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為什么歸于哲學

有三個終極命題苦苦追問著古往今來所有的智者,即:

第一,物質是怎么來的?包括我們所在地球的太陽系等宇宙萬物是如何誕生的?萬有引力、宇宙大爆炸與萬物起源的關系是怎樣的?

第二,生命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有生命?生命是一種必然還是偶然,是地球僅有的含義,還是來自外太空?

第三,物質與生命之間的聯系,他們是一種必然聯系嗎?他們之間的界限是什么,關系如何?比如不含DNA的蛋白質病毒,與不含蛋白質的遺傳物質僅僅是RNA的病毒是生命嗎?

哲學家們總是試圖用簡單的方式總結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形成一個具有一定高度的,但是又照顧細微世界觀的探索世界的方法。哲學應該追求的是如何正確了解對宇宙、生命、人類社會認識的本源、本質、共性,哲學家們應該積極打通這些領域,并為人類社會發展做出正確的指引!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認為很多問題,尤其關于宇宙如何運行、萬物的起源、生命的本性都應該屬于哲學問題。霍金在新書《大設計》中,不僅否認了上帝參與創造宇宙的宗教觀念,而且指出:哲學已死,哲學已跟不上現代科學的步伐,只有科學家才能成為人類求知的火炬手。

一些媒體認為這一論斷過于魯莽,并沒有認真了解當代哲學的發展。也許霍金認為,哲學需要對目前量子力學與相對論矛盾,包括宇宙萬物的起源做出重新解釋。哲學具有思想探索性,而科學更具有實踐性,在現代科學發展的過程中,哲學為科學的探索提供了很多的思想方法與合理的解釋。

十分顯然,西方哲學思辨與物理學探索,開始步入歷史發展的死角,我們可以展開思維,用中國的東方文明哲學探索宇宙的哲理,為困頓的物理學打開一條新的出路!

物理學家霍金教授認為:是物理學定律創造了宇宙,并非上帝。霍金在他的新書《大設計》里說,宇宙誕生不需要上帝,宇宙不是上帝創造的,“宇宙創造過程中,上帝沒有位置……沒有必要借助上帝來為宇宙按下啟動鍵。”這位被稱作當代“愛因斯坦”的天才認為,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論的物理學定律向傳統宗教信仰發起了挑戰。

霍金在《大設計》中指出:“由于萬有引力等定律的存在,宇宙能夠而且也必定是無中生有,自我創造,無須祈求上帝之手讓宇宙運轉,自我創造是宇宙、人類存在的原因。”這本書反駁了牛頓,包括霍金自己原來把上帝當作宇宙創造者的信仰,霍金曾經寫到:“宇宙應該是由上帝創造的,它不會誕生于混沌世界。”

霍金新書《大設計》否定了上帝,霍金新書的重點是解釋量子物理學與廣義相對論之間的矛盾,并認為基于弦理論的M理論是大統一理論的希望,并試圖從哲學角度,把宇宙起源與生命起源聯系起來。

而本人認為《大設計》的重點貢獻在于:第一,否定了上帝與宇宙的關系,對于人類探索新的共同信仰,去除迷信,促進人類和平發展更有意義。第二,試圖把生命起源與宇宙起源結合起來看待,給后來探索者指出了探索的方向。第三,再次把哲學與現代物理聯系起來,有利于社會綜合文明的發展與進步。

有人認為霍金能夠解釋如此復雜的理論是這本書的成就之一,但也有人認為和《時間簡史》一樣,除了一部分了解物理學的讀者之外,對于大部分的讀者而言,霍金的新書可能是暢銷書,但依然是讓人看不懂的。

要了解宇宙,就必須知道它如何形成,又為什么是現在這個樣子,而這種索探索可以說是“生命、宇宙和萬物的終極問題”。霍金列舉了1992年發現一顆行星圍繞另一顆恒星運行,而不是我們的太陽。他說:“它與我們的行星情況一樣,單一的太陽、地球,太陽距離和太陽質量的幸運組合,它并非與眾不同,也不能證明地球是為了取悅人類而精心設計的。”他認為,其他行星上也可能存在生命,也可能有另外的宇宙存在,這就是的“多重宇宙”觀念。

霍金在1998年出版的暢銷書《時間簡史》中,似乎接受了造物主的可能性,他說發現一套完整的理論將是“人類理性思考的終極勝利,因為那時我們就能了解上帝的心思了。”可霍金新書卻給了上帝致命一擊,霍金的支持者世界上最著名的無神論者之一、進化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說:“達爾文主義將上帝從生物學中趕了出去……(在物理學上)現在霍金給出了致命一擊。”因此宗教界空前團結起來批評霍金。

英國《衛報》網站在2010年9月3日發表了一篇題為“首席拉比挑戰霍金的宇宙起源觀點”的文章,文章中英國猶太教首席拉比薩克斯對于霍金的觀點進行了反駁。薩克斯說霍金的觀點犯了邏輯上“最基本的錯誤”,科學和宗教之間是有區別的,科學是解釋,宗教是闡明。《圣經》對宇宙如何形成并不感興趣。羅馬天主教領袖、威斯敏斯特大主教VincentNichols立即表示,對大拉比(即薩克斯)關于科學與宗教關系的說法“完全贊成”。

英國《每日快報》在2010年9月3日也發表了“霍金遭到宗教界譴責”的報道,報道上說霍金有關宇宙不是上帝所創造的言論遭到了宗教團體的怒斥,一位基督教領袖也稱他的理論是“可笑”的。英國國教會(圣公教)的首領,坎特伯雷大主教羅恩·威廉斯也做出了回應道:霍金混淆了兩個層次的問題,物理法則只能解釋現實物質之間的關聯,而“神的信仰并不是為了填充宇宙各事物之間的空隙”。

而另外有些基督教科學家也對霍金的觀點做出了回應,他們聲稱霍金對上帝的理解存在誤區,上帝可以解釋目前宇宙中很多無法解釋的問題。科學和宗教國際社會組織的主席喬治·埃利斯表示,霍金的最新言論把公眾帶入了一個兩難處境:只能在宗教和科學之中選擇其一。

有人指出:哪里是上帝創造了宇宙,分明是人類創造了上帝,就像“盤古開天地”一樣,我們的祖先根據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和理解編織出各種美麗的神話,無論多么自圓其說或天衣無縫,最終它們都無法取代科學。與其說牛頓的上帝創世論是科學歧途,不如說體現了人類面對自然界的一種無奈。當理性之光難以照亮宇宙的黑暗時,只得謙卑地求助于上帝這個“人造”的永恒和終極。

就當霍金被宗教界人士集體“討伐”時,他在接受CNN拉里·金現場(LarryKingLive)采訪時說道:“上帝可能存在,但是科學可以解釋,為什么宇宙不需要一個創世者。”其實霍金在今年6月份的一次電視談話中就說過:“上帝本來應該是自然法則的一種化身……將其人格化是完全錯誤的。宗教建立在權威制勝的基礎上,而科學則是建立在觀察和推理的基礎上。科學無疑會戰勝宗教,因為只有科學才能解決問題。”

實際上宗教界多年來一直努力適應科學精神,通過神學院等機構盡力用最新解釋來適應最新的科學發現,好鞏固宗教上帝的合法地位。如在達爾文的進化論問題上,很多宗教人士就認為,為什么進化論不能看做是上帝如同精密的鐘表匠一般的安排?1981年,霍金去梵蒂岡參加宇宙學大會時,當時的教皇“蹲跪”下來與坐在輪椅上的霍金“平等”交談,宗教界其實非常擔心受人尊敬的宇宙學家們提出對上帝的質疑,這將動搖上帝在宗教的合法地位。

然而英國《自然》雜志調查表明,美國國家科學院的科學家中,相信人格化神的科學家比例逐年下降:1914年占27.7%;1933年占15%;1998年降到了7%。宗教已經從具體的自然科學領域撤退,但在價值觀、倫理和法律等領域,宗教甚至更加活躍。但是霍金原來從未公開聲稱自己是無神論者,這與達爾文類似,雖然達爾文的進化論形成了對傳統宗教最大的挑戰,但他總是與宗教界人士保持良好的關系。

宇宙大爆炸是一種宗教需要。大爆炸理論是一種科學理論,它的成立是建立在和觀測相符基礎上的。但作為一個闡述“實在”起源的理論,它對神學和哲學或多或少產生了暗示作用。二十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幾乎每一個主流宇宙學家都更喜歡穩恒態理論,還有很多人指責說大爆炸理論提出的宇宙在時間上的開端是將宗教概念引入了物理學中,這一反對意見后來經常被穩恒態理論的支持者反復提出。而大爆炸理論的創始人之一——喬治·勒梅特是一位羅馬天主教牧師的事實則更為這種意見找到了添油加醋的理由。1951年11月22日,庇護十二世教皇在教皇科學學會的開幕會上聲稱大爆炸理論和天主教的創世概念相符合。

自大爆炸理論被主流物理宇宙學界接受以來,已經有多個宗教團體對大爆炸理論做出了反應,其中有些忠實地接受了大爆炸理論的科學依據,而有些卻試圖將大爆炸理論和他們自己的宗教教義相統合,有些則是完全反對或忽視了大爆炸理論的證據。

在超越大爆炸理論之外的物理學,現在已經有科學家提出了其他宇宙模型,比如:

一、認為暴漲是由于弦理論中膜的運動的膜宇宙模型——一個前大爆炸模型,認為大爆炸是由于膜彼此碰撞產生的ekpyrotic模型以及ekpyrotic模型的變種——循環模型,而且這種膜的碰撞是周而復始的。在循環模型中,大擠壓跟隨在大爆炸之后發生,并且宇宙永不停歇地進行著這種循環。

二、混沌暴漲理論,在這一理論中宇宙的暴漲會在隨機的地方發生局部停止,每一個停止點都會發生自身的大爆炸,并由此膨脹出新的氣泡宇宙。后兩類設想都把大爆炸看作只是一個更龐大且更古老的宇宙的多宇宙中的一個事件,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宇宙開端。

三、“大冷寂”模型理論,一種被稱作“大冷寂”(Big Chill)的理論認為宇宙是在不斷冷卻結晶中形成今天的樣子的。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們表示,對于宇宙最初形成的最佳比喻或許就是水結冰的過程。根據他們的理論,空間的三個維度和時間這一維度因“凍結”而形成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韶山市| 泾川县| 建平县| 宾阳县| 永平县| 荔浦县| 汕头市| 句容市| 保定市| 兴山县| 巴彦淖尔市| 惠来县| 类乌齐县| 财经| 社会| 常熟市| 满洲里市| 中西区| 宜州市| 库车县| 阳江市| 新密市| 涿鹿县| 思南县| 淮南市| 鄂温| 合川市| 盘锦市| 南漳县| 郴州市| 乃东县| 平罗县| 新泰市| 三台县| 娄底市| 镇远县| 镇原县| 迭部县| 塔城市| 文昌市| 临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