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第十二并十三章 人中命脈&四大門閥

  • 風起太平歲月
  • 邊牧人
  • 5014字
  • 2019-08-18 11:05:07

梁帝覺得木子風說的盡忠為首的話特別順耳,但是大臣們在下面吵,也得給沈經綸一個面子,說道:“木子風,你知道你氣暈的沈大人是誰嗎?他是禮部尚書,當朝重臣。來人,快請太醫過來診治。”

木子風趕忙說道:“陛下,草民懂點急救的醫術,事急從權,請陛下允許我為沈大人醫治。”其實,木子風不想救沈經綸,但是今天如果沈經綸不在朝堂上醒過來,那他下去以后什么都能扣到木子風頭上。木子風一介草民,還沒有能量跟他抗衡。

剛剛狀告木子風氣暈沈經綸的大臣,這時又說道:“陛下,不可。這木子風年紀輕輕,哪里會懂什么醫術,若是讓他醫治,沈大人恐有性命之憂啊。木子風,你擔待得起嗎?”

木子風轉頭對著那個大臣邪邪一笑,說道:“我一條賤命,當然擔待不起。可是,若沈大人錯過了救治的吉時,有個什么三長兩短,不知大人的命能否擔待得起?”轉頭有對梁帝說道:“陛下,我確實懂急救的醫術,能讓沈大人立時醒來。小民向陛下直言,是不想欺瞞陛下以免耽誤了沈大人救治的吉時。”

梁帝說道,“好,你來醫治,若你不能讓沈大人醒來,朕定治你的罪。”

木子風有什么本事能讓沈經綸立時醒來,當然是掐人中了。可是,沒想到木子風死掐沈經綸的人中,沈經綸就是沒醒過來。

梁帝走下臺階,看著木子風給沈經綸掐人中,半天沒反應。“怎么回事,不是說立時醒來嗎?”

木子風已經知道這沈經綸是裝暈了,按說暈過去的人,該是昏迷狀態,身體松弛,但沈經綸在木子風掐他人中的時候,偏偏臉頰緊繃,眼眉間的肌膚抽搐。這是咬緊了牙關不醒來啊。那就別怪木子風給他來絕招了。

“陛下,這是第一步,接下來才是最重要的一步。請諸位大臣離遠一些,給沈大人一些空間,別跟他搶氣。”木子風說完,放下沈經綸就站起身。眾位大臣趕忙后退幾步。

他先是對沈經綸施了一禮,而后對沈經綸大聲說道:“沈大人,人命關天,小子只能施展我師傅傳給我的獨門絕技了。我要腳踢您的人中命脈助你回魂。人中命脈就在您的子孫根上,您可千萬別見怪呀。”說完,立馬起腳,大叫一聲:“啊——”

周圍的人聽明白了,但也想攔攔不住了,木子風的腳就已經踩下去了。

“啊——”沈經綸也是大叫一聲,不僅立時醒來,還立時坐起,雙手護住襠部。而此時木子風抬起的腳根本還虛空未落下。

“沈大人,您沒事吧。”大臣們才緩過神來,先上前攙扶沈經綸,但梁帝在邊上,也就是手虛扶了一下。

梁帝差點被剛剛的場面驚到,“沈卿家,你覺得如何?”這話問的有意思,哪里如何了?

沈經綸一醒來,先是確認自己沒事,而后就瞧見笑嘻嘻的木子風,臉也白一塊紅一塊了。“多謝陛下關心,老臣已經好了。這是哪位太醫救得老臣,老臣要當面致謝。”

梁帝心中已然明了。“木子風說他懂得些急救的醫術,才及時救了你。木子風,算你功過相抵了。”

木子風不會不識趣的問自己有什么過,這個沈大人可跟前面的大臣不一樣。“多謝陛下。”

“多謝木賢侄救了老夫。”沈經綸現在也只能舔著臉答謝了。

賢侄都出來了,木子風聽的汗毛都豎起來了。“沈大人,不必客氣。醫者父母心,見死不救,非我學醫的本意。沈大人是清官,診金打六折,六兩。”

別說是沈經綸聽了氣惱不已,就連梁帝聽了都覺得這木子風真是不會做人,可是你要說他錯吧,也說不出什么,但你若說他沒錯,聽聽這是什么混賬話。梁帝已經能明白木琨天天把他關在家里的原因了,這小子要是出去,指不定得罪多少人呢?

沈經綸尷尬的笑了笑,“明日我就讓家丁送到府上。”

木子風偏偏就較了勁,搖頭晃腦的說道:“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沈大人,還是今日事今日畢吧。”

梁帝都聽不下去了,“行了,木子風。沈大人乃一朝重臣,還能欠了你的診金。你剛剛不是要朕懲治你爹嗎?朕現在就下令懲治他。木琨,你躲得清閑啊!”梁帝一邊說著,一邊回到自己的龍椅上。

木琨總算從角落里出來了,木子風才看見木琨一身軍裝,可就這么不顯眼的躲在一旁,直到他走出來才看見。

木琨走出來,跪在地上,說道:“老臣有罪,管教兒子無方,讓他在朝堂上胡作非為,老臣真是無臉面見陛下。”

要不是木琨是木子風的爹,木子風也得懟他,什么胡作非為,明明是力挽狂瀾。

梁帝發話道:“你忠心為國才疏于對兒子的管教,這怎么能怪你呢?你的忠心朕要褒獎,還要曉瑜天下,為你舍小家顧大家的忠心,朕決定加封你的爵位,封為魯國公。還有,你兒子讓朕罰你,朕也答應了。朕就罰你回家與子孫共享天倫吧。記住,要好好管教,別再惹出什么是非來。”

“多謝陛下。”木子風和木琨跪謝。

梁帝看著木子風又問道:“木子風,你爹回家休息,你該出來接班為國效力了吧。”

木子風不想當官,但是當了官,起碼不用被禁在家里。說道:“陛下,要封我官嗎?那陛下,我的官能不能不要比我爹小?”

梁帝說道:“獅子大開口,你可知道你爹是什么官?國公、大將軍,都是憑本事得來的,你有什么本事?”

木子風不屑一顧,說道:“陛下,國公而已,我知道的就不止一個,大將軍更是多如牛毛,我爹連百萬雄師出征利皋都沒份,我看也不過如此。”

木琨就在木子風旁邊,恨不得封了他的嘴,“你給我閉嘴。”

大臣們聽了此言,才發覺這木子風出言不遜是不對人的,逮著誰罵誰。暗暗為木琨默哀,攤上這么一寶貝兒子,真是祖上無德啊。

梁帝對此不作評價,問道:“口氣不小,那你瞧上什么官了?”

木子風回道:“陛下,小民想當您的欽差大臣,既無爵位,也無階品,但能代您私訪民情,解百姓之憂,懲治貪官污吏。”

“大膽。”

“好膽。”

大膽是木琨說的,好膽是梁帝說的。“木琨,你的兒子有種,小小年紀就能說出這樣一番話,確實是有心為朕效力的。你也沒必要攔著了。”

木琨趕忙回道:“陛下有所不知,我這兒子實屬大話連篇。他自比武受傷后,就失憶了,如今文不成武不就,可以說連大字都不認識幾個,騎馬還要人牽著走呢。”

若說到坑兒子,木琨絕對數一數二了。

梁帝又被驚到了,這兩父子真有意思啊,“木子風,你爹說的可是實情。”

木子風撓撓頭,問道:“陛下,當官還要文武雙全嗎?腦子好使不就行了嗎?”

“哈哈哈,木子風,你可真行啊,差點讓朕鬧了大笑話。你不僅腦子好使,嘴巴更好使。退朝,退朝。”一次朝會被個文盲攪了個天翻地覆,這史書該怎么寫呢。

陛下走后,大臣們也紛紛笑起來。

“魯國公啊,你這兒子可真行啊。”

“是啊,是啊,你也不用擔心你的流言了,明天坊間就是你兒子的流言了。”

“不識字,竟然要做官,天下奇聞啊。”

“今天的朝會就是個笑話嘍,諸位說話可要謹慎。”

……

這幫大臣!木子風不生氣,他站起身,對著在場的大臣們說道:“各位大人,說話要留神,打臉在后頭。小子先走一步。哦,對了,沈大人,您老別記性不好,我的診金打六折,六兩。”

木子風說完,也不管后頭人怎么說,就走出了屋子。找了個太監,帶自己出皇宮。

大臣們也不敢對木琨怎么樣,畢竟剛封爵,不過也被奪了實權,還是不要惹這頭老虎比較好。

木琨為什么會被奪了實權,大多是上面的意思。現在的梁帝是袁文廣,先皇是袁文勇,兩人不是父子,而是兄弟。木琨在袁文勇時期是大紅人,到了袁文廣這,那就是邊緣人了。今天如果不是木子風在這里搗亂,假使被大臣們坐實了彈劾,輕了,重了都是可以由著梁帝來定性了。

木琨打從梁帝沒有沒有安排他出征就知道要防備,因而膽戰心驚,不敢有絲毫馬虎,就是怕被人抓到什么手腳,今天被召進宮的時候那可是汗透三層布。當聽到大臣們對自己的彈劾,木琨是抵死不認賬,這才把始作俑者木子風牽了出來。

沒想到一場原本父子齊齊帶入坑的戲,被木子風一通攪和,栽進去的卻是木琨的對頭。沈經綸其實不是木琨的對頭,但他的身份決定了他要對不合禮的事情出來說三道四,因勢利導之下,差點把自己栽進去。恐怕他要在梁帝面前消失一段時間,才能消弭今天的丑態。

木子風想做什么欽差大臣,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他的自由身吶。結果卻被自己的父親揭了老底。

接下來的日子,因為木琨每天可以閑在家里,就經常過來督促他讀書,還把木子云帶過來,這不是讓木子云看笑話嗎?木子風毛筆不會拿,寫字跟畫符一樣,歪七扭八,還寫錯別字,不是這里少一劃就是那里多一筆。子云都驚呆了,這還是自己文武雙全的兄長嗎?

經過幾天的努力,木子風總算能把家里人的名字記全了,毛筆寫的字也有點人樣了。其實,如果木子風真的下功夫,效果會更好,但是他一點也不想學。對啊,他沒道理去學啊,他還想著去找李清風,然后送他回到現世呢?

木子風心里極不平衡,在這個世界他居然成了文盲,前世的他可是已經拿到研究生學歷,正在攻讀博士呢。快二十多年的現代化教育居然被人嘲笑成文盲,想想就生氣。

但是木子風會自我排解,生氣歸生氣,自己生氣,能把別人怎么樣嗎?木子風想著不當官就不當。以后誰給他官做,他都不干,氣死這幫人。

不出府門,但是府門之外卻有他的傳說。街知巷聞,木琨丑像的流言蜚語被木子風不識字卻要官的傳聞代替。

一種流言的消失,是因為另一種流言的興起。

大梁國科舉選士才經過三代皇帝,中間那一代皇帝還早死,所以科舉選士尚未完全取代一些傳統的選士制度。例如,世襲入仕,察舉制等,像一些有實權的大臣,也能決定自己手下的一些官職,但要呈報給吏部,吏部也一般都會通過,所以,像木子風這樣的將門之子,完全可以入朝為官的,吏部也不會去管你是不是文盲。不過想要憑實力當官,那就只能參加文舉或武舉了。

其實流言一般會很快消弭,不至于傳播的這么快,但抵不住有心人煽風點火。沈經綸,沈家是當朝的四大門閥之一。說起這四大門閥,坊間也有歌謠傳聞:

司馬鐵騎行天下,

沈家門生鎮四方,

宋家腰纏家萬貫,

南宮偏安在嶺南。

這四句是對當今四大門閥最典型的概括了。

四大門閥是當下最有實力的大家族,可以說如果他們四家聯合起來就能改朝換代。當然,皇室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其中各種關系全憑上位者的制衡。

司馬家是皇室扶持的,此次出征就是司馬家的總動員。一家便是將門,個個都是虎將,由梁帝一手拉拔起來的,掌控全國大半兵力的家族。但此次與利皋戰后,權力會不會又一次發生變化,還需靜觀其變。

宋家和皇室是親戚,關系親密,他家的家產都是積了好幾代的,從冊封太平郡主就可以看出這其中皇室的拉攏。太平郡主剛出生沒幾天就被先帝冊封為郡主的,這其中還有一個神奇的故事。

據說當時發了三年的旱災,地里顆粒無收,百姓不知餓死了多少,先帝接手天下還不久,根基不穩,剛準備動手打利皋立威的時候,偏偏發了三年旱災。這不是老天和他作對嘛。

其實當時的大梁國立強盛,有天下之中的景象,周邊小國無不尊崇大梁,曾有一景象就是在大梁的最西邊舉行了一場西域各國對先帝的朝拜會,盛況空前。后來,現在的陛下上位后,也舉行了一次。

但是,偏就有利皋不尊大梁。當然這也是借口,利皋是大梁怎么都要一統的。所以,正當先帝發怒要準備打利皋的時候,這場旱災來了,來的多不是時候啊。

先帝把大梁從開國積存的糧食都拿出來賑濟災民了,當然這是無可奈何之舉,這一決定下發是一直拖到了旱災的第三年,饑荒遍野的時候,先帝迫于群臣和各地出現的一些反叛聲音后才下令開倉賑糧。

而太平就是降生于開倉賑糧之后的一個月,而且出生之日下起了瓢潑大雨,干涸的土地才迎來了甘露。不知怎么的這事傳到了先帝的耳里,與群臣一商議后就冊封了小女娃太平為郡主,賜名太平。

此后又過了三年,先帝又打算攻打利皋了,他怕這次又突然來一場旱災,到時內外受擾,可就不利了。于是就選了一個黃道吉日,帶了上剛滿三歲的太平一起去祭天。當然太平的隨駕,只是安民之計或者說是愚民之策。沒人相信這一個小女娃能做什么。

三歲的太平什么還不懂,祭天的天臺據說有十幾米高,一個三歲的孩子能不怕嗎?身邊還沒有親人,最后嚇的哇哇大哭。可就偏巧了,這一哭,不得了,天上烏云密布,電閃雷鳴,一陣雷雨頓時就從天而降。

這一場祭天奠定了太平的地位,名聲比她爹還大。

再說沈家吧,其實實權比較小,但是話語有分量,他不是一家讀書人,而是代表了全天下的讀書人。這是因為沈經綸的父親是國學館的館長,是學術界的泰山北斗,曾三次被封國公,三次謝辭。不管下一任皇帝是誰,只要他還活著,還能再被封一次。

至于南宮家,他們不在京師,而是在南邊暗自發展。當然受到朝廷的打擊是最大的,因為上位者怎么會放心一個前朝的擁護者生根發芽呢。不過在前朝被滅之時,南宮家棄暗投明,為了安撫遠離京師的南方勢力,不得不推恩褒獎南宮家,世襲罔替涼國公。

如今嘛,天下安定,從上一任皇帝開始,南宮家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大梁的官吏選拔制度直接把南宮家在南方盤踞的勢力粉碎的七零八落。富貴只是虛名,求全才是退路。

而不得當朝梁帝信任的木琨,財力權力都不如四家門閥,目前夾著尾巴做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巫山县| 乡城县| 留坝县| 津市市| 三穗县| 常山县| 塘沽区| 沂源县| 浦北县| 高台县| 临汾市| 庆安县| 繁峙县| 克山县| 新闻| 平乐县| 霍州市| 绵阳市| 保靖县| 营山县| 济南市| 奉节县| 吉木萨尔县| 随州市| 安平县| 奇台县| 巴青县| 馆陶县| 襄樊市| 东乡族自治县| 内丘县| 普宁市| 伊吾县| 东兴市| 徐汇区| 来安县| 永城市| 石泉县| 咸丰县| 沾益县| 睢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