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理化通俗演義
- 梁衡
- 2745字
- 2019-08-16 09:42:00
第十七回
撥云望月天上原來沒有天衣錦還鄉明人也會做蠢事——望遠鏡的發明
上回說到二十五歲的伽利略,年輕氣盛,當眾做了自由落體實驗,駁得那幫老教授啞口無言。亞里士多德的信徒們恨得牙根發癢,想找借口把伽利略趕出校門。過了不久,這借口真叫他們給找到了。這比薩城所在的佛羅倫薩公國公爵是科斯摩,他有一個私生子,學識不深,卻好出風頭。有一天,這人花巨資制成了一架挖泥機械,要去疏通海港。伽利略看了他的機器,說:“這怕是行不通的。”這一句話得罪了公爵,別人又乘機說了許多壞話,于是伽利略被趕出了比薩大學,教授的飯碗也沒了。
伽利略有不少朋友,靠著大家的幫忙,他來到了威尼斯的帕多瓦大學任教。此時的威尼斯早被教會摒棄,不受什么宗教裁判所的限制,意大利不少學者都逃來這里,自由地討論學問。伽利略一來便廣招門徒,積極社交。他從父親那里學來的一手好琵琶成了晚會上最吸引人的節目。這伽利略風流倜儻,才華橫溢,在他周圍很快形成一個熱鬧活躍的圈子。這時期,他進行了關于地球磁力的研究,自制了復雜的指南針,還有溫度計。成果累累,多不勝數。我們現在印象最深的是伽利略發現的那些基本定律,實際上當時人們最崇拜的是他的那些小發明。他玩弄這些東西有如變魔術一般,直把那些凡夫俗子弄得神魂顛倒,嘆為觀止。他愛吃喝,好交際,要搞實驗,常感錢不夠花,于是他又開了一個小鋪子,出售自己發明的天平、腳規、擺垂等,生意極好。他真是名滿威尼斯。
1609年8月21日上午,天氣晴朗,海風習習。伽利略拿著一個一尺來長的圓筒,身后簇擁著一群人,登上威尼斯城的鐘樓。跟在后面的人們都知道十九年前伽利略登高做了一個有名的斜塔實驗,今天大約又要出奇,所以誰也不說話,只是拾級而上。這時他們已到樓頂,極目望去,只見亞德里亞海灣里碧波萬頃,水天一色,這正是觀海的好天氣。伽利略將那圓筒架在眼上說:“諸位,可曾看到海上有什么船只?”大家齊聲說:“海上干干凈凈,并無一帆一船。”伽利略說:“天邊正有兩艘三桅大商船向我們駛來。”說著,他將那筒遞給大家。

望遠鏡
果然,人們從筒中望見兩艘大商船鼓滿風帆,破浪而來,把那些人都驚呆了。他們又將圓筒轉向西邊的市區,透過開著的窗戶,一些人正在吃飯、下棋、干活,都看得清清楚楚。一個跟隨伽利略前來的小官僚看此情景,忙將圓筒放下,大叫道:“這個可怕的魔筒,威尼斯城有了它真不可設想,我要回去告訴我的妻子,叫她千萬不要再到陽臺上去洗澡了。”大家一陣哄笑。說話間,剛才在筒里看到的那兩艘商船已漸漸在海天之際顯現了出來,人們又是驚嘆一番。原來,前些日子,伽利略聽說荷蘭一個叫李伯謝的眼鏡商將兩片凸凹鏡片疊在一起,制成了一個能放大三倍的望遠鏡,他很快便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又重新做了改進,現在這個望遠鏡已能望遠三十倍了,今天他特地到鐘樓上來,向人們演示一番。演示完后,他將這寶物獻給了威尼斯公爵。公爵大喜,隨即下令聘請他為帕多瓦大學的終身教授,年薪五千元。
正是:
阿翁有鏡能燒船,伽郎鏡能抓來船。
方信真有縮地法,十里猶如一尺間。
其實,伽利略改進望遠鏡絕不是為了玩玩新奇。在暗地里,他早就是一個哥白尼學說的擁護者了,只是還沒得到更多的觀察數據。現在他改進了望遠鏡后,便可把鏡頭直指天空,好去驗證哥白尼講的是否正確。1610年1月10日晚上,天氣格外晴朗,他又架起望遠鏡觀察月亮。有好半天,他的眼睛沒有離開望遠鏡筒。他發現明鏡般的月亮根本不是我們肉眼所見的那樣光潔,上面竟是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原來天上地下一個樣啊!”他失聲地大叫起來。幽默的伽利略當即將他觀察到的最高的一座山用歐洲的阿爾卑斯山來命名。他再將鏡口轉向木星,發現木星也和地球一樣,有月亮似的衛星,而且居然有四個之多。按照傳統的托勒密天文學的觀點和圣經所講,那“天”是一個環繞地球的、里三層外三層晶瑩透亮的天殼,天空的星就分別鑲在各層的殼子里。可是現在看到的這些星還能繞著別的星轉動,哪里還有什么固定的天殼?他再將望遠鏡指向銀河,哪里有什么河,原來是無數的星座,多得數也數不清。伽利略發狂了,他推開望遠鏡大聲喊著:“發現了,發現了,哥白尼是對的!布魯諾是對的!群星在動,地球在動,太陽在動,天上原來并沒有什么天啊!那些星球上的人看我們的地球也是天上,他們要信上帝的話,一定以為我們這里的人便是上帝。”
和他一起觀天的朋友嚇得不知所措,忙上去堵住他的嘴說:“哎呀!你瘋了,你忘了十年前燒死的那個人嗎?你不想活了?看在你兒女的分上,你少惹點禍吧!”
但伽利略今天是真激動了。他更大聲地嚷著:“哥白尼是靠假設,布魯諾是靠計算,而我們有了這個望遠鏡,可以直接觀察,也可以讓那些不相信事實的人來觀察。要知道,他們的亞里士多德、托勒密當初并沒有望遠鏡啊!可是現在我有了,我有了,看他們還有什么話可說。”
可是那些迂腐的老教授還是有話可說。他們說道:“這些衛星既是肉眼看不見的,當然對我們沒有什么影響,既沒有影響便沒有用處,因此它也就不存在。”這可真是掩耳盜鈴,伽利略也不再理他們了。
伽利略關于星空的大發現又一次轟動了威尼斯城。連日來他到處做報告,到處被人邀請,但是他也沒忘記偷閑參加一些舞會、宴會。這天,幾個好友為他舉辦一次宴會,他一進門,大家就起身歡迎,連聲問道:“伽利略先生,這幾日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嗎?”伽利略將手套摘下,神秘地說:“我有一個新的發現,就是我突然覺得,我應該回佛羅倫薩去。”滿座賓朋頓時愕然。
原來當初把伽利略趕出比薩大學的那個科斯摩公爵已經死去,現在是科斯摩二世即位,于是伽利略動了還鄉之念。他當即掏出一封給新公爵寫好的信,向大家念道:“我請求回到您的身邊,我將用您可貴的姓氏為新發現的星球命名。我是您忠誠恭順的仆人,作為您的臣民降生,乃是我最高的榮耀。我萬分渴望親近您,您是初升的太陽啊,把這個時代照亮。”
朋友們聽了這封信很不高興,有的竊竊議論,說這有點近于阿諛了。有的大聲喊道:“您為什么不繼續留在自由的威尼斯,而要去自投羅網呢?”
伽利略說:“我不會忘記,當年我是被趕出來的。現在和那時相比,我已大不一樣,何不回到自己的家鄉,去出出那口惡氣?公爵已經答應我做他的宮廷數學家,那是多么榮耀的地位,我怎么能在這里屈身一輩子呢?”
各位讀者,一個人的行為結果是由兩方面的因素決定的。一是他的能力,即他能干什么;二是他的思想,即他想干什么。有的人很有能力,但他偏偏不想干該干的事,或者說,去干了一件不該干的事。只有將自己的能力訓練到最強,而又思想高度集中,判斷準確,這樣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伽利略,正當其能力將要發揮到最好的時候,思想上卻動了一念之差。
幾天之后,伽利略不聽朋友們的勸告,收拾行囊,踏上了通往佛羅倫薩的歸程。這是他一生中干的第一件大蠢事,從此他就開始大禍臨頭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