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抒胸臆

  • 俠捕鎮
  • 東余女
  • 4880字
  • 2019-08-15 00:12:44

經過上次與洪三一戰之后,平原鎮又變得平靜了幾分,前朝的陰影似乎從城鎮中退去,隱藏在了郁郁青青的大安山中。

寧安依舊是往返于治所和家里,每日不怠。劉山的傷勢痊愈之后,心情也好了許多,只是原本懶惰的劉山,近日是早早起床練功,手中的刀法也是越來越精湛了。

寧安則是按照以往一樣,晨起修煉內功,黃昏領悟刀法,日子過得是十分充實,偶爾還會和劉山去客來居吃上一頓酒菜,日子又回歸了正軌。

在上次一戰中,寧安對自己的武道和刀意又有了幾分了解,又想起他爹對他指點,“刀為百兵之膽,若是沒有膽量和膽氣,用出再精妙的刀招都是空中樓閣,不堪一擊。”

回想起上次洪三所犯的大忌,寧安對于手中的橫刀又有了很多了解,當然寧安并不知道父親所留下的橫刀并不只是簡單的兵器。橫刀脫胎于強漢的環首刀,刀身細長,一直以來橫刀都作為刀客的佩刀,寧安的橫刀刀身用泠鐵鍛造而成,也算是一把利器。

寧安自小學習的就是家中所傳的“破鋒八式”,以刀法基礎的掃、劈、撥、削、掠、奈、斬、突,八種招式結合而成,橫刀作為捕快和俠客的佩刀在寧安手中自然是發揮出了十成的威力。

“破鋒八式”在于刀客對自身刀法武道的領悟,刀的較量在于膽氣,雖然容易上手,易于學習,但是作為兵器的一種極致,刀意的領悟還需要很多的機緣。

當下寧安對于“破鋒八式”的領悟已經有了初步的頭緒,“破鋒斬”已經熟稔于心,掉手橫揮使攔腰,鬼神來阻斬不饒,這對于寧安來說是一個不小的突破。

緩過神來的時候已經是辰時了,冬日的太陽照映著整個平原鎮,隔壁的劉山又是按捺不住寂寞,硬要拉著寧安去街上逛逛,寧安剛突破了一層壁障也是心情不錯,點頭應允。

兩人來到了繁華的主街上,看著治所的門前,血色已經褪去,白日的百姓都抱著對生活的向往,可又是哪些人在夜里悄悄逝去,毫無聲息呢。

叫賣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街上也有一些捕快在日常巡邏,見到寧安、劉山也是相互寒暄,打打招呼,一切都是美好隨意。

胡同里面有幾個婦人坐在井邊,提著水桶木盆漿洗著衣物,兒童大多圍著娘親互相打鬧嬉戲,婦人們三三兩兩的聊著家常,議論的也無非是家長里短柴米油鹽的瑣事。

劉山一路走來后,心中的抑郁也是好了幾分,念頭也是通達了許多,不禁感慨,“阿寧,你說這世間是不是都如眼前這般美好的事情居多呢?”

寧安沒有立刻答話,“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有人總想毀了這大千世界。”

“為什么,這眼前的繁華和祥和不正是許多人追求的嗎?”劉山不是特別理解寧安的話。

“沒什么,只不過我們看的還很淺,每個人的目的都不一樣,你的想法不等于別人的想法。”寧安也是皺著眉頭不知該怎么解釋清楚。

“是啊,不過我輩俠客豈能是做一些茍且骯臟之事,我手中的刀定是為了這平民百姓所用,樸刀在手,若是太平無事,我自然可以用它刀耕火種;若是有賊人宵小之輩,我按上桿棒砍了他便是。”劉山一連串的吐露心聲,是終于將前幾日的癥結怨氣吐出,整個身體都是清爽了不少。

寧安看著好友斗志昂揚,也是十分高興的,“劉大俠那保護弱小,行俠仗義之事就交給你了。”說完寧安看著劉山,兩人是哈哈大笑,暢快淋漓,相約著又去痛飲一番。

酒逢知己千杯少,寧安與劉山二人坐在客來居的二樓飲著平原鎮獨有的杏花釀,花香與酒香俱備,實在是上好的佳釀。

“阿寧,你我之間不必多言,想必你也是了解我的。”劉山酒氣微醺,說出話也是混亂不堪不知道從何談起。

寧安看著眼前的兄弟,心情較為復雜,二人雖然性情不同,但是頗為投緣,就為著江湖傳說的俠客夢想,劉山的追逐自然是不言而喻。

寧安一杯飲罷,頗有當年王勃的“遙襟甫暢,逸興遄飛”之感,面對著遠望而見的大安山,心情自然是豁然開朗。

兩人言語間笑聲不斷,想來是最近的事情不停的糾纏在身邊,寧安與劉山的心中塊壘頗為不平,整個人也是極其壓抑的時候,當走出了這些事情之后,少年心性依舊是少年心性,不曾接觸那些紛繁雜亂的骯臟交易,兩人對本心的認識可謂是遠超旁人。

酒時抒胸臆,醒后任俠行。二人酒中互相保證,十年后必是江湖有名的俠客,只是世事無常,誰又能料到今后如何呢。

反觀現今,兩人是酩酊醉意,杏花釀綿長清香的酒勁從口中傳入腦袋里面,劉山搖著頭,飲罷這最后一杯。

兩人看向客來居的院子,被包下的院子里的小廝又在后門摸索著,準備再一次跑出院子,溜向外邊。

“阿寧你看,這不是當日你我二人跟隨的小廝嘛,看起來又要出去玩耍了。”劉山看著小廝,印象似乎又回到了前些日子。

“是啊,看起來我們和他倒是有緣,當日本來是探他的底細,卻不想無心插柳柳成蔭,此人也算是我們的福星了呢!”寧安心情看起來不錯,對著小廝也是調侃了幾句。

“正是如此呢,不如你我二人隨他前去再轉一圈。”劉山臨時起意,想隨著這小廝接著轉一轉。

“如此也好,你我兄弟就隨著他走一走。”兩人結了賬后,從前門繞過去跟上了這小廝。

青衣小廝依舊是從后門去往主街集市,寧安與劉山也不知道這平原鎮的集市有什么好玩的東西,兩人逛了這十幾年也沒有如此激動過,想來是從小做雜役一直不得出府門,對此寧安兩人對小廝倒是多了幾分同情。

冬日時分,集市上賣糖葫蘆的小販已經扛著掃帚插滿了糖葫蘆,此時正在街上叫賣,青衣小廝見到糖葫蘆后,快步跑去買了兩串,左右手各拿一串吃的是不亦樂乎。

青衣小廝裹著寬大的雜役袍子走在路上顯得十分滑稽,寧安與劉山跟在后面更是忍住笑意,以防被人發現。

不過青衣小廝走走停停對一切事物都很好奇,寧安也發現這小廝出手倒是闊綽,腰上的散碎銀兩透過衣物印了出來,不止是寧安與劉山抱有趣味的跟在后面,幾名摸包兒也悄悄的跟在后面。

摸包兒是北方人對小偷的獨有稱呼,平原鎮的摸包兒大多是本地的無賴,專門偷竊過往的客商,對于武者來說,這些摸包兒倒是無所謂,本鎮百姓也大多對其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那些來往的商人就沒那么好運了,若是不小心一些,被這些摸包兒撞一下可能身無分文了。

王老賴作為本鎮捕快熟悉的地痞無賴,他就是一個有名的摸包兒。王老賴跟著這青衣小廝一路行來,正是準備出手了。

只見王老賴一個蹭著身邊過去,一個趔趄,嘴里咕噥了一聲,一把抓在小廝的腰包上。

不過令人驚訝的是,本來百試不爽的招式到了這次卻是失去了作用。只見小廝一把按住了腰包,另一只手直接抓住王老賴的手,只聽一聲清脆的喊聲:“哪里來的賊人,抓賊了!”

小廝抓著王老賴不放,周圍圍觀的人群是越來越多,此時寧安與劉山等人才看清這小廝面貌,不過十七八年歲,眉目清秀,是個大戶人家出來的樣子,看起來這瑯琊郡的客商有些家底。

驚訝于小廝竟然能抓住這平原鎮的王老***安與劉山抱著看熱鬧的心態湊了過去。

只聽見兩人在人群之中是大肆吵鬧,王老賴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青衣小廝也是得理不饒人。

“大膽賊子,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在集市中偷竊,按《大乾律》當處偷竊金額兩倍罰金,并罰作城務三月。”小廝有理有據,模樣很自信。

王老賴一聽來者不善,這平頭百姓哪有懂這么多律令的道理,今天算是摸到了鐵夾子上了——扎手。

“我說你小子,你拌了我一腳,我只是扶了一下周圍的人,沒想到碰到了你,我不找你賠禮道歉,你還在這嚷嚷起來了。”王老賴一副惡狠狠的樣子瞪著小廝。

“我說你一個小偷哪來的這么多話,好端端的抓我腰包干嘛。”小廝揪住王老賴就要去尋官差。

王老賴抓住腰包不放,與小廝之間來回糾纏,這一來二去本在腰上掛著的腰包被王老賴扯了下來,王老賴眼珠一轉,“抓賊啊,大家快來看賊喊捉賊了,當街明搶啊。”

聽到此處寧安與劉山是笑出了聲,這周圍人群大半都是本地的摸包兒,一致對外,無賴的很。這青衣小廝如此怕是要吃個啞巴虧了。

不出所料,周圍的摸包兒見王老賴反轉局勢后,紛紛是前來助拳,指責小廝偷人東西,又將苗頭導向平原鎮本地人與外來人的糾紛。

近來并不太平的平原鎮已經十分忌諱外來人的鬧事了,自從上次戲班過后,周圍百姓是議論紛紛,甚至想請愿關閉城門,拒絕通行。

被王老賴這么一鬧,周圍的百姓你一言我一語的表達態度,幫親不幫理似乎成了慣性定律。

青衣小廝被這些摸包兒指責的是百口莫辯,哪還有剛才的氣勢,聲音也有些哽咽了。

見事情越鬧越大,寧安與劉山只好出面調停,周圍人見到寧安和劉山后方才消停了不少,王老賴目光閃爍,似乎是不太甘心。

還未等寧安開口,王老賴是直接跪倒在地,“兩位大人明鑒啊,這小廝見我老漢有幾分積蓄就想故意搶占我的錢財啊,大人一定要嚴懲啊。”

這王老賴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劉山是見著就煩,整個平原鎮誰人不知道你王老賴是怎么回事,到頭來還想倒打一耙,劉山心里想的是剛說完行俠仗義,做個神捕,這小賊就止不住的往手上送。

“行了王老賴,平原鎮誰不了解你,坑人錢財的事情哪次沒有你,如今卻賊喊捉賊了。”劉山一聲喝住了王老賴,臉上更是止不住的厭惡。

青衣小廝見有官差過來,也是松開了一直鉗制著王老賴的手,準備看著官差如何處置。

王老賴見劉山是毫不留情面,也是十分記恨,頭伏在地上,哭泣連連。

“哎呦,這平原鎮的捕快開始幫著賊人說話了啊,各位快瞧瞧這官差是如何對待我們百姓的啊。”王老賴哭的是撕心裂肺,聲淚俱下。

周圍的摸包兒也是不嫌事大,紛紛在這哭喊著官差欺壓無辜百姓,眼見著百姓越來越多,事情有些不妙了。

劉山自然是萬分氣憤的,可也不能當街揍這潑皮一頓,若是如此有理也說不清了。

劉山此刻是沒了主意,讓一個粗人斷案還是有些困難的。而一旁的寧安則是悄悄的問了小廝一句,“兄臺是哪里人士。”

小廝的聲音還是有些哭腔的,“瑯琊郡人士。”

聽到此處,寧安開口鎮住了在場的百姓,并且一把拽起了王老賴,將腰包暫時收入手中。

“王老賴,你說這腰包是你的可有什么證據。”寧安眼睛里透著亮光,又掛著狡黠的笑。

“好叫寧神捕知道,老漢我攢了許久的銀子俱在此包里,若不是我的怎么會在我手里。”王老賴撒謊成性,這一套謊話說的是滴水不漏。

“哦這么說來還有點道理,這位小弟我且問你,你為何抓住王老賴不放啊。”寧安又把問題拋給了青衣小廝。

這小廝慢條斯理的回答道:“大人明鑒這腰包本是小人我的隨身之物,這賴皮假借摔倒之故靠近我,意圖偷走我的錢財,兩位大人一路跟在后面想必也是知曉的。”

聽到這里寧安與劉山對這小廝不禁高看一眼,若不是有點武功底子和水平不可能發現寧安兩人的目的,況且這王老賴摸包多年極少失手,看來這小廝的身份也是有些來頭。

“哦,那你們各執一詞我這里倒是不知道相信哪個了呢。”寧安也不立刻回答小廝的問題,王老賴則是鼓動著其他人一起叫喊。

寧安做了個噤聲的手勢,緩緩開口道:“那我倒是來問問,這腰包里面裝有多少銀錢啊?”

王老賴一聽是頭冒冷汗,如此簡單的問題怎么就忽略了呢,可這小廝聰明過頭,話音剛落就報出了銀錢幾何。

王老賴則是跟著附和,反咬一口小廝事先盯了他很久,這無賴潑皮屬實是難以招架。

寧安也不戳穿王老賴的底細,又拋出了一個問題,“敢問里面的銀錢上面印的是什么字。”

這一次王老賴似乎是頗為自信,一口咬定是大乾朝最為流行的“乾元”銀。

聽到此處寧安是放聲大笑,示意旁邊的劉山擒住王老賴,王老賴被劉山按在地上,動彈不得,嘴上還是狡辯著,“官差不公官差不公,我說對了為何拿我,這是顛倒黑白。”

而寧安則是做了個請的手勢給小廝,小廝直接說出了銀錢上的字,“上面刻的是瑯琊。”

周圍的百姓聽到此處卻是更加迷惑,寧安笑著打開了腰包,從里面掏出了一些散碎銀兩,上面均是刻著瑯琊二字。看到此處,王老賴也是倒頭認栽,不再辯解。

大乾朝的貨幣均由朝廷壟斷,銀兩上面刻的一般都是“乾元”,也就是所謂的乾元銀,然而對于瑯琊郡的人來說,他們卻有著一份殊榮,作為乾國皇帝開國根本,瑯琊郡流通的銀子均是特制的瑯琊銀,所以寧安特意問了小廝一句,說到這里周圍的百姓是豁然開朗,齊手鼓掌。

百姓紛紛夸贊寧安與劉山是平原鎮的神捕,寧安的俠捕之名也在這一次事情之后,在平原鎮是廣為傳唱。

兩人帶著王老賴與小廝回到治所,將腰包還給了小廝,并將王老賴暫時關進地牢三日,以示懲戒。

而青衣小廝則是對寧安大為佩服,沖著兩人抱拳致謝,“多謝二位大人替小,呃替小子伸張正義,只是時間耽擱太久,我要回去了,再會。”

寧安也對小廝抱拳致意,劉山的關注點卻是在于這小廝好纖細的雙手,嘴里叨咕著“后會有期,后會有期,娘的,哪次看見你準沒好事。”

兩人說完事轉身進入了捕快房,只留下聽完一頭霧水的小廝。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山市| 革吉县| 华安县| 宁南县| 四川省| 阳曲县| 信阳市| 营口市| 福州市| 崇阳县| 荆门市| 兰考县| 长沙县| 屏东县| 会宁县| 犍为县| 南溪县| 柯坪县| 丹东市| 宣恩县| 留坝县| 岑溪市| 兴仁县| 金寨县| 祥云县| 漾濞| 齐河县| 武冈市| 平远县| 渝中区| 乐都县| 拉萨市| 高州市| 亚东县| 兰西县| 嫩江县| 安化县| 彭州市| 新营市| 荣成市| 米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