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蝎子嶺 一 戲志才
- 漢末三國帝王路
- 荀氏第三龍
- 2007字
- 2019-08-30 12:32:32
第二日,待收拾妥當,便見到了店小二推薦的人。
那人自我介紹后,得知此人是專門做這個生意的,姓王,名六。全城要買賣的房子他基本上都知道,眾人便跟著王六來到了城外的穎水河畔。
“文姬妹妹,不好意思,我們要買房子,還讓你們也跟著過來看一看。”荀泰有些不好意思對蔡文姬說。
“荀公子客氣了,我們一路上多有麻煩你們,該說謝謝的是我們。”
“公子,到了,這座兩進的宅子就是,你看這里依山傍水,離穎川書院也很近。這里原本是一個商人建的,但由于經商虧了本,所以打算出售出去。”王六講解道。
“我對看宅子的事一竅不通,文姬妹妹,你有什么看法?”荀泰向蔡文姬詢問道。
“這里的環境確實不錯,但是道路不暢,想必也只有附近的書生可以買,但書生估計都住在穎川書院,所以現在還賣不出去吧?”蔡文姬出言道。
王六誤以為他(她)們倆是未婚夫妻,遂言道:“姑娘所言甚是,但這四百兩的價格是一分也不能少,已經是最優惠價了,里邊家具齊全,都不用買。這要是在城里怎么也能賣千兩以上。待你們倆結婚后,可以把這里當作莊園,也是極好的!”
蔡文姬的臉瞬間變成了紅蘋果,扭過頭去不再出言。萱兒氣不過:“那登徒子才不是我家姑爺呢?”不說還好,一說場面更加精彩。
荀泰有些尷尬的說道:“四百兩就四百兩吧,但我要今天就入住,錢給你,你和有才去縣衙把房契辦理了。”
“好嘞!這是鑰匙,你收好,我這就去縣衙辦理。”說罷,帶著錢和有才便走了。
“咱們進去看看情況吧。”
當荀泰打開門后,院子里并沒有荀泰想象的雜草叢生,而是按江南園林的風格布局,錯落有致。可見那王六并沒有騙他,這房子確實是急著出售。
四下逛了一圈后,荀泰建議道:“文姬妹妹,這房子有兩進,你們兩個小姑娘住后院,我們三個住前院。”
“荀公子,這不太好吧……”蔡文姬有點猶豫道。
“你不要推脫,這也是為你們著想,你們總不能和一群大老爺們住在穎川書院,再說,我在此地待不了多久,就當你為我看家護院好了。”
“荀公子不是要在穎川書院讀書么?”蔡文姬聽到他待不了多久,疑問道。
“準確來說,我是來找人的。”荀泰繼續向院子走去。
“要找誰?”蔡文姬跟在身后。
“我也不知道,但是這諾大的書院總會有和我志同道合之人。”
“你看你們家小姐和荀公子還挺般配的!”耿直的典韋說出了心聲。卻不料換來了,紫萱狠狠的一掐,“你這傻大個,不要說我家小姐壞話。”典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又是那得罪這小祖宗了啊!
傍晚,在簡單的打掃后,有才趕了回來,一并帶來的還有房屋的契約文書。
大家一起在前廳吃了一頓紫萱做的晚餐,算是慶祝了喬遷之喜。
第二日,荀泰早早的起床,準備和蔡文姬一起去穎川書院瞧一瞧。
“小姐,你說老爺這么久沒見你,肯定想你了,我要不要嚇一嚇他,說你讓土匪劫走了。”萱兒調皮的說道。
“你這丫頭膽越來越肥了,小心老爺把你換了。”
“有小姐在,才不會換我呢!”
步行了一小段路程,便來到了山腰處的穎川書院。一尊巨大的孔子像,彰顯著這是讀書的圣地。
“荀公子,我到后院去找我父親,就不陪你們了。”蔡文姬施禮后便朝后院走去。
“好,文姬妹妹自去便可,我們隨便走走。”
書院西南角,文軒庭。
一個書生模樣的人正在打掃落葉。
“吆!你這書呆子又再打掃落葉啊,來幫本少爺,擦擦鞋,這五兩銀子就是你的。”一個穿著闊綽的少爺帶著兩三個同窗向那書生嘲諷道。
“就是,也不知道先生受了他的什么迷惑,整日的夸他能成大事。”一個人附和道。
“我不需要你的錢,我半工半讀可以養活自己。”那書生不卑不亢。
“嘿,你還長能耐了,我就不信今天治不服你!”說罷,便要伸手搶奪掃帚。手還沒伸過去,便被一個大手鉗制住了胳膊。
“哎吆吆!疼!你快松開!”等典韋松開,那少爺撂下一句狠話,“你們給我等著。”便灰溜溜的跑了。
“哼,我最厭惡這種人,仗勢欺人,叫多少人來我也不怕!”典韋不屑道。
“多謝這位兄臺,其實他也沒有多大惡意,只是嫉妒罷了,我忍讓一下就可以相安無事。看你們打扮,并非學院之人,可是來游玩或找人?”
“啊,忘了自我介紹了,我姓荀名泰,字若之。這是我的書童,有才。那個是我的好友,典韋。”
“在下姓戲名忠,字志才。來者是客,咱們到庭中一敘。”戲志才邀請道。
“好,正有此意。”
待坐定,還沒來的及詳細敘說,便聽到,“志才這里今天這是有客人么?看來我來的真不是時候。”一個二十多歲俊美青年走了過來。
“我當是誰呢,原來是文若兄。”戲志才笑迎道。
荀泰一聽‘文若’兩個字,忙拱手道:“族叔!”
“這位是?”荀彧疑惑道。
荀泰又解釋了一番。
“奧,原來是這樣,之前收到家中來信,提到你,我就一直想見見,沒想到今天終于見到了。”荀彧疑惑盡去,“我來此處其實是找志才問計的,既然若之也在,那就一塊聽聽吧。”
荀彧找了個地方坐下,便講述了起來,“在咱們陽翟城東北面的蝎子嶺上有一伙土匪,約有七百人左右,郡守大人多次派郡兵去鏟除,但都以失敗而告終。最近這幫土匪更加猖獗,郡守向我問計,但我長于內政,并不擅長軍事,便想到志才長于謀略,便來問問是否有破敵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