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血液學檢查

(一)血常規檢查
血常規化驗常作為疾病診斷的一種輔助手段。檢查的項目主要有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血小板計數和血紅蛋白含量等。
1.紅細胞計數
【正常參考值】
男:4.0~5.5×10 12/L(400萬~550萬個/mm 3
女:3.5~5.0×10 12/L(350萬~500萬個/mm 3
新生兒:6.0~7.0×10 12/L(600萬~700萬個/mm 3
【臨床意義】
(1)紅細胞減少:
①紅細胞生成減少,見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壞增多:急性大出血、嚴重的組織損傷及血細胞的破壞等;③合成障礙:缺鐵,維生素B12的缺乏等。
(2)紅細胞增多:
常見于身體缺氧、血液濃縮、真性紅細胞增多癥、肺氣腫等。
2.血紅蛋白測定
【正常參考值】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兒童:120~140g/L
【臨床意義】
(1)血紅蛋白減少:
多見于各種貧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等。
(2)血紅蛋白增多:
常見于身體缺氧、血液濃縮、真性紅細胞增多癥、肺氣腫等。
3.白細胞分類
【正常參考值】
【臨床意義】
(1)中性桿狀核粒細胞增高:
見于急性化膿性感染、大出血、嚴重組織損傷、慢性粒細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藥中毒等。
(2)中性分葉核粒細胞減少:
多見于某些傳染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癥等。
(3)嗜酸性粒細胞減少:
見于傷寒、副傷寒早期、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后。
(4)淋巴細胞增高:
見于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癥、結核病、瘧疾、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5)淋巴細胞減少:
見于淋巴細胞破壞過多,如長期化療、X射線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6)單核細胞增高:
見于單核細胞白血病、結核病活動期、瘧疾等。
4.白細胞計數
【正常參考值】
成人:4~10×10 9/L
新生兒:15~20×10 9/L
【臨床意義】
(1)生理性白細胞增高:
多見于劇烈運動、進食后、妊娠、新生兒。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細胞數有差異,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細胞數平均要高一些。
(2)病理性白細胞增高:
多見于急性化膿性感染、尿毒癥、白血病、組織損傷、急性出血等。
(3)病理性白細胞減少:
再生障礙性貧血、某些傳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進、放療化療等。
5.嗜酸性粒細胞
【正常參考值】
50~300×10 9/L
【臨床意義】
(1)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見于牛皮癬、濕疹、支氣管哮喘、食物過敏,一些血液病及腫瘤,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宮頸癌等。
(2)嗜酸性粒細胞減少:
見于傷寒、副傷寒早期、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后。
(二)紅細胞沉降率檢測
【正常參考值】
(魏氏法)男性為0~15mm/h,女性為0~20mm/h。
【臨床意義】
血沉加快常與以下疾病有關:
(1)炎癥性疾病:如急性細菌性炎癥,2~3個小時就會出現血沉加快的現象;
(2)各種急性全身性或局部性感染:如活動性結核病、腎炎、心肌炎、肺炎、化膿性腦炎、盆腔炎等;
(3)各種結締組織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動脈炎等;
(4)組織損傷和壞死:如大范圍的組織壞死或損傷、大手術導致的損傷,心肌梗死、肺梗死、骨折、嚴重創傷、燒傷等疾病亦可使血沉加快;
(5)患有嚴重貧血、血液病、慢性肝炎、肝硬化、多發性骨髓瘤、甲亢、重金屬中毒、惡性淋巴瘤、巨球蛋白血癥、慢性腎炎等疾病時,血沉也可呈現明顯加快趨勢。
(三)電解質檢測
1.血鈉、血氯化物、血鉀
【參考值】
(1)血清鈉測定:
l35~147mmol/l
(2)血清氯化物測定:
95~105mmol/l
(3)血清鉀測定:
3.5~5.1mmol/l
【臨床意義】
(1)血鈉:血鈉增高見于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等;血鈉降低見于嚴重嘔吐、大量出汗及長期腹瀉。
(2)血氯化物增高和降低的臨床意義與血鈉相同。
(3)血鉀:血鉀增高見于尿少、尿閉、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心力衰竭,補鉀過多及輸入庫存血;血鉀降低見于嘔吐、腹瀉、大量利尿及應用胰島素時。
2.血鈣、血磷
【參考值】
(1)血清鈣測定:2.25~2.75mmol/l
(2)血清磷測定:0.80~1.60mmol/l
【臨床意義】
(1)血鈣:
血鈣增高見于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多發性骨髓瘤、骨轉移癌等;血鈣降低見于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維生素D缺乏、佝僂病、嬰兒手足搐搦癥、急性出血性胰腺炎、低蛋白血癥等。
(2)血磷:
血磷增高見于甲狀旁腺功能減退、嚴重腎衰竭;血磷降低見于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及血鈣增高時。
(四)酶學檢測
酶是一種特殊蛋白質,由活細胞制造,具有極高效能的催化劑。肝臟是人體含酶最豐富的臟器。在肝有實質性損傷時,有些酶從中逸出,如ALT等。有些酶因肝功能不良而留滯血中,如ALP等。有些酶在肝細胞病變時生成減少,如膽堿酯酶。有些酶在病變情況下生成增加,如單胺氧化酶等。因此血清酶的活性變化有助于反映肝的病理狀態、是肝功能檢查常用方法之一。
1.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
【正常參考值】
速率法:男性5~40U/L;女性5~35U/L。
賴氏法:5~25卡門單位/ml血清。
【臨床意義】
(1)增高:
見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膽石癥、肝壞死、肝癌、膽管炎、膽囊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肌炎、多發性肌炎、酒精、化學毒物、藥物等因素致肝損害。
(2)減低:
見于磷酸吡哆醛缺乏癥
2.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partic transaminase,AST)
【正常參考值】
速率法:8~40U/L。
賴氏法:8~28卡門單位。
【臨床意義】
(1)AST在心肌細胞內含量較多,當心肌梗死時,血清中AST活力增高,在發病后6~12h之內顯著增高,在48h達到高峰,約在3~5天恢復正常。
(2)血清中AST也可來源于肝細胞,各種肝病可引起血清AST的升高,有時可達1200U/L,中毒性肝炎還可更高。
(3)肌炎,胸膜炎,腎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血清AST的輕度增高。
3.堿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
【正常參考值】
速率法:
女性:1~12歲<500U/L;15歲以上70~150U/L。
男性:1~12歲<500U/L;12~15歲<750U/L;25歲以上40~150U/L。
【臨床意義】
ALP測定常作為肝膽疾病和骨骼疾病的臨床輔助診斷的指標,增高可見于:
(1)肝膽疾病:阻塞性黃疸,急性或慢性黃疸型肝炎,肝癌等。
(2)骨骼疾病:由于骨的損傷或疾病使成骨細胞內所含高濃度的堿性磷酸酶釋放入血液中,引起血清堿性磷酸酶活力增高。如纖維性骨炎,成骨不全癥,佝僂病,骨軟化病,骨轉移癌和骨折修復愈合期等。
4.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
【正常參考值】
乳酸為底物的速率法:109~245U/L。
丙酮酸為底物的速率法:200~380U/L。
【臨床意義】
(1)LDH增高:見于肝炎、心肌梗死、肺梗死、某些惡性腫瘤、白血病、腎病綜合征、休克、溶血性貧血等病癥。常用于心肌梗死,肝病和某些惡性腫瘤的臨床診斷。
(2)某些腫瘤轉移所引起的腹水中乳酸脫氫酶活力往往升高。
(五)血脂檢測
血脂是血清脂類的總稱,它主要包括膽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游離脂肪酸。臨床上血脂測定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血清總膽固醇
【正常參考值】
2.86~5.98mmol/l
【臨床意義】
(1)總膽固醇增高見于長期大量進食含膽固醇食物、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重癥糖尿病、腎病綜合征;
(2)總膽固醇下降見于肝細胞嚴重受損,使合成膽固醇的能力下降,以及嚴重營養不良、嚴重貧血等。
2.甘油三酯
【正常參考值】
0.22~1.21mmol/l
【臨床意義】
(1)血清甘油三酯增高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80%心肌梗死患者有血清甘油三酯升高;
(2)原發性高脂血癥、肥胖病、膽道阻塞、甲狀腺功能減退,均可引起增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源县| 岳阳县| 静安区| 新余市| 大城县| 洛宁县| 绥德县| 饶河县| 安陆市| 华阴市| 保德县| 商丘市| 冕宁县| 白玉县| 博爱县| 炉霍县| 云梦县| 蒙城县| 界首市| 石台县| 呼玛县| 绥芬河市| 成武县| 鹰潭市| 松江区| 吉林市| 即墨市| 方正县| 嵩明县| 社旗县| 桃园县| 武安市| 格尔木市| 景宁| 大埔县| 乌海市| 沙湾县| 马鞍山市| 玛曲县| 荆门市| 宁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