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疾病25 髓母細胞瘤

簡要病史
例1,女,9歲。頭痛、嘔吐4天,心率下降1天。例2,男,9歲。頭痛、嘔吐1月余,視物模糊1周,步態不穩。例3,女,56歲。左上下肢無力1月,共濟差。
CT與MRI所見
CT平掃(圖1-25-1A),第四腦室-小腦蚓部類圓形稍高密度腫物,最大徑3.8cm,內見小囊變及結節狀更高密度影(箭),雙側顳角擴大。T 2WI(圖1-25-1B),腫瘤呈稍高信號及低信號混雜(箭),CT所見小囊變為高信號。灶周輕度水腫。矢狀位增強T 1WI(圖1-25-1C),腫瘤位于第四腦室后下方,呈明顯及較均勻強化(箭)。例2,T 2WI(圖1-25-2A),第四腦室區稍高信號腫物(箭),內見少許結節狀或點狀更高及低信號。MRS(圖1-25-2B),Cho峰明顯增高(箭),Cho/Cr為5.7,NAA下降,并見高大Lac峰(箭頭)。例3,T 2WI(圖1-25-3),小腦蚓部-左小腦半球高及等信號混雜腫物(箭),第四腦室明顯受壓。
圖1-25-1A
圖1-25-1B
圖1-25-1C
圖1-25-2A
圖1-25-2B
圖1-25-3
最后診斷
均為髓母細胞瘤,例1合并瘤內少量出血。
病理與臨床特點
髓母細胞瘤(medulloblastoma,MB)屬于神經上皮腫瘤中的胚胎性腫瘤,高度惡性,WHOⅣ級,也稱為后顱窩PNET,約占兒童顱內腫瘤1/5。在2016年WHO新分類中,MB仍為胚胎性腫瘤,組織學分為典型型、促纖維增生/結節型、廣泛結節型、大細胞型/間變性,分子分型包括WNT激活型、SHH激活型、組3型及組4型。病理學上腫瘤邊緣清楚,切面呈魚肉狀,由排列密集的小型腫瘤細胞組成,染色質豐富,胞核呈圓形或胡蘿卜狀,胞漿稀少,有多形核及瘤巨細胞,約40%排列成典型的Homer-Wright假菊形團狀。免疫組化染色突觸素、神經纖維蛋白及Ⅲ型微管蛋白陽性。75%于5~15歲發病、其中2~5歲最多見,少數為青年及成人,20~40歲為第二小高峰。臨床表現主要與腦積水有關如惡心、嘔吐及頭痛,以及共濟失調、斜視、痙攣等。預后不良,易發生腦脊液腔播散,偶見顱腔外及骨轉移。
CT與MRI特點
①部位及形態:85%位于后顱窩中線區,起源于后髓帆及小腦蚓,侵入及填充第四腦室,并可向前累及腦干。少數累及小腦半球,見于較大兒童及成人病例,可能與細胞移行有關,可侵犯橋小腦角區。腫瘤大小不一,多為2~4cm。瘤內可見小的囊變、壞死及出血。約1/3病例見瘤周輕度水腫。就診時接近半數已出現腦脊液播散征象如腦膜增厚、結節及異常強化;②CT平掃為稍高或等密度,原因為腫瘤細胞密集與核漿比增大。20%~25%出現鈣化,約40%見小囊變,少數見少量出血。CT增強掃描腫瘤呈中度至明顯強化,欠均勻,內部小的囊變區可不強化。兒童病例較成人強化更明顯、更均勻;③T 1WI為等或低信號、T 2WI為等至高信號,囊變、出血、鈣化時信號不均。FLAIR序列呈高信號。DWI圖像上信號增高,ADC圖為低信號,與腫瘤細胞密集及腫瘤核漿比較大導致水分子擴散受限有關。增強掃描腫瘤中度至顯著強化,多欠均勻,成人病例強化較弱,且不均勻。腦膜及室管膜轉移者可見柔腦膜及室管膜異常增厚、強化。若腫瘤貼近硬腦膜如小腦幕,則可見腦膜尾征,形似腦膜瘤。由于腫瘤細胞密集,DWI顯示擴散受限。MRS可見腫瘤區Lac與Cho峰增高及Cho/Cr比值增高,符合惡性腫瘤表現。
鑒別診斷
①第四腦室室管膜瘤,常大于5歲,密度與信號更不均勻,常可見鈣化及出血,可經第四腦室側孔延伸至橋小腦角池;②星形細胞瘤,小腦半球更多見,常為囊實性,囊壁及壁結節明顯強化;③脈絡叢乳頭狀瘤,少見于第四腦室,占位效應較輕、強化均勻及明顯;④非典型畸胎樣橫紋肌瘤(AT/RT),兩者常難以鑒別,AT/RT常小于2歲,若合并出血、累及橋小腦角區及DWI擴散受限明顯,則提示其診斷;⑤轉移瘤,多為成人,有原發腫瘤病史,顱內轉移常多發;⑥發育不良性小腦神經節細胞瘤,呈虎紋狀,無強化。
簡要討論
髓母細胞瘤為幼兒最常見的后顱凹中線區高度惡性腫瘤,CT與MRI特征明顯,一般診斷不難。不典型表現包括位于非中線區、囊變及出血顯著,常見于成人病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安县| 安阳县| 渭源县| 梁河县| 扶余县| 阳江市| 聂拉木县| 土默特右旗| 三台县| 安顺市| 自治县| 海晏县| 太原市| 舒兰市| 鄂尔多斯市| 新巴尔虎右旗| 花垣县| 临颍县| 遂平县| 长葛市| 长兴县| 鄂伦春自治旗| 右玉县| 麦盖提县| 巴彦淖尔市| 安仁县| 宣恩县| 阳城县| 湘阴县| 巴林左旗| 金平| 清远市| 鄂尔多斯市| 大荔县| 济源市| 韩城市| 遵化市| 英德市| 南木林县| 绥化市| 河西区|