉地旁有戶守香蕉的人家用石棉瓦和木板搭了個簡易的棚子,邊上有水龍頭,給車加水或澆剎車片。
從那個直斜坡下來,路就繞成了“S”型,再加半個“S”的灣,當地稱三道彎。
四周都是香蕉地,樹上的香蕉都是綠的,還沒熟,熟的怕是砍下來拉出去賣了。有些香蕉樹上那一坨一坨的香蕉果實上套上了藍色的塑料帶。干嘛的?提前做包裝準備?
“那是催熟用的。”只聽熊所長這樣說。
看路小北他們疑惑的眼神看著自己,莫不是起高原反應了?從2000多米海拔直下到600多米海拔,怕腦袋現在是嗡嗡響的。
“藍色包裝帶套上,香蕉成熟的快。”他再加了一句。
懂了。
路小北看到沒套袋子的香蕉,是從上往下墜著長的,在那桿子上,由一個個香蕉圍著香蕉桿形成一圈,一坨香蕉是由四五圈結成的。
他沒實地看過香蕉樹及香蕉果子,今天算是開了眼界了。
“各位,屋里坐,屋里不熱些。”只見一位赤裸著上身,穿著短褲、脫鞋的男人喊道。
膚色也是棕色,香蕉棚的男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