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別開生面的籃球比賽
- 不舍黃河東流去之大學里的青春
- 五松山
- 5215字
- 2019-12-10 10:55:43
你別說,這大城市走出來的人就是大氣。自從上次和一班那個體育委員干了一架以后,那小子不光沒記仇,反而有事無事的和高大河那幾個弟兄找話說,三來兩往日久生情他們竟然成了好朋友,也算是再次驗證了不打不成交的定律吧。從交往中知道那哥們叫戚明,來自美麗的海濱城市煙臺,是戚繼光的后代,這哥們可能是繼承了其祖上的優良基因,不光身體強壯,而且腦子靈活,經常跑到高大河他們的宿舍里來玩。這個戚明有點喜歡侃大山,說起來一套一套的,經常把大海的傳說演繹的活靈活現的。就在這么一個周末的晚上戚明跑到宿舍里來找孫長利抽煙,在一眾弟兄們的嚒幾下,戚明老兄把那個八仙過海的傳說從頭到尾講了一遍。
話說有一天,八仙向西王母拜壽,從東海上空經過時,看見海上波濤洶涌,白浪滔天,八仙決定到海面上玩一玩。他們各自乘坐著自己的兵器,安穩地順著洶涌的波浪漂去。突然,藍采和從他們當中消失了。張果老猜測是東海龍王把藍采和抓去了,于是眾人來到龍宮,請求龍王放人。誰知道龍王不但不肯放人,還派自己的幾個兒子帶領蝦兵蟹將追殺八仙。八仙只得用隨身的法寶抵抗蝦兵蟹將。經過一場激烈的戰斗,龍王的兩個太子被八仙殺死了。龍王聽到兒子被殺的消息很生氣,并請其他龍王前來幫忙。后來,太上老君、如來佛祖和觀世音趕來調解才制止了糾紛。因為這一場糾紛,八仙被玉帝降級一等。從此八仙再也不敢到外面惹事了。
原來大家都知道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傳說,但是完整聽到這個故事還是從戚明口中知道的。可見就在天南海北的瞎扯中,戚明還是對黃河醫學院七七級四班二組宿舍的文明建設起了點作用的。
戚明有一個毛病有點讓人受不了,那小子有煙癮,一到宿舍里來,就和孫長利每人點上一顆煙吞云吐霧的過煙癮,把整個宿舍搞得烏煙瘴氣的,但是鑒于那場打架有點對不起那哥們,宿舍里的人對于他的這個毛病也就接受了。
話說這天晚上大家聽完了戚明八仙過海的故事以后,一時無話可說,都平心靜氣的趴在孫長利那個小半導體收音機上,聽中央廣播電臺實況轉播亞洲籃球錦標賽的冠亞軍爭奪戰,交戰的雙方是中國籃球隊和韓國隊。空氣中不時有戚明和孫長利嘴中吐出的煙霧裊裊繚繞。就聽收音機里不斷傳來中央廣播電臺那個著名體育解說員那熟悉的聲音:“穆鐵柱站在籃筐的下邊根本沒人能防,對方實行了包夾戰術……”“中國隊的組織后衛得到籃球以后,直接快速運球到籃下,過了一個人,又過了一個人,太溜了!哇塞,進了,進了。中國隊贏了!中國隊贏了!中國隊取得了本次亞洲籃球錦標賽的冠軍,這也是中國第一次取得的亞洲籃球冠軍,讓我們歡呼吧!偉大的中國人民萬歲!”籃球轉播結束以后大家還沉浸在中國對奪得亞錦賽冠軍的興奮之中。
孫長利比較職業的說道:“這次中國隊所以能勝利,主要是我們山東的穆鐵柱厲害。”戚明隨即說道:“據說穆鐵柱身高兩米二八,體重三百多斤,國家隊用了八尺布給他做了一個褲頭,他竟然穿著有點小,有一次在比賽中做了一個下蹲動作竟然把那個八尺布做的褲頭給撐開了。”哈哈哈,宿舍里不約而同的發出了爽朗的笑聲。
孫長利有點渲染氣氛的說道:“穆鐵柱夠壯的,有一次去日本打球,在籃下一躍竟然把籃球架子給頂翻了。”大家聽的是一頭霧水,這也有點太玄了吧?
沒想到戚明更狠,突然加重口氣說道:“這些還不算厲害,據說他老人家第一次到BJ打籃球一頓能吃四十八個饅頭呢!”
李少海本來不大熱愛運動,對于孫長利和戚明的侃大山,也就是聽著玩罷了,但是一聽戚明說穆鐵柱能一頓吃四十八個饅頭,有點不服氣了,他本來就有個好堵人說話的毛病,也算讓他抓住了說話的機會,當仁不讓的回敬道:“你D吹破天了吧,我不信有人一頓能吃四十八個饅頭。四個是一斤,四十八個是十二斤,他一頓能吃十二斤糧食?”他這一頂戚明還真沒轍了,一時間竟然張口結舌的找不出話來怎么回答好。倒是孫長利打圓場的說道:“李少海不要爭了,大家都是在說著玩的,你一認真就沒意思了。”
高大河雖然不太愛籃球,但是對于穆鐵柱的故事還是知道一點的。據說在穆鐵柱以前咱們國家隊從來沒有拿過亞洲冠軍,自從穆鐵柱進入國家隊打中鋒以后,中國才第一次拿到了亞洲籃球冠軍,而且開辟了中國隊的冠軍模式,中國隊一發不可收,連續十幾年中國籃球在亞洲稱王稱霸沒人能擋,成就了一代亞洲雄風。穆鐵柱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那可是家喻戶曉的英雄式人物,據說穆鐵柱小的時候家里很窮,因為長得快,需要的能量大,常常餓肚子,直到后來被國家選為職業籃球運動員以后,才能放開肚子吃東西,關于其本人的傳說很多,其中有一個段子就是說的穆鐵柱,那話是這么說著來:“山東有個大高人,二米八高四百斤沉,一個褲頭八尺布,力大無窮舉千斤,到BJ去打球,一頓吃了四十八個大饅頭。”這段子肯定有夸張的成分,但是也從某一個方面刻畫出了穆鐵柱的高大威猛,勢不可擋。
高大河一看熱度起來了,何不趁熱打鐵一下,于是揶揄的對戚明說道:“據說你們班的籃球很厲害,咱們兩個班何不來一場籃球比賽?”
孫長利和戚明一聽高大河的建議,高興的嗷的一聲叫了起來,兩個人舉雙手贊成。沒成想不經意間,一場熱火朝天的籃球比賽就這么定下來了。
要說這孫長利真不是凡鳥,家中有兄弟六人,他是排行老小,俗話說的好啊“天下爺娘向小兒”,從小家中都慣著他,五個哥哥都讓著他,平時什么活也不干,就知道玩。因為從小在一家中央企業的子弟學校上學,那學校的設施完善,體育是他的強項,別看他個子不高,身體素質可是一流,在學校里除了學習他沒有不喜歡的運動,本人是學校羽毛球隊隊員,象棋隊隊員,關鍵還是學校籃球隊的組織后衛,那可是籃球場上的靈魂人物,在籃球場上經常看到他那矯健的身影。他那個運球的技術可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什么胯下運球,急速運球中轉身三步上籃,還有疾行跳投都是他的拿手絕活,經常引來觀眾的陣陣喝彩聲。他在籃球場上的組織能力也是一流,常常指東打西,看南往北,讓對手丟魂落魄找不著北。如果來一場籃球比賽的話,那還不是正中孫長利的下懷?讓孫長利借機表現一下自己高人一籌的好機會。
高大河屬于學習型的人才,除了體育課上玩玩籃球以外,平時很少到籃球場上去。可是不要忘了他的身體條件可是很棒的,班里的籃球比賽每次都被孫長利拉著參加,雖然他的投籃不是很準,但是他只要往籃筐下一站,那搶籃板的功夫是很硬朗的,一般情況下可是十拿九穩。
吳大海身材粗壯,屬于巨力形體型,如果兩個人低著牛角拼力氣的話一般人都不是他的對手,因此班里的籃球比賽每次都少不了他,這次比賽他算一個。張小勇因為身體靈活,奔跑速度快,在籃球場上打打邊角活也是不錯的人選。再加上班里的體育委員老畢,還有那個拼命三郎趙文武和班里的幾個大個子,這樣一個臨時的籃球隊就湊合的差不多了。
星期六下午是周末,為了參加和戚明那個班的籃球友誼比賽,這個星期天高大河那個宿舍里的弟兄們都沒回家。籃球場被圍的水泄不通,同學們一聽說七七級四班和七七級一班要比賽籃球,其他班級沒有回家的同學都來看比賽,一時間籃球場上人聲鼎沸,歡聲笑語好不熱鬧。
隨著體育課王老師一聲哨音比賽開始了。待兩支球隊的人員站好了位置以后,王老師輕輕的把籃球跳起,四班的那個大個子高高躍起,把籃球打在了孫長利的手邊,孫長利機警得很,伸手把籃球拿在手中,運球過半場,一個三步上籃,籃球應聲落網進了。站在場邊看比賽的一九七七級四班四班的同學們止不住的鼓起掌來。
對方的組織后衛是戚明,也是學校籃球隊的,他看到孫長利和高大河這邊首先破藍得分,并不拿急,發球以后戚明一邊用右手運球一邊用左手指揮著本班籃球隊的隊員往籃下跑,孫長利看出戚明想把自己的隊員集聚到籃下拼搶籃板,他很可能想來個遠投得分,因此提前卡在了罰籃線的外邊,做好防守。沒想到戚明過半場線以后突然加速,離三分線還很遠突然來了一個急停跳投,籃球應聲空心落網,一下子就得了個三分,一個回合比高大河他們多得了一分,也算是開門紅吧。
兩邊一時間在球場上你來我往互不相讓,雙方攪成一團,打的好不熱鬧。
籃球場四周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人們被熱火朝天的比賽所感染,不時大呼小叫的咋呼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楊綿羊、李少海、劉遠山那幾個不知從哪里弄來了一個長長的紅布做成的條幅,上面大書“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與比賽的場面形成鮮明的對照,別開洞天,逗然成趣。
這時孫長利把籃球傳給了高大河,高大河拍著球沖向籃球架,一班的中鋒胖子上前攔截,高大河靈機一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傳給了吳大海,吳大海疾步如飛地沖向籃球架,一班的隊員見勢不妙趕緊將目標轉移到吳大海身上。只見吳大海來了個聲東擊西,突然一個假動作,一班的隊員不知是計,讓吳大海輕而易舉地通過了,籃球場邊七七級四班的觀眾高聲喊著“四班加油!四班加油!”吳大海找準時機,將籃球投了出去。只見球在空中劃過一道美麗的弧線,然后乖乖地落在了籃筐里。球進了,!耶!頓時,場上的吶喊聲、歡呼聲、喝彩聲上升了好幾倍,連成了一首優美的交響曲。
四班的隊員打的很精彩,可是一班的隊員也不賴,上半場結束,27比24,戚明那個一班竟然贏了三分。孫長利是學校籃球對的組織后衛,一看這結果有點拿急,于是把大家集合到一塊總結經驗,尋找戰勝對方的突破口。孫長利說道:“打球是一個集體協作的活兒,不能各自為戰,應該互相呼應,要知道傳球,要知道互相援護。我把籃球運動到前場以后,你們要找空子站好位置,我如果看到誰有機會投籃,我會及時的把球給你的。如果找不到站好空位的人,我會自己找空擋突破,這時站在籃下的人要注意給我做援護,盡量把對方的球員擋在身后,萬一我不中的話,大家要注意保護籃筐,盡量把籃板球搶下來。”
稍事休息以后,下半場開始了,高大河看到孫長利把球運過了中線,趕緊從右側切入籃下,孫長利手疾眼快,提前把球傳到了高大河的前邊,高大河高高躍起,一伸手一個空中接力抓住籃球,直接送進了籃筐。周圍傳來陣陣喝彩聲。你別說孫長利這家伙在籃球上真是有一套,根據他的計策,四班很快取得了十分的優勢。戚明一看四班有戰術安排,趕緊叫了暫停,把他們班的運動員集合起來,嘰嘰嚓嚓面授機宜。
隨著哨音響起,籃球比賽又開始了。一班吸取了經驗,也打起了配合,個個死死地盯住四班的球員,不給他們出手的機會,場上的氣氛越來越緊張。吳大海是打中鋒的位置,由于他的身體很強壯,就像一座鐵門一樣站在籃下,把籃筐護的死死的,每次接到孫長利送來的籃球,一般情況下,一轉身就把球送到籃筐里去。一班為了不讓吳大海拿球,采取了包夾戰術,派出兩個球員一前一后把吳大海擋在中間。他們的這個戰術很快發揮了作用,吳大海很難接到孫長利送出的妙傳,吳大海一拿急,揮動著肘部亂晃。他這一晃不要緊,一下子把一班的那個包夾他的小個子隊員的鼻子打破了,鮮血順著鼻子滴答滴答的流了下來。
事情來得太突然,大家沒有思想準備,一下子沒了轍,吳大海一個勁的向那個破鼻子的同學道歉。站在場邊看球的班長老何趕緊跑過來幫忙給那個同學止血,按說那個同學也夠痞的,只是簡單做了一點止血處理以后,鼻子上堵著個棉花球,很快就回到了比賽場上來,在籃球場上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年輕人的活力夠大的了。
籃球比賽結束了,比賽結果是:50比45,四班比一班贏了5分。分差不在大小,分出輸贏就行。
籃球可以改變人的素質,經常參加籃球比賽的人會變得更自信,交際圈更廣,身體更強壯,內心更加堅強和健康。
經過這次的籃球比賽,不僅提高了參加比賽的同學們的身體素質,并且培養了同學們的團隊精神和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作風,磨練了同學們的意志,增強了同學們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更讓同學們懂得了,不管是勝利還是失敗,其實都是好事。勝利是好事,但也許讓你驕傲,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而失敗是成功之母,今天的失敗預示著下次一定會成功,因為大家會化傷心為力量,化壓力為動力,大家會總結失敗的原因,吸取這次不成功的教訓,取長補短,爭取下一次成功!加油!
任何比賽都是這樣,你不可能永遠都會贏,但也不可能永遠都是失敗者。比賽就是競爭,有輸有贏才是比賽!我們贏了,不會驕傲,輸就輸了,也不會泄氣,一切比賽和競爭都是為了更好的鍛煉自己,所以輸贏都只是一個結果而已,我們注重的是過程才對,因為只有在過程中才能體會到輸贏的憂傷和喜悅!
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介紹。
人的一生當中不知道經歷多少次失敗和成功,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你不可能永遠都是無坎坷的,只有失敗之后才明白,贏是多么的難!而從未輸過的人永遠體會不到人生有多么精彩!輸了,并不意味著你比別人差,輸了,也不意味著你永遠不會成功,輸了,更不意味著你到了人生的終點。聰明的人告訴你,失敗的終點往往是成功的起點。只要你敢于正視失敗,敢于拼搏,你一定會采摘到成功的鮮花--那朵遠在天邊的奇葩。人生就像奔流的大海,沒有島嶼和暗礁,就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輸了,把失敗作為動力!年輕人應有寬廣的胸懷,千萬不要去計較那微不足道的創傷。
通過這次籃球比賽,戚明和高大河那個宿舍里的同學們結下了更深厚的友誼,畢業后一直書信不斷,互相表達著自己的衷腸,那是后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