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明疼痛學
- 艾登斌 謝平 許慧主編
- 1745字
- 2019-08-09 14:20:38
第三節 病史采集的一般內容
疼痛性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一般疾病的病史采集一樣,包括患者的一般情況、現病史、既往史、個人史、家族史等幾個方面。
1.患者的一般情況
包括性別、年齡、職業、婚育狀況、民族等。一些疾病可能與這些因素有關,如腰椎間盤突出癥多發生在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群中,長期從事應用電腦的工作者易患頸椎病,骨質疏松癥多發生在絕經后的老年女性,更年期女性容易患心理性疼痛等。可見,患者的一般狀況能為我們診療工作提供一定的有價值的信息,不容忽視。
2.現病史
即患者就診的疼痛癥狀的病史。包括疼痛的原因或誘因,疼痛的特征,疼痛的病程及診療經過,疼痛以后身體的一般狀況等。
(1)疼痛的誘因或原因:
很多疼痛都有明顯的原因或誘因,如有些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在搬重物時突發腰痛,有些頸椎病患者從事長時間應用電腦的工作,帶狀皰疹的患者往往容易發生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殘肢痛或者幻肢痛發生在截肢術后的患者,很多風濕免疫性疼痛往往有疼痛前感冒病史等。當然,也有一些疼痛沒有明顯的原因或者誘因。因此,在詢問病史時,應該仔細詢問患者有無外傷、感染、過度疲勞以及易疲勞體位等,以幫助我們對病因或誘因的判斷。
(2)疼痛的特征:
疼痛的特征主要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質、程度及變化特點、持續時間、伴隨癥狀等。
1)有些疾病的疼痛部位即是病變的位置,如肩周炎的疼痛在肩關節周圍,膝骨關節炎的疼痛發生在膝關節周圍;也有些疾病的疼痛不在其病變部位,而在病變部位神經走行的路徑上,如大腿后側的坐骨神經痛,病變往往是腰椎間盤突出,后枕部的頭痛病因常在頸椎。
2)不同疾病的疼痛性質也不同,如腰肌勞損等骨骼肌性疼痛多為酸脹痛;椎間盤突出引起的根性疼痛多為放射痛、麻痛;神經病理性疼痛表現為電擊痛、燒灼痛、切割痛、冷痛、刺痛、撕裂痛等多種形式;三叉神經痛多為放電樣疼痛;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多為刺痛、癢痛;殘肢痛為電擊痛、切割痛、燒灼痛、撕裂痛等;而內臟痛多為鈍痛、隱痛、脹痛、絞痛,而且往往疼痛部位不是很清晰。
3)不同疾病或者疾病發展的不同階段疼痛的程度是可以不同的,或者能被某些因素加重或者緩解,如肩關節周圍炎開始時表現為陣發性痛,隨著病程的進展,逐漸變為持續性鈍痛或者刀割樣疼痛,天氣濕冷或者勞累可以使疼痛加重,而且疼痛是晝輕夜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腰痛,早期往往為輕度的酸脹痛,休息后能緩解,隨著突出的加大,疼痛逐漸加重,休息難以緩解,或者只在某種強迫體位時略緩解,甚至出現放射痛。
4)不同的疼痛持續時間也不盡相同,如三叉神經的放電痛通常只持續幾秒,而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則為持續性疼痛。
5)很多疼痛的伴隨癥狀也對疾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起到重要作用,如頸肩疼痛患者如果伴隨踩棉花感,則應重點檢查頸段脊髓,并注意與腦部疾病相鑒別。
(3)疼痛的病程及診療經過:
疼痛的病程是指從疼痛第一次發作到就診時的時間,急性疼痛多起病急,病史短,而慢性疼痛則起病緩慢,病程較長。急慢性疼痛對診斷有一定的幫助,如一些代謝性或者退行性疾病多呈慢性疼痛,當然在某些誘因下也可以急性發作,而一些外傷性、感染性疼痛多表現為急性疼痛。既往的診療過程,也是疼痛性疾病診斷的重要依據,而且對輔助檢查和治療方法的選擇也有一定的幫助,如腰痛患者經過推拿治療突然疼痛加重,活動不能,多考慮為腰椎間盤脫出所致,可以選擇相應的檢查及治療手段。
(4)發病后的一般身體狀況:
主要詢問飲食、睡眠、大小便、體重、情緒變化等,這些對診斷疾病有很重要的價值,如患者發病后體重減輕明顯,那么我們就應該重點查一下與糖尿病、惡性腫瘤有關的輔助檢查。
3.既往史
即患者的過去史,包括患者既往的身體素質和過去曾患的疾病、外傷手術史、預防接種史、藥物及食物過敏史、輸血史、疫病接觸史等,特別是與現在的疼痛相關的病史。如糖尿病性神經痛的患者應該著重問其糖尿病病史、用藥情況及血糖控制情況等。
4.個人史
包括患者的出生地,疫區生活史,職業及放射物、工業毒物接觸史,飲食習慣及煙、酒攝入量,婚育狀況,家庭關系等。個人史在病史采集中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為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是疼痛疾病的誘發或加重因素。
5.家族史
詢問患者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的健康狀況,是否患有同樣的疾病。很多疾病有一定的家族遺傳傾向,如強直性脊柱炎。
(王學平 艾登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